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丹功的職責劃分及教學過程
外丹功的職責劃分及教學過程,張志通大師手訂職責,七十年元月一日。
一、教練、助教之別
(一)教練掌握全場,舉目一望所有在場習練者,有病態、神經、衰弱者等人,皆可顧及到,如同軍中名將,軍官士兵能戰與否,心中明辨秋毫也。教練對所有習外丹功者,以耐心、熱心、認真、親切、指導群眾,並剴切說明進度某式之效果,使習者提高興趣。
(二)助教協助教練
①示範。
②巡視指導,糾正功架不準。
③簡單說明功架益處,導解練習者困惑。
④遇有病情者,應謁問病起何時、何種疾病。身受感應如何承度,應記下報告教練相互研究,對於疾病者教法改變,減輕習功時間,而後察其病情與教練研究適益可行之教學方法。
⑤助教服從教練,而教練亦接受助教報告習者病況及健康行為,雙方再研討,達成幫助練習者的目的。
二、在教學時之態度
(一)教練負責全場活動督導任務。講解語言要清楚有物,指導十二式親切和藹,群眾習練時,避發言過多,影響習者群眾心理情緒。非發言不可,祇能提醒重點要義,三言兩句。
(二)助教方面,負責巡迴全場群眾練習者,糾正錯誤功架並個別輔導大家的活動,切不可在行列裏,散逛走來走去,更不可如木偶站在行列裏,行動要輕巧舉步,練習者如有問題發生。疾返示範位,面報教練,研究處理。
倘提問題,助教即解答,如不瞭解,謁問教練研判答之。深切問題,謁問台北總會大師。
三、教練、助教之合作無間
(一)教練和助教,二者如手足,且不可因情節怒而發忿,因外丹功係修鍊功境,不能發脾氣的。因此教練和助教合作無間,留下風範仁厚精神,流傳百世。所以外丹功教練、助教對外丹功歷史負責,而不是對人負責。
(二)教練、助教的精神,勞而無怨,一心一意,對濟世教人負責,給下一代,留下楷模。
四,教練、助教的遞升晉級法
(一)助教有三年的協助教練,經總會檢定無訛,晉升教練。
(二)教練經三年的教導群眾,熱心、耐心,切實負責,經總會考績優異,大師提名並提出訓練委員會通過,晉升主任教練並呈備總會理監事會核備之。
(三)總會副總教練,由主任教練遞升,但須有三年主任教練外丹功教學經驗,並且自己鍊外丹功有獨特的心得,經總會訓練委員會檢定「的確」有獨到功境,附有心得報告數篇,呈備大師核定,乃晉升為總會副總教練,並呈備總會理監事會核備。各地分支會助教、教練、主任教練、副總教練、總教練,同(一)(二)(三)(四)各條。
(四)總教練,由副總教練遞升。但須有四年以上外丹功副總教練教學經驗,並且自己使先天氣,氣游八脈十二經脈,兌殼兌炁經總會訓練委員會邀請各支會主任教練,公開鑑賞並不記名投票選舉之,以多數為當選,當選後總會各級教練、助教、各地分支會主任教練、助教絕對服從之。
五、外丹功推行健康不是治病
(一)我們外丹功目的推行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而不是治病。治病到大小醫院,自己去看病,請益大夫、醫士最有把握的。假若中老年人身體偶感不舒適,則可視情節,按摩關節、穴道,使他(她)們暫時舒適,並親切囑附他(她)們到診所去檢查病情。
(二)場地教授外丹功時
①群眾幾千人、百人、幾百人,教練(指導員)眼睛如同放射掃描,眨眼即知群眾中是否
能負荷幾分鐘的預備式呢?不然一、二分鐘夠了,再走大仙鶴步。
②遇有心臟病者、高血壓者、糖尿病患者,他(她)們熱心來習外丹功,教練切實注意他們的一舉一動,稍有情況,急快令他們出場坐下休息。
③遇有以上病情輕微者可以站在行列裏練習,但囑他們一感不適,急快走到場外休息。
④以上三種患者,在教學時令他們兩肘輕夾兩脇(胸部兩旁腋下),十指張,兩手腕下垂狀如預備式(其抖動一如預備式),這樣教學使心臟柔和,他們安定多了,不致暈倒,但時間和一般人要縮短三分之一。如果較以上三種重一點,那末最好的方法坐在椅子上練習。更嚴重的請他們回家練習(面授簡單方法)。
六、在場地教授外丹功,不分時間,當做外丹操教學
(一)初級班先授漢導引每週一式,再授預備式最多三、四分鐘,而後走大小仙鶴步。
(二)外丹功每週加一式,十二式分成六個月教完(每週有時不加式)。
(三)六個月之後,當做外丹操教學,如果深造也祇能用簡單進修方法教學。大河車,定力功不授。如果氣自行通任督兩脈,那末請謁台北學會(總會)有經驗教練指導。第二境自己未練成更不可盲目授人。
七、按摩穴道之法
按摩穴道之法,熱心教練配帶台北學會入場練習證(安全預防)參加進修練習,內有按摩古法,幾次就學會了。
八、本職責為目前應遵行的職責,嗣後如發現統一問題,再隨時修改之。
習外丹功如愚公移山
『列子湯問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而達於漢陰,可乎?」遂率子孫荷擔者三人,開石墾壤,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慧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長歎曰:「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出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智叟無以對。操蛇之神聞之告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愚公自己率子孫勞其身,開石墾壤,平高山險要,遇河築隄。河曲(河邊)之智叟,乃而阻止。愚公言吾死有子、子有孫,孫有子,代代移山,不達目的不止。操蛇之神─山神,聞其誠乃奏帝,帝派天神將二山分開一東一南。
有愚公否?暫且勿究。只要做一件頂天立地之事,為眾人謀福利,必有阻撓出現;如習外丹功忽患疾,其疾早晚必發,不及外丹功也!強自忍耐其疾復愈,求診當然為之,功弱而疾強,醫治之疾愈而功強。
習外丹功必須有愚公之精神,投艱入難,奔尚功成之境。外丹功妙境之功數十,成功其一小者建康益壽。中者成名天下,可為國師,大者平地之仙再晉而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