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老子煉功夫-道德經第十玄德章-高雄市-呂正心-2017.12.05

讀老子煉功夫-道德經第十玄德章;主講:呂正心;紀錄:陳炳全;時間:2017.12.05;地點:高離市立圖書館橋頭分館。轉載自「讀老子煉功夫-道德經第十玄德章,高雄市外丹功(7),第35~42頁。」誠摰感謝高雄市中華外內丹功運動協會呂正心名譽理事長同意轉載本文,並校正本文。

也請參閱「本文影片-Youtube」、「讀老子煉功夫-道德經第十玄德章-facebook」(本文也在本會facebook 官網轉載)。

壹、前言:迎賓及贈書儀式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呼!

在我們的課程開始之前,先來致贈新加坡的朋友兩本書,一本是《高雄市外丹功5》,這是我們三十週年慶的專刊,另外一本是我們今年的大會手冊《高雄市外丹功6》。我們邀請班代李水秋校長致贈新加坡代表李水木秘書長。

我們今天的課程分做三個部分:第一個部份是剛才的贈書儀式;第二個部分講解道德經;第三個部份是外丹功示範觀摩表演。中階班的道德經課程,我們已講到第二十八常德章了,因為難得新加坡的師兄姐來訪,我覺得還是回到這一章<第十玄德章>最合適,因為道德經雖然已經講過了,但學員再聽也不嫌多。

更重要的是,這一章跟我們的煉功有直接的關係,可以說息息相關。你了解這一章以後,就大概知道外丹功是要練什麼?也可能會非常清楚修煉丹功的目標。我今天把這一章再做一個總整理,但不會再深入細節,只是重點式的讓大家了解。大師講過,道家武術的至高指導原則,就是老子道德經。大家能在此地共同研修這門課,真是莫大的福緣,這一章非常有內涵、有次序,但我只能簡要的說明,因為今天的時間很有限,而且很珍貴。

貳、闡釋道德經第十玄德章要義

一、淺釋「玄德」二字意涵

這一章叫<玄德章>,而上次我們剛講過的第二十八章是<常德章>,「玄德」與「常德」其實是一樣的,常是真常,永遠不改變的,不生不滅的。那一天,黃國展師兄出關的時候,講到道德經,他說「道德經上一個字是道,下面有一個德。」所以積德很重要,善心很重要,心田要時善,時時保持善心,積德增道。德有兩種,一種是我從外面學來的,一種是我們滌除自身的慾望煩惱呈現出來的。「常」,本來就是我的,是我本自具足的東西;那很玄,「玄」是深不可測;很妙,妙不可言,微妙玄通深不可測,這個叫玄。這個玄,其實也是真常,本自具足的,「玄德」,是本來就在的德能,我們要把它重新找出來。道德、道德,你沒有進入那個德,就很難去修出那個道

外丹功是道家的功夫,道家的功夫要修道,道家的功夫不只是讓你身體健康而已,大師把外丹功當做全民體育,真的是很有慈悲心,他把深奧玄妙的東西,化做漢導引七式及外丹功十二式,為了傳承法脈,沒有家室,孑然一身以終老,這精神是最值得感佩的。大師講過,道德經是武術的最高指導原則,包括外丹功,他說:「先天氣存乎一妙之心的煉氣法則,就含蘊在道德經的言詞脈絡中。」

二、經文概說

【道德經第十玄德章】全文: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本章就是要揭示:你要修道,先進入玄德。簡單的講,你本自具足的玄德,那顆心,最善良的心,你只要把七情六欲那個染污的東西滌除掉,它自然會顯現出來,這是最珍貴的。最真誠的那一顆心。所以你外丹功要修什麼?就是要修到這一個,你才有辦法達到這一句話「明白四達,能無知乎?」通天徹地,無所不知(無知乃大知也),好像佛家講的六大神通兼具,其實,你不必修神通,只要「滌除玄覽」,到玄德出來,進入天門開闔、明白四達,這個就是大徹大悟,道德經就是講這個,你練外丹功,要真修丹就是要走這個路。外丹功練身體健康是副產品,張志通大師慈悲心,讓大家練健康快樂外丹功,古時候的外丹功不是給生病的人練的,而是給修道的人練的,身體健康的人才能夠修道,若是你病懨懨的,等到你身體弄好了,是什麼時候了?大師看到中老年人身體真得不好,所以傳出導引強身功,叫大家好好去練,把身體練健康,大師說身體有病的先練漢導引,開筋骨關節,讓氣血通暢,再練外丹功。

