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導引強身功簡介-序

 

據民國六六年(1977年)七月,台北聯合報刊載:「馬王堆漢帛出土,導引圖却病強身」。嗣經(本書)作者(張志通大師)閱其十四圖,性別各異、年齡不同,其功架均以四肢活動為宜,有的四肢活動;有的腰胯活動;有的變步導引活動;且動作都有排律,而且配合呼吸,更有的過渡活動不配合呼吸,採自然律快速活動。

然而作者經仔細推敲、切身研究、跡近「外丹功」與腹呼吸活動相似,且適合輕年、中年、老年的健身活動。活動筋骨血脈,流暢氣息,猶可導其氣息。漢代可能是以呯吸運動的統稱為「導引」。

漢張良晚年閉門不出,煉習「導引」。按五行通臂拳丹氣門說:「導氣令其和,引體欲其柔,活而可成仙,死而無僵屍。」成仙、僵屍,我們不談它;體柔、氣和,這箇「境界夠多麼高雅矣」!然則,「馬王堆漢帛出土導引圖」可能以功架配合呼吸的練法呢?也算為導引之一法的,且與留候張良是不同的。留候是「辟穀導引」的 一 見民國四年(1915年),上海錦章圖書局印行綱鑑易知錄、高帝卷十九。

因而連想起「宋鄭樵的校讎目錄學說」,(其中)(二)道家…,15. 吐納有七四部九四卷,16. 胎息有書七四部九四卷,17. 內視有書二三部二五卷,18. 導引有書二十部二二卷,19. 辟穀有書八部八卷,20. 內丹(內丹功)有書四十部四四卷,21. 外丹(外丹功)有書二百零三部三百十卷。其中,以外丹書最多,但宋鄭樵存有目錄而書失傳了呢?由以上推思,如吐納、胎息、內視、導引、辟穀、內丹、外丹等,都各有獨立的;另一面,以上各項猶可融化一體而修煉,例如:「辟穀導引」、「導引內視」、「導引吐納」、「導引周天」…等等。

外丹功作者(張志通大師)公開國人,目的健康快樂!內視並未傳出,其過程難,待外丹功大家習有心得之後,再視作者身心健康,環境不受困擾,繼傳「外丹與內視」兼修「內丹功」。雖然作者功力尚遠,但在教學法上,不失古傳。

「馬王堆漢帛導引圖却病強身」,似簡化導引圖,其導引圖似乎簡化了,而失去連貫性。因此作者以外丹功原理與五行通臂拳的筋骨肌肉活動方法,填補其失,如此漢帛出土導引圖就完整了,擇其精華剔除繁瑣,計二七導引圖,以漢舊名「導引」不刪,乃名曰:「導引強身功」,而導引強身功,必須在「外丹功」以前練習,全程時間不到二十分鐘;輕年人不習「外丹功」則專求「導引強身功」,其時間必須拉長以三十分或五十分為宜,是可強健肌肉、筋骨、舒暢氣血。中老年人習外丹功之前必須先修「導引強身功」一、二十分鐘,使全身肌肉活潑、筋骨舒柔、五臟泰和、心胸爽朗,再求「外丹功」,使「外丹功」更能強身延年。

丁已年臘月序於永和夜半燈下 (民國66年12月)

資料來源:張志通大師著,序,貳拾參、附漢導引強身功,外內丹功革版增補本,第175~177頁。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外丹功十二式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囑

漢導引強身功、外丹功、附功功架及口令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