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通大師文物編輯保存共享計畫

張志通大師文物編輯保存共享計畫。

一、前言

一-01、緣起

張志通大師是近代世界丹功的宗師,從民國65年2月開始傳授外丹功,至民國85年3月14日歸真,總共20年進行教功傳功,遍及世界各大洲,造福人類,功德無量,這段期間,張大師的著作豐富,為能夠讓現在與未來的丹功同道,能夠瞭解外丹功、學習外丹功、傳承外丹功,所以收集、編輯與保藏張大師相關的著述、照片、影音、以及實物,是有其必要性,並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即為本計畫的緣起、目的與宗旨。

張大師的文物是人類共有的財產,所以張大師的文物是共享的,但是要建立一個妥善的共享機制,要傳對人。

一-02、感恩

感恩與感謝以下的熱心同道,提供相關資料與大力的協助。

  • 張清茂師兄。
  • 張坤明師兄。
  • 林萬福師兄。
  • 蘇慶忠師兄。

二、組織與做法

二-01、組織

本計畫成立「張志通大師文物編輯保存委員會」,成員包括,召集人、顧問群、工作小組與資料提供者。本計畫希望本會與友會能夠共同合作來完成,合作方式是採開放的態度,不受限於本位主義。本組織的結構與職務如下:

  •  召集人:主要進行計畫的規畫、統籌、協調與管控。
  •  顧問群:負責文物的分類、答疑解惑、與認定。文物的類別有多種分類方式,其中也包括,可公開、半公開、不公開的類別。
  • 工作小組:負責文物的收集、電子化編輯整理、實物保存。
  • 資料提供者:主要張大師各種文物資料的持有者,可以是大師的親傳弟子、外丹功同道、出版社、報社、政府單位等。

二-02、文物編輯保存方式

文物編輯保存的方式如下:

  • 對於所收集到的張大師著述與照片影音資料等,要儘量同時保存紙本與電子檔這兩種保存的資料型態。亦即,要先取得紙本,然後再將之電子化,掃描成電子檔,並轉成JPG或PNG圖片檔、PDF檔或WORD文字檔,以利電子化、雲端化進行保存與提升流通與存取便利性。
  • 將資料進行分類與校正,必要時進行重新整輯,以利閱讀。
  • 實物則要進行適當的處理後,再保存至合適的儲存櫃中。
  • 本計畫目前(2023)所使用的掃描器設備是採用CZUR公司所出品的:CZUR ET16 PLUS, 1600萬素的攝影鏡頭,請參閱該公司的「CZUR官網」。

二-03、文物資料對象

  • 張大師著述:包括,書刊、講義、演講、弟子堂記、各種照片與影音、新聞報導等。
  • 丹功同道的心得報告。
  • 友會的相關文字與影音丹功資料。

二-04、文物公開與否的機制

張大師的文物有深有淺,有彙編的資料,內容夾雜同道的心得報告與會務行政的同道個人資料,同時也為避免心術不正之人,取得較為進階的資料,謀取私利,行不公不義之事,所以必須要對張大師的文物進行公開與否的分類。一般而言,談「理」的資料,主要在談理論與整體架構及概念,所以是可以公開的;但是談「法」的資料,由於涉及如何煉功的詳細動作與細節,而且不同的程度階段會採用不同的法,所以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立即全部都參閱的,必須依修行的程度次第來公開,才比較合適。初步的分類如下:

  1. 完全公開:代表適合所有人閱讀的資料。
  2. 部份公開:代表原始的資料中,例如,同道個人的資料,這些部份就不適合公開, 只能公開一部份的資料。
  3. 依修練程度次第公開:亦即某些資料只適合已達到某些程度或具備某些資格條件的同道才能參閱,以符合修煉次第的原則。亦即此類資料並非適合所有大眾參閱的,所以不是完全公開的。
  4. 不公開:某些資料可能存在不能公開的資料,此一部份必須再探討。

三、張志通大師書籍與著述

註:未進行註解者,代表尚未收藏。

四、同道心得報告

五、張志通大師實物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外丹功十二式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囑

漢導引強身功、外丹功、附功功架及口令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