外丹功好了,煉到一個程度以後,接下去要進入內丹功的東西,你說我們現在沒有練內丹,很多人把它截然而分,其實沒有分得那麼清楚,你在凝神靜心的候,你在凝神調息的時候,你在練氣行氣的時候,已經是進入內丹的一個路線,任何東西,你不必要去截然而分,你截然而分的話,就會變得太執著,現象界沒有東西可以截然而分的,包括我們所做的很多事情都一樣。你把外丹功的每一式,一式跟一式之間,或是每一式之間,把它分得很清楚,變成分解動作,分解動作之後也要連貫起來,外丹功有它的一貫性,大家記住,接下來,我一句一句再跟大家做一個解說。

三、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載營魄抱一,「載」就是車子載東西,我們的身體就如一部車子,這一部車子載著什麼?「營魄」,「營」古時註解是魂,營魄就是魂魄,魂魄就是神氣,一陰一陽,陰陽就是神氣。簡單講,我們練功是不是練神氣?大師引丹冊說:「神是身中之靈寶,氣是身中之妙藥,靈寶與妙藥,則是身中之功境靈芝也。」靈寶與妙藥就是你煉丹的靈芝,它很重要,你必須透過這個神、氣才有辦法去煉丹,所以煉丹就是練神氣。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你的身體,有神也有氣,就是有魂,也有魄,我們常講氣魄、神魂,就是神氣,你身體裡面就載著這個「神氣」,可是分離了;我們一般神在哪裡?神在上面,氣在下面,氣叫做腎水,神就是心火,那火在上面,水在下面,有沒有抱一,兩個是不是分開了?不能分開,怎麼辦?媽媽生我們下來,就落入後天,這兩個就分開了,所以修煉就是要把它合起來,這個叫抱一。那你怎麼合呢?就是透過你的「凝神靜心」,練外丹功不是有凝神靜心嗎?凝神靜心怎麼煉呢?專注到你的呼吸自然,也就是「站穩、不動、全身無使力,然後慢慢的感受體會呼吸自然」。

每一次到道館練功,劉師兄是不是都特別強調呼吸自然呢!這很重要,你前面所做的,就是為了呼吸自然,因為你呼吸自然了以後(後天),它會引動先天的呼吸自然,叫做內息,就是內在的呼吸。所以修丹一定要從你的呼吸開始,那你說我每天都在呼吸,雖然你每天都在呼吸,可是你並沒有感受到你的呼吸呀!所以你要凝神靜心,「耳對息,息對海,先天氣,油然起。」你要先去感受到你的呼吸,一吸一呼,一呼一吸,如果你不知道怎麼練,回去看大師的增補本「說宴息」,大師講要腦心合一,教你要「抱一弗離」,這是大師引用道德經「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怎樣抱一弗離?(呼吸自然,腦心交合如一),就是呼吸,凝神調息,久而久之,你的神跟你的氣就慢慢合一了,練到心息合一以後把它放下來,我不是講心火下降嗎?您輕輕以心力把它放在腹部或腳底湧泉,這樣放下來以後,神也跟著下去,久而久之,先天氣就自然薰蒸上來了(務必循序漸近)。

所以,你必須要先做這個「營魄抱一」,你的氣就開始蠢蠢欲動,把它放下到腳底時,腳心開始發熱,開始在加火了,點火,大師也講起火,火種在那邊,你放下去就是心火、七情六慾、見思情慾,眼耳鼻舌身意,和佛家講的都一樣,都是那些東西,通通把它放去。那些東西有毒,有毒沒有關係,放下去當燃料。食指是先天氣的鑰匙,起火,所以,不怕情緒不好,情緒不好你要會轉化,你根本不要任何力量,不費吹灰之力,你就可以練很好的功夫了。

