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丹功生理科學觀-朱正華-民國69年1月
外丹功生理科學觀,朱正華,經歷:陸軍上校,住址:台中市五權路三一八巷○弄○號,外丹功雜誌(季刊)第二期,中華外丹功研究學會發行,中華民國六十九年元月,第11~14頁。
本文摘要
- 外丹功乃我國古代賢哲,集道家儒家武學醫學之大成為身心兼修,却病延壽之禪功,修習之時,特重意頂百會,氣息下沉關元,除雜念,定心凝神,實踏湧泉,週身鬆淨,舌抵上顎,縮外腎提肛,收住尾閭,身心一元等。
- 意頂百會,可促進下視丘所管制之松果體,腦下垂腺、甲狀腺、副甲狀腺、淋巴腺、胸腺、腎上腺、胰腺、性腺等之分泌。
- 氣息下沉關元穴,藉橫膈膜之升降,使胸腔內之心肺及腹腔內之肝、脾、腸、胃、胰等,均獲致有規律之按摩;藉腹腔壓力,促進血液循環,使腎上腺素、甲狀腺素、胰島素、胰酵素等,作適度之分泌。加速肝動物澱粉之分解,維持血醣之平衡,故夏能耐暑,冬可耐寒,久勞不倦,治病于未病之先,延年而益壽,先天炁發動後,微血管與神經末梢皆能作完美之活動,促使體內交換完善而興旺。
- 舌抵上顎可加強唾腺之分泌,又可接通任督二脈。
- 增強抗素分泌之機能─久練外丹功十二式,打通八脈後,能促進胸腺之機能,增強噬菌作用、凝菌作用之分泌,使人體免疫,抵抗疾病之傳染。
- 最宜于中老年人練習─中老年人之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排泄系統,等機能皆逐漸衰退,勤練外丹功,可使上列各生理機能恢復正常。
- 勤練外丹功可使肌肉系統、骨骼、關節、肌腱、靭帶、內臟等強化外,又可獲致均衡之活動。
雜誌編者按:預備式意頂百會,領住心神,待兩手先天炁發動,意頂百會放棄可也。
(英譯見第A6頁)
一、前言
五行通臂拳丹氣門前一境外丹功,乃我國古代先賢,集道家儒家及武學醫學之大成,融會貫通,歷盡實驗,而創造之身心兼修,却病延壽之禪功。修習之時,特重意頂百會,氣息下沉關元,摒除雜念,定心凝神,舌舐上顎,扣齒提肛縮外腎,收住尾閭,實踏湧泉,週身鬆淨,身心一元等。
人體係一有機組織,隨時隨刻均在變化中,人體細胞總計一百萬億個,血管與毛細管共長九萬五千餘公里,小血管三八四條,大小神經二六一條,骨節三六五個,肌肉六三九條。紅血球能活一百二十天,白血球能活十三天,表皮細胞僅能活三十六小時。心臟跳動一次可輸送血液七十西西,每分鐘跳七十二次,共輸送血液五千零四十西西,相當於全身血液循環一次。肌肉休息時,毛細管僅少數張開,肌肉活動時,則張開之毛細管增加五十倍。
外丹功由氣息下沉關元穴而引發先天炁,使人體產生一種生物電波,在外丹功十二式心身一元鬆淨入靜動作中,此種生物電波源源不絕,由神經系統運行週身,無微不至。如將鬆淨之動作改為強烈之運動,則此種生物電波立即停止。故勤習外丹功,有疾則却疾,無疾則強健心身。
二、意頂百會之生理功能
外丹功十二式之動作,皆著重意頂百會。百會穴位近松果腺,下視丘居內分泌之首,為人體內分泌系統之主腺,與腦下垂體共司人體各器官之正常作用,並控制甲狀腺、副甲狀腺、淋巴腺、胸腺、胰腺、腎上腺(副腎上腺)、性腺等各內分泌腺之官能。例如副甲狀腺能調整人體鈣之新陳代謝;甲狀腺司骨骼之發育與加速新陳代謝機能;胰腺司肝醣形成,加速組織內醣之代謝,肌肉內糖之貯存;淋巴能使人體組織獲得適當之滋養,並容受新陳代謝之廢物;淋巴間隙可使血液中之營養素輸送至身體組織,組織內之廢物亦藉此輸入血液中,淋巴毛細管及淋巴管輸送淋巴至大靜脈之血液中;淋巴結及淋巴腺生產淋巴球,並由淋巴流中濾出毒害物質等。
又如人體受恐怖、焦慮、劇痛等緊張刺激時,腦下垂體腺即沿交感神經輸送衝動至腎上腺,而分泌出腎上腺素,藉血液循環輸至身體各部系統,準備應付各種緊急情況。故通常休息靜止時,血液中腎上腺素甚少,稍微激動,腎上腺素即加倍進入血液中,產生下列各種效應:體溫上升、呼吸加速、瞳孔放大、全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臉色蒼白、皮膚之平滑肌收縮、汗毛豎立、起雞皮疙瘩。故人體若無腎上腺,則應變之能力、大為降低。
