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堂外丹功練功偈-西屯區-正覺堂班-廖本洋-2021.03.01
正覺堂外丹功練功偈-西屯區-正覺堂班-廖本洋-2021.03.01,撰文時功齡3個月。
一、本文
清淨平等正覺地
鳥語花香萬物祥
黃狗斑鳩相視笑
清脆鳥聲奏樂章
蹲身甩手翼足翹
捧珠內運轉帶鬆
苦楝樹下真苦練
氣血通暢丹功揚
二、補充說明一
本詩的前四句可從兩個角度來看,一個是景,一個是意。
二-02-先說景緻
本詩前四句一開始完全是寫景的。
第一句「清淨平等正覺地」,這是因為我們練功的地方就在正覺堂,所以所在的地方就是「正覺地」,正覺堂是一個佛門清淨之地,而佛們度化眾生的理論是:眾生本來是佛,佛的境地或本來面貌就是清淨無染、平等無傾邪、正覺不迷;但因為現在眾生迷妄污染了所以變成凡夫,因此佛家就是要讓我們這些迷妄的眾生回復到清淨平等正覺的狀態,所以正覺堂所在的地方就稱為「清淨平等正覺地」。
第二句「鳥語花香萬物祥」,今天的景緻確實就是如此,萬物祥和,景緻真得很漂亮舒適。
第三句「黃狗斑鳩相視笑」,這是今天真實的畫面:練功時有一隻小斑鳩在我的正前方不遠處(不怕人)悠哉悠哉的走在地上覓食,然後正覺堂的那一隻黃狗在距離小斑鳩約二公尺很近的地方走過來,當雙方靠到最近時,雙方抬起頭來互相看了一眼,好像點了個頭,也不會覺得互相受到驚嚇,然後就各自慢條思理的走開,小斑鳩繼續覓食,黃狗繼續悠哉的散步。當時我的心裏就笑開了,嘴角是上揚的。總覺的這個埸景有些搞笑,好像兩個熟識的朋友平常遇到了打聲招呼那樣的自然,也好像兩個不相識的人遇到了,在互相打量一下後就說:「哦,是你哦!你好呀!」,整個畫面真的很溫馨。所以本句才用「相視笑」來結尾。
第四句「清脆鳥聲奏樂章」也是今天真實的情景,今天各種眾多的鳥都在清脆的唱歌,像交響樂一樣,真的很好聽。
二-02-再說寫意
鶯珠師姐說本詩具有外丹功的一些意境,這就提醒了我重新檢視本詩,我試著解釋看看。
第一句「清淨平等正覺地」所說的是練外丹功時,要心無雜念,這就是要清淨平等;練功時要眼晴平視是為了要頭腦清楚不昏睡,這就是正覺(正確的覺知),而「地」指的就是心地,所以練功時要心地清淨平等正覺。
第二句「鳥語花香萬物祥」,既然此時心地平等正覺,那麼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吞津、身觸外界,皆將感受與吸納到外界萬善祥和的磁埸與氣息。
第三句「黃狗斑鳩相視笑」,其中黃狗在地,斑鳩是鳥在天,所以此時是天與地相互連接,因為久違不見,此時相見自然相互微笑。練外丹功時,是頭頂青天,腳踏實地,人在中間串連起天與地,所以此時的人是上接天泉,下接地氣,任運天地的自然氣息在身體中通暢運轉。而「笑」具有放開放鬆的意思,練外丹功時,從頭到尾就要放鬆指是就是此處的「笑」。
第四句「清脆鳥聲奏樂章」,此句有些像是練功時身體氣息的運動情況。上次聽翠齡師姐說,練功深厚者,可以感受與聽到身體中好像有幾條小溪流在流動的聲音,而練功時,尤其是預備式,會明顯感受到四肢全身有氣在流動,這就是「奏樂章」。
第七句「苦楝樹下真苦練」,這是因為前幾日秀繁師姐說旁邊的那一棵苦楝樹開出很多青翠的嫩芽很好看,翠齡師姐就說要苦練,我就接著說苦練功成。所以此句就是以物喻意,苦楝的諧音就是苦練,而所有的功法與做任何事情,唯有認真苦練方能有所成就。
願與大家共勉之。
三、補充說明二
今日又檢視本詩,似乎本詩的前四句也適合練外丹的通則以及預備式的內在的原則,與大家分享:
第一句「清淨平等正覺地」,預備式一開始要心地清淨平等無有雜念,什麼都不想,然後眼晴平視意識正覺清清楚楚,心神安定不昏睡。
第二句「鳥語花香萬物祥」,此時心要想像周遭的萬物對我是多麼的良善祥和,都來與我親近,我與良善祥合的萬物是完全契合融為一體,如老子所言: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
第三句「黃狗斑鳩相視笑」,此時頭頂青天,腳踏實地,整個身體直立,串接天地,上接天泉,下接地氣,全身放鬆是笑開的,自己的面目是放鬆、和善、微笑的。亦即身體是直而鬆的。接著舌抵上顎,身體內部搭橋任督二脈,然後五指張開,第二指食指往上翹與外部天地再串連引發自身的先天氣。
第四句「清脆鳥聲奏樂章」,當清脆潔淨溫和的先天氣被引起時,氣流從五指、手掌、腳底開始流動,進而全身氣流振盪共鳴共振,演出微妙的樂章,全身舒暢快樂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