「營魄抱一」,呼吸自然,大家都會了,像橋頭地區、岡山地區,還有本市的地區,已經講好久了,大概都可以專注呼吸了,可是火候在這邊,就是「能無離乎?」對啊!我練出來了,我入門了,可是時時刻刻不能離開,離開了趕快把它找回來。佛家有一句話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每一個人都會起心動念,哇!我的神馳到別的地方去了,吸呼忘掉了,趕快回到呼吸。覺,由小覺到中覺,到大覺,大家知道「能無離乎?」很困難,所以你要練的是火候,這個「營魄抱一」練出來了,就要練「能無離乎?」時時刻刻不能離開。中庸上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你要修道,那個道在身體裡面,不可以片刻的離開,所以我才以「時時靈寶丹,刻刻在生活禪。」做為我的座右銘,期勉自己,時時刻刻都活在禪境中。這個「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做到了,凝神調息,凝神靜心,開始慢慢先天氣蠢蠢欲動了。

四、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再來第二個程序「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要注意,要不要啟動先天氣?要,先天氣一啟動以後,要練到專氣致柔。什麼叫做專氣?例如這個軍人專車是誰在坐的?軍人;學生專車是誰在坐的?學生。這個「專」就是要很純,專門屬於這一類的。

氣,有後天氣,有先天氣,後天氣又分做很多種。所謂專氣,就是要把氣練到純而不雜,那叫專氣,也就是先天氣。你要用先天氣來讓你的身體怎麼樣?柔軟。有很多功夫都可以把身體練到柔軟,可是看過很多練拉筋功夫的,練到筋骨痠痛,練到彈性疲乏。我們外丹功要練到骨堅、筋柔、肌彈、皮緊,就是要有彈性,不是靠你硬拉,是靠先天氣。例如外丹功的俯身,不是靠用拉的,是要啟動先天氣,哼~啟動先天氣,哈~出來。例如哼時,先天氣由小腹的腎臟,或由小腹到膻中,聲氣形三合一,所以你要練出來,練這個功夫。專氣致柔,「炁」灌其中,要練到如嬰兒一樣的柔軟,才是真柔。

黃敏恭主席很注重「三一視法」,三一視法是外丹功真正要成就的法,很重要,它真的是在煉下丹、中丹、上丹,修丹就是在練丹田,在丹田種下「道種」。現在大家練的,大都是在外丹功外圍的功夫,還沒有真正練到丹田,練到丹田才是真正外丹功修丹的開始,所以大家還在健身築基開始階段,但是練先天氣總比一般的健身好。那你要怎樣練到像嬰兒一樣?大師在「三一視法」就告訴你,存想臍下一寸三分下丹田宮,猶如胎兒出胎之狀,所以你要練到隨時可以啟動,「耳對息,息對海。」耳對息下來,小腹的感覺慢慢的就出來了(外丹功階段隨時可以蠕顫),讓它整個柔軟,煉到這個階段,氣可以存蓄在這個地方(小腹),能嬰兒乎?這是第二個程序,你要啟動先天氣,先天氣讓你的身體柔軟,這個柔很深,外丹功最重要是「丹功守柔」,道德經曰:「守柔曰強」。柔是生的,堅硬是死的現象,老子說:「柔弱者,生之徒;堅強者,死之徒。」所以你要專氣致柔,能嬰兒乎?這個大概是講身體的狀態,練命功的狀態,可是你注意後面那句話,很重要,外丹功是性命雙修,不是只練健康、練柔軟這些而已,也不只是練下丹田而已。當你下丹田練到很健康,精氣充實,骨髓堅強,練到這樣的情況,那個情慾是非常熾盛,這時候怎麼辦呢?

