外丹功-捧珠入覲安魄功

 

一、功式別

功別:外丹功

式序:第八式

式名:捧珠入覲安魄功,又名捧珠入覲內運功

二、口令

  1. 直腰蹲身,跨左腳一步,兩手捧至小腹前,手肘前引,中指相對,拉至胸前,後腳跟提起,坐胯。
  2. 掌按指翹 1. 2. 3. 4. 5. 6. 7. 8. 9 ,鼻尖對肘,左轉頭 1. 2. 3,右轉頭 1. 2. 3 ,氣灌小指肚,輕輕劃衝脈。
  3. 拉至胸前停下來,翻掌 ,雙手送到肚臍,後腳跟放下。

三、說明

  1. 前一式「雙手合十安神功」最後的姿勢是雙腳仍舊與內肩齊,兩手自然下垂大腿兩側。 
  2. 接著,「直腰蹲身,跨左腳一步,兩手捧至小腹前,手肘前引,中指相對,拉至胸前,後腳跟提起,坐胯」,其中,「跨左腳一步」與外肩齊,而「中指相對」應該包括所有手指要張開,亦即上與式結束時兩手自然下垂大腿兩側,當中指相對時,雙掌掌心要朝上,兩掌的位置應該是由大腿兩側往內移到小腹處,然後持續保持中指相對,指尖相距四指的寬度,兩手掌要成水平狀態,雙手慢慢「拉(提)至胸前」。此處另一個重點在於要「後腳跟提起」。見圖一、圖二、圖三。
  3. 接著,「掌按指翹 1. 2. 3. 4. 5. 6. 7. 8. 9 」
  4. 接著,「鼻尖對肘,左轉頭 1. 2. 3,右轉頭 1. 2. 3」,其重點要左轉頭三次,右轉頭三次,每一次轉頭時的程度是轉到「鼻尖對肘」的角度,其實就是大約就是轉頭至身體正左方與正右方的位置。每一次轉頭時,當然要頭回正到正前方,亦即,「轉頭,回正」算一次。
  5. 接著「氣灌小指肚,輕輕劃衝脈」,是指「上下輕輕畫衝脈時,也要保持中指相對,指尖相距四指的寬度,兩手掌要成水平的狀態」。衝脈的位置在胸前左右各一條的垂直線。見圖一、圖二、圖三。
  6. 最後,「雙手拉至胸前停下來」,「翻掌」讓掌心朝下 ,雙手送到肚臍,,兩大姆指對著肚臍兩側,後腳跟放下。目的是為了下一式「迂迴轉帶大妙功」作準備。

四、示範

圖一:外丹功-捧珠入覲安魄功-提至胸口-張志通大師示範

 
圖二:外丹功-捧珠入覲安魄功-提至胸口-側視角度-張志通大師示範

圖三:外丹功-捧珠入覲安魄功-往下至小腹-張志通大師示範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外丹功十二式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囑

漢導引強身功、外丹功、附功功架及口令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