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丹功四正之法申論-朱興樺-民國99年9月

外丹功四正之法申論,民國九十九年九月外丹老兵朱興樺撰,《外內丹功修丹七要》,第29~33頁。

南投縣治。雄踞中橫。屏障東西。引控南北。山產豐富。民風淳樸。「明水」青山。峻嶺綿延。「合歡」之秀麗挺拔。「溪頭」之森林沐浴。「東埔」之溫泉加持等。山川壯麗。不一枚舉。景色如畫。氣息怡人。確為觀光勝地。譽享國際。

崇山折疊。峰迴路轉。复有楓林古道。(奧萬大)曲徑羊腸。空谷幽穴。奇岩丘壑。異境(景)天成。氣勢宏偉。正是:坐擁山川之靈秀。時育大地之春回。明月清風。優雅自如。雲岫鳥啼。清靜無為。實乃煉丹最佳場所。亦為修真之無上聖地。

世界內外丹功宗師。先師志通。於三十年前。灼見真知。為全民健康。即傳法於斯。今及「而立」。獲益無算。由於大師之智慧播種。迭經師、兄、姐之領導耕耘。南投縣外內丹功研究學會。由「成長」而「茁壯」。复由「茁壯」而「成長」。現已丹勢(氣)如虹。宏規已具。「屹立山城」。「而立山城」。本人為南投賀。為丹功賀。為斯民賀。惟「功無上限」。「法道無極」。仍宜百尺竿頭。向上提昇。茲值南投縣。外內丹功研究學會成立三十週年紀念。謹將 大師遺著。「外丹功之道」。「外丹功四正之法(預備式)」。為文申論。以張法要。以資紀念。并響同道。尚乞指正。

原文:

「外丹功十二式。每式都有四正之法。初步開始:心正。頭正。身正。目平正。心正是百會合心。頭正是下巴合脊柱。 身正是左右耳垂。合左右外踝骨。圓突骨。(使心遙調)目平正。是平視眼神。而元氣自和」。(見無懷人外丹功初境篇子)。 

正字釋義:

(1) 正者。不偏也。不偏之謂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本者。根源也。修功。應向下紮根。崇道。應飲水思源。丹功弟子(同道)應弘道守中。

(2) 正者。止於一也。一者。天地之始。陰陽之母。萬物之源。一即道。一即真理。故老子得一。享譽萬世。為原道之祖。抱朴子云:能知一。萬事畢。知一者。無一知不知也。不知一者。無一之能知也。道起於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一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本門外丹功預備式。乃三才功者。其源於此。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推步寒暑。春得一以發。夏得一以長。秋得一以收。冬得一以藏。故一者無所不包也。無所不適也。其大不可以六合階。其小不可以毫芒比。守一成真乃能通神。外丹功。功法:開宗明義:「外丹功以忠正為基。先天氣以養直為本。」以「守中」「守一」為先天浩然正氣之培育。以「虛極」「靜篤」為後天修功造詣之根要。

一、心正:百會合心

百會合心者。心正也。心為神之舍。形以心為君。人能虛心。道自歸之。至道在心。即心是道。心寧。心靜。心虛。元氣自和。心淡。心淨。心清。陽和之氣自凝。故修丹以心為始。以氣為歸。而又以誠為基。以正為礎。秉誠才能持正。才能正氣凜然。才能做到。情正。則慮正。慮正則念正。念正。則心正。心正。則身正。身之正者。其行必正。其信必堅。其志必定。其修必純。純者:純陽之氣也。真一之氣也。亦即浩然正氣也。

「百會」為上丹田。亦謂泥丸宮。號曰天谷。為前三宮之首。綜理百脈氣血之總匯。為精氣神三者所居。神明。意識。精神。活動之樞紐。乃神髓之府。精氣之源。百會合心者。除心正外。晉功時。更能精神內守。元氣自和。氣通百竅。圓融週身。周流氣血。經絡舒暢。在內修上確能達到。以止念。靜心。為守一。以明心。守志。為守中。

功法:無懷人曰。百會合心。心合下丹。兩丹相照。神息(內息)自生。

師曰:預備式調息以微。吸到關竅。呼到關竅。(為神息行使之功法)

二、頭正:收下巴合脊柱

收下巴合脊柱者。頭正也。頭者首腦之部。冠蓋全身。為一身神明意識。行為之所繫(如上所述)。黃庭經曰:「泥丸有九真。百節皆有神」其神貫通百節。故頭正。則心正。心正。則意正。意正。則神正。神正。則氣正。氣正。則形正。此謂外丹修煉之五正。進而形與神俱。氣與神合。全神以養氣。聚炁以煉形。預備式者。乃以氣煉形之功也。且百會合天。立象三才。而通督暢任。周天火候。進陽退符。後升前降。坎火逆流。還精補腦。又以頭正為中心。升至泥丸終。降自泥丸始。故吾人行功。頭正心平不可不慎也。

三、「身正」左右耳垂。合左右外踝骨。圓突骨。(使心遙調)

身正者百會合天。湧泉合地。上接天華。下接地寶。立象三才。人我居中。而人者萬物之靈也。陰符經曰: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外丹功者。當預備式之站立。真氣發動即盜之始也。功法云:「以己真陽之氣。以接天地真陽之氣。盜天地虛無之機。以補我神氣之真機」。氣藏神蟄。天人合一。朝收暮採。日煉時烹。且預備式。既屬以氣煉形之功。(上述如上)其主修在於氣通八脈十二經。氣行四肢而煉形。耳垂合圓突骨者。在於立身正位。浩氣凛然。氣行上下。流布全身。通達四肢。合暢蹻維。坎水逆流。既能作「大河車」之運轉。百會為天。湧泉為地。復可「天地轉」之循環。達到還精補腦。扶弱為強也。

四、目平正:平視眼神元氣自和

目平視。心自安。心安則神和(動者為心靜者為神)。神和則氣聚(神能生氣)。氣聚則血盈。血盈則骨實。骨實則骸全。骸全者。吾形「化刑為德」也。陰符經曰:天機在目。又曰:心生一物。死一物。機在目。再曰:九竅之邪。首在三要。三要者。以目為首也。故目為心聲。亦為心表。目正者。心正。目平者。心平。道書云:亂心者目。亂神者心。靜則神生而形和。躁者神勞而形斃。外丹功之修煉。首在心平氣和。心無雜念。以無為而守虛。以致虛而守靜。達到元氣自和。精神內守。守一成真。無私無我。陰符經又曰: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靜能生神。神能生氣)。老子亦以清靜為天下之正則。故其清靜經:有觀空觀無,至虛至靜之說。蓋不合虛無不得仙也。

結論:

四正之法。言簡意骸。涵蓋深隧。吾人修丹。必須下定決心。收拾身心。忘形決念。踏實苦修。

師云:逐日為之。逐時為之。勉乎哉。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外丹功十二式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囑

漢導引強身功、外丹功、附功功架及口令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