五、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就要「滌除玄覽」,玄,不可測。哪一個地方不可測?你的心,覽就是鏡子,鏡子可以覽物,可以把物照進去,我們的心如果很乾淨的時候可以覽物,為什麼能夠「明白四達」,什麼通通都知道?就是說你心很乾淨的時候,就能一覽無遺,什麼事情通通都知道,因為你沒有其他的妄想、慾望,這時候心可以覽物。所以,玄覽就是我們那一顆最乾淨的心,也就是說那一顆最赤誠的心,也就是孟子講的「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那一顆心,才是最真的、最善的、最美的。所以你能夠把七情六欲、眼耳鼻舌身意,這些造成污染的東西,把它滌除,把它擦得乾乾淨淨的,擦到什程度呢?「能無疵乎?」一點瑕疵都沒有。《六祖壇經》中惠能法師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們玄覽的那個心,本來就沒有瑕疵,只是汙染了,所以要把瑕疵都清除掉,最後連那最清淨的玄覽,也要滌除放下,那就回復你本來的面目,見到本來的面目的時候,佛家曰成佛,道家曰得道,開悟了。丹功練這個,所以「載營魄抱一、專氣致柔、滌除玄覽」,三個要合起來練,煉出火候,「能無離乎?能嬰兒乎?能無疵乎?」

有些人功境不錯,可是情緒很差,少了「滌除玄覽」,就是心性沒有修好。大師講外丹功是性命雙修,可以初略的說「滌除玄覽」是性功,「專氣致柔」是命功,所以你在練「專氣致柔」時,要不要同時轉化來「滌除玄覽」呢?黃敏恭主席說,你練功時,不管你練到哪一境,先天氣出來的時候,我的神就安住在先天氣之上,例如我現在練升降,我的神就跟著觀照它,就安住在那邊了,這時候你很平安、你很健康,因為你沒有胡思亂想,沒有胡思亂想就內邪不生,外邪不進。可是練功完畢後,平常呢?事情出來之後怎麼辦?所以,你馬上要找一個安住的方法,可以練存想臍下一寸三分(下丹田),但在練這個之前,你可以先練你的呼吸,來存想臍下一寸三分,耳對鼻息,鼻息微微,心就靜下來了,由此入門,然後深入。你要練到毫無瑕疵,能無疵乎?這個就究竟了。

六、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然後「愛民治國,能無為乎?」愛民治國,可以把它看成政治上的愛民治國,但是我們這個地方先不要這樣講,我們先講身體這個小宇宙,《維摩詰經》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身體即佛土、國土,你心淨一切都淨,你做到這個樣子,「能無為乎?」即你要去調養身體,訓練你的身體,包括專氣致柔、滌除玄覽,你能不能用「無為」的方式?不要太多的做法,我要怎樣、怎樣?想太多了,道德經告訴你,一個字「損」,修道不是用「益」(益是增加),而是損,學了很多東西,但要慢慢放下,心火下降就是放下,我很多雜念,情慾放下來,放到最後,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到極點的時候,你本來要的東西就出來了,「無為而無不為。」你不要去強求你要的東西,鑽沒有用,「千算萬算,不值天一畫。」(閩南語)這一畫是什麼?一就是太極,一切不是你能掌握的,很多強求到頭來都是一場空。你身體就是你的國土(佛土),你身體所有的細胞,就是你的子民,你的子民跟國土,你怎麼對待他?不要去強求他,不要去傷害他,不要用那種太苛責的方法,要練成全身無敵鐵金剛,不要傷害你的身體,要用很自然無為的方式去養生。

七、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再來「天門開闔,能為雌乎?」進步了,你這樣慢慢練,練到滌除玄覽,練到天門開闔,天門是哪裡?是百會。練到整個身體虛了,化虛了,你滌除玄覽它就會化虛。外丹功化虛的方法,就是由皮肉筋骨慢慢練,慢慢化虛,所以你靜下來,才能氣灌毛竅,氣灌筋絡,氣灌筋骨關節,然後進入脈絡,進入五臟六腑,漸漸的把五臟六腑練開、練虛,虛其身再虛其心。你氣一直灌,它就一直虛,靠什麼灌?今天告訴大家,靠呼吸,靠心力,不是用想的灌。呼吸很重要,我今天告訴你,不能只有告訴你呼吸自然,因為這樣你還是練不出來,我要告訴你,用耳朵去感覺你的鼻子,知道嗎?因為耳朵如果不外聽的時候,自然就會慢慢回到你的內部,內耳跟鼻竇最接近(耳鼻喉科),你自然會察覺到那個節奏,不是聽呼吸的聲音,是呼吸的節奏,若有問題私下再討論,今天沒有太多時間。

