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丹功-國術一種-中老年-適宜練習-中華日報六十六年三月十五日第三版
外丹功.國術一種-中老年.適宜練習,中華日報六十六年三月十五日第三版,外丹功什誌(季刊)(創刊號),中華外丹功研究學會發行,中華民國六十八年八月,第46~47頁。
原版內容:
外丹功.國術一種;中老年.適宜練習;簡單.易學.但必須持之以恆;
保健.療病.百日後即見功效。
屬於五行通臂拳的「外丹功」,在「門戶森嚴」的國術界祕藏了百餘年後,近年來由他們的嫡傳弟子張志通,為響應復興中華文化,已編著專冊,並公開義務免費傳授,對中、老年人的保健頗有效益。
外丹功又名百日功,近年來一些身有病痛的人士,每天只花廿分鐘左右,持之以「恒」與「誠」地勤練百日之後,證實了這種名字有點「武功」氣息的健身運動,能夠把先天之氣,自然在人體全身環繞活動起來,能打通血脈、活絡筋骨,進而能防止老化、恢復機能、變換體質、保健療病、延年益壽之效果。
一位退役少將趙斌成已七十一高齡。以前常患重感冒,走路疲乏且經常生病,他練外丹功只有半年的時間,於今是紅光滿面,精神抖擻,縱有感冒不適之處,也可隨時運用練成之「外丹功」來運行該處,驅走不適。目前,他的「功力」已可將這一股先天之氣,在其體內各部運轉,使周身氣血經絡暢通,對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服務一銀的崔照,心寬體胖,但有嚴重的風濕症背骨痛,高血壓達一百八十至一百九十,經常吃藥打針但在練了一年外丹功後,也不打針吃藥了,而每次練完後的血壓為一百二十至八十。西湖商工的校長趙筱梅女士也有高血壓與風濕痛,亦於練外丹功後,不藥而癒。
另一位服務一銀的趙聞起,因為腿傷及後脛骨傷引起的疼痛;也在練外丹功一年後痊癒。因而自願義務為張志通編輯「外丹功」一書傳世。
外丹之原理,在運用人之意志與動作,以連繫精神、肌肉、筋骨、呼吸、氣血、經脈、神經、內分泌、內臟等活動,使產生調節、平衡、和諧、安定、返補之作用。
外丹功並非俗傳之氣功與技擊術,亦非西洋之體操與瑜珈術。全功分十二式,練法簡易而神妙,因為實習上具有簡單、平實、易學、宏效、省時(每次廿分鐘)、省地(用地只要一坪)、安全無副作用,周身氣血經絡無不到之處等優點,故被認為古今最適宜於中、老年人保健之運動。
外丹功屬於五行通臂拳之第十「門」丹氣門,係由當年「冀東三張」的傳人張志通近廿多年來所精練而出。
通臂拳在我國已有悠久歷史;從唐初的長拳至元明易為五行通臂拳,乃至清朝名為通臂拳迄今,傳自道家,近百餘年來,均為一線單傳,六十五年三月才由張志通在無意間開始傳出,以響應發揚中華文化,也因此使久已失傳的外丹功有了復興之氣象。
通臂拳各門適宜於從少年開始練習四大關節及八小關節,而外丹功則適宜於中、老年人健身延壽之運動。
張志通,年五十五歲,天津人,現為永和頂溪國小老師,曾任天津特別市國術會理事長,當年譽滿平津,卅八年來台,曾在宜蘭山區任教十餘年,深藏不露。後因染患風濕病,而針藥無效後,才想起通臂太極之功,乃加練習五年痊癒,後又練二年丹氣門,將體重從八十公斤減至七十公斤,迄今未再減。
為了國民健康,張志通希望所學的祕傳公開並編成專書,期能使學者自保康健,防老益壽,使國人皆能因外丹功之活動而身強,眾強乃至國強。
這一群推動外丹功的人士,每週二、四晚上六時半至八時,週六下午三至五時都在頂溪國小練習,歡迎各界人士自由參加,同時,也希望十人以上的團體與其聯絡,他們也願義務前往指導練習。
外丹功預備式歌
無極主靜 兩儀生動
先天炁行 心胸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