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丹功淺敘
外丹功淺敘,丹功宗師 張大師 志通述,黃國展錄輯,魏華炎助理;亦收錄於《指導健康與內涵》,第51-52頁,民國75年12月出版。亦收錄於《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箴言集(一)》,第11頁~第12頁。(編註:資深同道曾言:「外丹功淺敘」是當年約70年初國父誕辰紀念日公諸於世,摘自無懷人祖師爺之秘冊,古工家之秘寶,同道最好的回饋就是「先熟記,再究其真,求煉保身」。習之深!得之深!切莫輕輕放過!)
外丹功靜站一至二分鐘,待先天氣發動,呼吸保持自然,一如走路似。此動間勿問丹田之說,而丹田在前身,百會至眉中有謂「上丹田」,上丹田又分為三宮之說,此說勿究可也。中丹田有謂兩乳之間或鳩尾正中穴或紫宮穴位。下丹田有謂臍下一寸三分或臍內一寸三分,包括關元穴、小腹兩旁氣海等在內。而中丹田有云:心下臍上與脾對正。道家謂歸根竅、復命關、絳宮、狀元紅… 等等。其實有時完全用不上,費精耗神!所以外丹功將以上省略吧!
一、無懷人著外丹功父冊首篇上說 :「外丹功的預備式身法歌」
身法歌:
『身本體也,體本身也,身立直胯迎之,胯迎之足心合照。收下巴脊自直,目平視心自安,舌抵顎水自生,鼻息云息自和,耳對息息對海,先天氣油然起,』
四肢歌:
『腿站立膝要鬆,兩足齊內肩照,兩胳膊垂腿側,食指翹領先天,蠕動梢腹忐忑。如春風拂池蓮。』
自療歌:
三陰三陽氣血分,凝滯全憑舒經絡,預備後身通氣滯,預備前身暢血灼。雙足跟翹補腎弱,心肝怒火足心踏,耳目之疾震雙肩,身體疲勞曲泉搖。虛火奔腦脊須顫,清涼感受頭上來,心疾之症四尖晃,打鼓之聲影無蹤。久婚不孕非一方,搖搖小腹功要長,逐寒趕陰在女方。中風不遂偏一腦,搖撼風池不稍停。發狂奔走突來病,搖搖擺擺神門效,月潮違限蠕內關,腰背膝痛走外踝,手背後谿氣跟之。手足中風不能舉,頭疼耳聾咽喉腫,外關臨泣氣串連,百日之內有效驗。小便難出管道病,胸腹噎嚥如堵塞,氣行內踝至板底,數日之間便清利。腸胃胸脹食不振,九種心疼結胸間,公孫內關相互應,百八十日突開朗。尚有他疾說不完,預備式中找郎中。
二、卻幻念
預備式甫立,『幻念澆灌胸頭,此時胸中如天地之氣,常則安,慮則病。故丹士常則安如持至寶,庸人妄思而傷胸中泰和之氣,諸病皆生於氣,例如胸頭亂思,則生九種之氣,皆幻念所引起也│喜怒悲恐寒熱驚思勞│思怒則氣奔上,胸滿頭重猶嘔;思喜則氣緩,內笑不休;思悲則氣消,酸鼻故也;恐則氣下,肛門放氣也;寒則氣收,因冷故;熱則氣泄,蒸為汗;驚則氣亂,神無所歸;思則氣結,氣不游;勞則氣耗,心虧腎弱。』
倘若預備式中有以上幻念,以默言抑止。如思悲復思以怒治悲,如怒以思悲抑之;思喜復思悲以抑喜;思恐以思喜抑之;如思思以騙己抑之;思熱以思寒抑之;思寒以思熱抑之;司勞以思逸抑之;司驚以思定力抑之,久不驚矣!
三、說調息
目前在報章、氣功書籍、電視台、各種氣功總括如下:
(一)息法:放鬆、細長、均勻、緩慢。
(二)吸氣、腎、腰、丹田、大小周天等。
(三)靜動氣功:坐式、臥式、仰式、側臥。
(四)肢體運動、靜動功兼練法、意守命門、意守會陰、守丹門、守命門、採氣法、升陽法、固精法、氣貫全身法、適應症敏感和反應。
以上各種氣功,我們外丹功一概不問它,好劣不加批評它。祇欣賞我們外丹功的預備式,也就推理外丹功各式的好處了。
四、外丹功有五境造詣
(編註:以下為早年張大師再世時之資料)
初級境:健康卻病。
第二境:(兌脈竅)外丹功老班已授第二境。
第三境:(兌炁竅)外丹功老班未臻此境。
第四境:(兌神竅)外丹功老班年限未到。
第五境:(兌宇宙竅)外丹功老班年限尚遙,須等時日。
外丹功益壽延年。
內丹功進道通神。
外丹功目前外傳的新班初級境,健康卻病,第二境已授,得奇驗者為數也不少,切要不宣傳不做廣告,奔著修道的心理修練自己。
在市面上外丹功版本已有三本了!非本人所著的萬勿購買。而本人所著外丹功,如上述外丹功計五境,煉法一貫的,中有錯,第二、三、四、五各境無法入簧,終生抱恨也!「言之在本人,而聽者在於彼,十年之後,始悟珍珠與玻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