這個天門開,就是練到百會開了。黃敏恭主席《懸丹濟世》或《築基煉己》這兩本專集,談到下丹田~煉精化氣,中丹田~煉氣化神,上丹田~煉神還虛,然後再上去,第四個道境~練虛合道,再上去~修道成真,修到要出去的那一關。如果你練到懸丹出來,那個丹很純,很純的丹出來,你要保護你的身體,把它放在人中,它就會轉,在五臟六腑裡面轉,會在你的奇經八脈、十二經脈、百骸裡面,如果你會進火退符,一照,照你身體不舒服的地方,黃主席那個肝病(猛爆性肝衰竭)不是這樣練好的嘛!用「五指通心功」、「進火退符」的功境來修復身體,這叫「懸丹保命」,這是黃主席所證悟的中品丹「懸丹保命」的功夫,下品丹沒有辦法,它是練健康保健,若生病就要去看醫生,功照練,因為一般人沒有這個功境火候,所以你要練功境火候,你就要練到入虛以後,煉到那個懸丹能夠運用自如(煉丹嘛!)。煉出懸丹保命以後,還要往上走,走到練虛合道,就是要練「天門開闔」,百會要打開,才能修道成真。百會打開也不是用我們現在這種方法練,我們現在是時把肉體的百會打開,你知道嗎?感覺有了,很高興,沒有的話就敲一敲,有感覺了,以後煉到都不用敲,也要有感覺,練出真正開闔了,神才會出去,叫天門開。(請參閱拙編黃主席兩本專輯)

到天門開闔的時候,能為雌乎?這個都是兌竅的功夫,所有事物都有陰陽,你的身體如果是陰的,雌的,一定有一個是陽的。等於如果左手是陽,右手是陰,如果頭部是陽,腳部是陰,如果背部是陽,腹部是陰,男的是陽,女的是陰,父是陽,母是陰,天是陽,地是陰,所有事物都有陰陽。天門開闔,沒什麼了不起,你能夠很低調嗎?你是雌,雌就是柔的,跟媽媽一樣的,為什麼?因為你還要去結合一個雄的,「知其雄,守其雌。」你守在雌,可是要知道,雌並不是軟叭叭,你守其雌要達到雄,那個雄才是真正你要的東西,可是你不能直接去追求那個雄,你要下功夫守在那個雌,因為你要去兌合,它才會轉化。譬如說,我的身體是雌的,我練到全身變成雌的時候,宇宙就是雄的,你才能去兌合它,結合起來。

你知道有雄,你是雌,有雄你才能去兌合,這個地方就牽涉到「兌宇宙竅」。外丹功第一境練健康快樂,你二境煉月下行雲,就是兌脈竅,第三境雲開月現,就是兌炁竅,第四境煉百會望月,就是兌神竅,練神的功夫,第五境五○○判,就暫時保留,大師保留,黃敏恭主席也保留,那我也保留,那個東西就是「兌宇宙竅」。兌宇宙竅就是你的身心要與天地交泰,天人合一的狀態,這時候才能慢慢的產生所謂的「明白四達,能無知乎?」這個也許也稱為「兌磁波」,大師當時在馬來西亞講兌磁波,但是那個磁波,此磁波非彼磁波,不過這是現象界很接近的比喻。所有的光都有磁波,它還是有限制的,有界限的,比如說,我們這個日光燈的光,牆壁就照不過去,穿不過去;可是那個光、那個磁波,那是無所不在(穿)的,就是我們在講的先天氣,宇宙之先天氣(浩然之氣)。

