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道(五)

健康之道(五) ,中華外內丹功世界宗師 張志通。

省言

今日正處於廿世紀尾期,耳聞語言匡天下,小人得之以為名言,知人得之見微知明,乃改『撫百姓、安社會,人心向善,各守其業,族群融合,地方安定。』

故其言必正,所行為忠,無有利言巧舌之激,又無學理狡藏之詐,故,眾心悅和,社群無紛爭矣!

一、心理健康(視聞健康)

例如:距今一千八百年前,東晉時代大文學家抱朴子,他對古修煉氣息(今呼為氣功)的書,有所批評:『朴聞「金液還丹」之說,「余旅遊徐(古徐州在今蘇北、皖北、魯南之間)、豫(古豫州包括今河南的廣大地區和山東的一部分。)、荊州(古荊州包括今天的湖北和湖南兩省的地區)、江廣數州之所見,相晤流俗道士數百人了。

他們之言出在「雲日之表」(古著) ,相似如一,其所見則深淺不等,他們雖各有數十卷,亦未能悉解之,且寫誤之錯不少。他們又云「有道機經」至祕,乃尹喜所撰(按尹喜二千五百年前、潼關守令)。余告之曰:非也,此書乃魏世軍督王圖所撰也(按魏曹魏時也) ,非古人也(指尹喜)。王圖不知大藥(炁),正欲以行氣入室求仙品,作此「道機經」誤人之甚者也!…」
所以,那時在一千八百年前,抱朴子沿途見聞,指誤人者「金液還丹者也」。

因此,我們處在今日科學立體時代,有關氣功之類運動或係書籍,則必究,視聞健康的確,方可接受,否則避之吧!不然,其後遺病,誰來負責呢?

二、龜息延年

健保民國八十四年三月一日實施,憑身分證至醫院診病,因此,大家究係如何到那一家醫院診病呢?尚須健保等醫院,完成規劃準備之後,始可接受病人們診病。

龜食氣(食氣者吐納也)則壽延,人食穀則壽短。

人死埋葬「則腐肉朽骨」,貴賤如何分呢?

故聖賢云「人死為生者」,史活名久如生!

納其氧氣,吐死炭氣,納生氣吐死氣!

晨間面東佇立,雙手按小腹勿使力,仰頭鼻納,氣如絲沉入小腹,遂即鬆手。鬆手時間數十秒間。在此數十秒時間佇立直腰,全身勿使力,則元氣自然游走五臟,澆灌百骸(全身骨節) ,此即身體舒服極了。

鼻納短暫,吐!直腰自然吐了。

三、開合呼吸

跟著雙手手心相對,相互吸引,名為「開合呼吸」。吸引計九次夠了。開合算為一次。治胸悶、高血壓。

跟著做顫氣法。以胸行氣至小腹,小腹笑三次,治各種疾病。

跟著,以右足面彈腿左足腕,計五次,左右交換法。治老年人雙腿笨重行路艱困。

四、淨息法

淨息非靜息。靜息盤坐勿語,古人稱為「修心養性」。

淨息先沐浴而後靜坐,稱為「淨息」。

淨息坐著、站著、躺著都可以的。

淨息稍調呼吸,使胸間至小腹一段,成為直線,胸及小腹如一串,胸呼使氣下沉小腹,鼻吸兩肋擴大,肺活量充沛,筋骨舒展,肌肉有彈肌。稍待全身骨節、筋絡、肌肉、血液、舒服極了。然後,雙手抱著上肢,相互五次;五十肩、腰背痠痛,立即有舒服之感。

五、走小步功

公教人員,處理公務蝟集胸頭,因此,精神緊張、情緒不寧,放下公務,室內或室外,走小步一百步,立即全身鬆弛,精神愉快!

六、彎腰擺雙手功

站立彎腰二十度,頭微頂,雙手下放,兩胳膊鬆直,雙肩帶動雙手搖晃十八次。宜腎虛、壯筋骨。

七、伸舌功

晨間面東站立,向東方伸舌十八次,穩定大腦平衡,心臟舒活,且增加心臟的健康,血管暢流,此乃心臟舒的健康。舌通心!心屬火。

資料來源:健康之道(五),台中市體育總會外內丹功委員會。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外丹功十二式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囑

漢導引強身功、外丹功、附功功架及口令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