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功鍊七寶

丹功鍊七寶,張志通大師述,收錄於《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箴言集(一)》第7頁~第8頁。

練習外丹功者,身中七寶,得而養之。

身中七寶者何也?一血、二精、三津、四液、五涕、六氣、七唾是也。

血者,身中血也,父精母血也;津者,純凝液也;涕者,液也;氣者,呼吸也;唾者,鬆液也

丹冊云:「夫中老年者應先修身,修身者先養神,養神先養氣,養氣者先養腦,養腦者先養心,養心者先養靜,養靜者先養精,養精者先養唾,養唾者先養水。水者華池在於舌下,而水出於黃婆,黃婆者液也,乃養嬰兒,嬰兒者精也。養精必暢血,血者奼女也,暢血必達肺,肺売於鼻,肺氣化涕是為真金涕之餘。夫中老年者能養吾身之七寶,氣血暢和,永保其身。」。

人到中年,血阻則身灼,精弱則脾燥,津淡則疲,液乏則腸霍,涕乾則肺熱,氣促則臟逆,唾稀則腦呆。

吾人肝之氣,從後脊腠左脈而上入於神門,神門者目也,入目化淚,是為「真木」,真目光炯,人見畏之!肝氣曰「青龍」

肺之氣從脊腠右脈而上入於鼻,鼻中化涕,是為真金涕之餘入於右顎之上,其大如一黍是為「金液」,則金液是開胸丸也。肺氣曰「白虎」

心之氣從前脈左脈而上至於舌,舌下至於心宮而化為血,是為「真火血」而其餘流於舌下之左是為「神水」。神水者補關節老化且益筋柔;心之氣名曰「朱雀」

腎之氣從前腹右脈而上來入於耳,由耳下至於腎中化精,是為「真水精」而其餘入於舌下之右是為「華池」華池補腦爽神益中虛腎之氣名曰「玄武」

脾之氣是從後脊左右而上至泥丸,泥丸者腦也,腦化液是為「真土液」而其餘流於上下唇,是為「黃芽」,黃芽者霜也,而是「玉池真氣」也

人體五臟和諧,則自然安之,「安之從神,搖之從氣」,氣滿則神安,神安則長生之道也。

外丹功練習,首先引先天氣,舒筋暢脈,跟之練習外丹功諸式使氣血暢流無阻,逐漸身中氣滿,則五臟融和,自然安舒。外丹功先天氣在身體蠕顫好似電波,此間為之:「搖」,「搖之從氣也」,此際人體的軀幹四肢「氣滿也」、心境開朗、全身快活,此間「神安也」。全身百骸皆舒適,五臟六腑皆融合,自然無疾,長生中來。

外丹功之精氣神游三田並九宮。

外丹功十二式練習要持之以恆,中途有感不適,須要忍耐,是反應出現,反應過去,復又舒適。外丹功先天氣,練習二載自然化入丹氣,丹氣足可以長生,「鍊氣成神,可以入聖」。習外丹功「液中生精、精中生氣、氣中生神」,精氣神在三田(人身中前身有三個丹田,分為上中下)反覆,習久運行可以超凡。

外丹功之先天氣不僅反覆三田,久而先天氣,遊於九宮,九宮何也呢?一、丹元宮者腎也,二、朱陵宮者小腸也,三、蘭台宮者肝也,四、天霐宮者膽也,五、黃庭宮者脾也,六、玄靈宮者大腸也,七、尚書宮者肺也,八、蘭玉房宮者膀胱也,九、絳霄宮者心也。先天氣游入九宮年餘可以補腦益髓,三年漸漸而返老還童也。

今日台灣南部、中部、北部氣遊三田九宮者同道數人也,得機向大家晤面。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外丹功十二式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囑

漢導引強身功、外丹功、附功功架及口令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