久練外丹功十二式,可使內分泌系統機能趨於均衡,對血液循環之促進,肌肉與神經之鬆弛,肌腱與靭帶之強化,關節與筋骨之靈活,均有無上之助益與修正。
三、氣息下沉關元穴之生理功能
外丹功之呼吸法為氣息下沉關元穴,藉橫膈膜上下之升降,使胸腔內之心肺及腹腔內之肝胰脾腸胃等,均獲得有規律之按摩。又藉腹腔壓力之增加,促進血液循環,使腎上腺素、人體之抗素、胰島素、甲狀腺素等,作適度之分泌,加速肝動物澱粉之分解,維持血醣之平衡。故久練外丹功,夏能耐暑,冬可耐寒,久勞而不倦,治病于未病之先,而益壽延年也。
人體血液流經肺臟毛細管時,與吸入之空氣進行氣體交換,其所歷時間雖僅一二秒鐘,然在此短促時間內,竟能獲取氧氣並排出碳酸氣及濕氣。肺臟氣體交換,依氣體擴散定律,則兩側氣體之分子即經此膜向對側移動,直至兩側壓力相符為止。肺胞內氧之壓力大於靜脈內氧之壓力,肺胞內碳酸氣之壓力則小於靜脈內碳酸氣之壓力,故氧乃由肺胞進入血管,碳酸氣則由血管進入肺胞。組織內之氣體交換,氧由血液進入淋巴,再由淋巴進入組織細胞,碳酸氣由組織細胞進入淋巴,再由淋巴進入血液。氣體在肺內交換之後,清潔之血液由心臟布於全身,血液流經組織毛細管內之時,則與壓力較低之淋巴作氧交換。如是,血液流經毛細管時放出多量之氧,氧進入淋巴,然後達於組織細胞,反之,細胞內之碳酸氣壓力較大,故能進入淋巴,再由淋巴進入血液。勤練外丹功,先天炁發動後,則微血管再與神經末梢皆能作完美之活動,促使氣體交換完善與興旺。
四、舌舐上顎之生理功能
舌舐上顎,除接通任督二脈外,又可加強唾腺之分泌。口腔有唾腺三對,即舌下腺一對,頷下腺一對,腮下(耳下)腺一對是也。此三對唾腺每日之分泌量為一公升至一公升半。如舌有任務,則其分泌量增至二公升至三公升。
五、增強抗素分泌之機能
人體抗素,可分三類,即噬菌素、溶菌素、凝結素是也。噬菌素為白血球之吞食細菌,溶菌素能溶解細菌,凝集素可使毒菌凝集成團,中和病菌所產生之毒素。大多數細菌在攝氏二十一度至三十七度之間,生長快速增加。低於二十度或高於三十七度時,生長速率則減緩。在理想條件下,細菌每二十分鐘能增加一倍,一顆單細胞菌,在七小時內,能繁殖成二百萬以上之細菌叢。病菌侵入人體後,淋巴腺與白血球立即動員,與細菌作殊死戰。戰勝則人體恢復健康,戰敗則病態擴大而危及生命。久練外丹功,打通任、督、衝、帶、陰蹻、陽蹻、陰維、陽維等八脈後,能加強胸腺分泌,使人體免疫,抵抗疾病之傳染。
六、最宜於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血壓增高,肺臟不再能充分進行氣體交換之範圍,隨年齡而增大,神經衝動傳遞之速率減低,每次心跳所推動之血量減少,腎臟內循環之血量減少,其過濾之速率亦減低,性賀爾蒙之分泌量減少,身體組織利用甲狀腺素之能力衰退,新陳代謝率亦漸漸減低。勤練外丹功,打通八脈後,上述衰退之機能,均可恢復活潑,所有一切中老年人病,皆行掃除。故外丹功實為中老年人最適宜之運動也。
七、尾語
勤習外丹功,除肌肉、骨骼、關節、肌腱、靭帶、內臟等,獲致健全強壯外,更因身心一元、注意力集中、週身鬆淨,而使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內心泌系統、消化系統、排泄系統等,皆獲均衡之活動。是故,外丹功能却病,能益壽延年,能使人生獲取最高之享受與最大之滿足。
筆者曩隨台灣大學王老教授研習宮廷炁功,曾涉獵儒釋道各家文獻,殷佩道家權威圓頓先生及釋家權威因是子蔣維喬先生(晚年從聖露上師習西藏密教開頂法並採佛教天台宗止觀法撰靜坐法續篇)摒除陰陽五行,坎離鉛汞等艱深名詞之古習,而以通俗文字撰述傳世,使後學者減除諸多困擾。今張大師志通,以此中華文化精髓外丹功絕學,公開傳眾,二、三年間,習者逾萬,宿恙痼疾獲癒者,遠及異邦。而台南黃省議員國展,台中段董事長鏡,高雄何副主任進修,出錢出力,悉心推展外丹功之傳授,此種大仁大勇,悲天憫人之救世心懷,尤足令人敬佩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