八、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就是你真的大徹大悟了。什麼叫明白四達?就是剛才講的上天下地,通天徹地,無所不知,可是這個時候,你能夠表現出一無所知的樣子嗎?如果表現出我得道了,哈哈,那你絕對沒有得道,得道者不會講他得道?不會,所以,我們要了解修練很重要在這個「滌除玄覽」,這一句話寓意很深,譬如我的心要滌除,滌除到最後說「我已經滌除的乾乾淨淨的」,不對,你要把你最清淨的那一顆心,你已經悟道了、得道了的那一顆心,都還要滌除掉,還要放掉,哪有什麼佛?哪有什麼道?通通是一個假象,從修練當中去悟。

九、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生之畜之」,講這個大宇宙在生化這個小宇宙的時候,不斷的創生萬物,不斷的畜養萬物,要生也要養?可是你看它保持什麼態度?「生而不有」。這個道,創生了天地萬物,它生了,它不會說你是我的,老天爺從來不講話,天何言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時春夏秋冬,白天晚上,月圓月缺,潮起潮落,就是這樣進行,它不會說這是我的,比如我生了很多子女,他們都是各自獨立的。你要跟老天爺一樣,「生而不有,為而不恃。」老天爺做了很多事情,可是它不會自恃其能~我好厲害,這個要學喔!我們修道就是要學這個,你的貢獻很多,你不能說你看我貢獻這麼多,我功德無量,完了,功德全部一筆勾銷,這個就是「為而不恃」,不要認為是你自己的,你看老天爺從來不自恃其能,可是我們都尊天,我們都敬地啊!

十、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長而不宰」。宰,它就是真宰,道就是宇宙的真宰,就像基督教的上帝,就是宇宙的真宰,伊斯蘭回教阿拉就是宇宙的真宰,一樣的,我們道家不是宗教,但是宇宙有一無形力量,萬物就是這樣來的,它的本質就是道,這個道,它是在一個最高的位階,上去沒有了,它是自己生自己,本自具足,沒有誰生它,是無始以來就存在的,雖然在最高的位階,生育萬物,長養萬物,可是不會認為自己是真宰,去主宰萬物,不會,天生天殺,就讓它自生自滅,我營造這個環境給你,其他是你自己的事,道家講宇宙就是這樣,就像這樣,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這就是所謂玄德,一切無心的作為,老子講的無為,不是不做為,而是法自然的無心而為,就如同孔老夫子最後的修為:「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參、結語

玄德知道嗎?你有沒有玄德?有啊,你跟佛一樣,本自具足,佛在靈山莫遠求,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佛;上帝在我們的哪裡?心中(學員回答),是啊!上帝與你同在。只要我們把妄想、情慾、分別、執著等等,慢慢的損之又損,逐一放放下,從我們的身體放下,心裡放下,慢慢的,你就進入那個玄德。

所以,練功時,你自然站立,就進入凝神靜心,凝神調息,啟動先天氣,專氣致柔,然後轉化成道境,滌除你不乾不淨的心鏡,慢慢到全身舒暢,愛民治國,天門開闔,更高了,最後到開悟,喔!很簡單講完了,大家開悟了沒有?(眾笑)。為自己鼓勵一下好不好?(掌聲)

最後,告訴各位,老子要我們「深根固柢,長生久視。」要怎樣才能做到?就是道德經第五十九長生章講的「嗇」,嗇就是儉嗇你的精神,也就是本章的「載營魄抱一」,養生的重點就從儉嗇你的精神開始,不要過度消耗你的精神,謝謝大家!

附註:大師在<外丹功預備式調息法>一文中引述丹經,強調修煉調息的重要功能及成就,他說:「逐日為之則壽,逐時為之則仙。…一掃諸念,耐耐待藥。藥者,先天氣也;法者,心息相依,熱降水升,則先天氣動矣!如熱沛水涸,疾病生終不癒;熱降水升,卻疾延年終生健。」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外丹功十二式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囑

漢導引強身功、外丹功、附功功架及口令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