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師一九八五年率團訪馬來西亞丹功講座紀要
張大師一九八五年率團訪馬來西亞丹功講座紀要,世界丹功宗師張大師志通撰,收錄於《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箴言集(二)》,第32~34頁。
外丹功釋義
(一)外丹功預備式先淺逐漸深奥,預備式人以為氣動是為功境也,其實不然的!『人之形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先天之氣而弗遠,與後天之氣而弗違。先天之氣生之,後天之氣奉之,而健吾身,因而卻病延年,快樂人生觀也。」
(二)外丹功之預備式採自然率,古人稱為「心定神安」。『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而生「靜極妙界」則神氣一先天氣一自然變化之中。預備式矗兀之中有妙景和享受,此非字面所能形容者也。』。
(三)外丹功之運動係:「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用心術之為言也,隱而未見其行成德,是以君子弗用也。』。外丹功不僅健身而已修養品德,如日中行,人可見之也。用心術誘他人信者,是大丈夫不為、装其貌似君子,而心是奸險小人也。
(四)外丹功之心理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五)丹功是什麼?
大師說練功是一種修道,能夠推己及人之善舉,也是術德兼修的工夫。外丹功本剛健、中正純粹精也,柔和筋骨、舒暢血脈。而先天之氣,如「雲行雨施」使身體內外皆太和也。
外丹功與經絡學説
(一)明朝大醫學權威張介賓注釋人身十二經脈道:『經脈者,臓腑之枝葉:臟腑者,經脈之根本。知十二經脈之道,則陰陽明、表裡悉、氣血分、虛實現,天道之逆從可察,邪正之安危可辨。凡人之生,病之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莫不由之。」
(二)外丹功發動先天氣,促動經脈,使臟腑之枝葉活躍,「氣和血遂」則臟腑安,病無從由起。所以十二經脈是臟腑之根本,而氣血是經脈之主力。而先天氣者,能促使十二經脈循環周暢,人體焉有不健康者也。其為氣也(先天氣):「天地得之萬古不老,生人(活人)得之壽算常存。」。人至中年之後,不知煉氣,一如青壯終月奔競、勞心用腦,以為體力勝強者也,殊不悉陽漸衰、陰漸長,病已潛伏身中,自己猶不曉,病災將至矣!
因之身中真氣漸散,繼而一身元氣、宗氣、以至營氣、衛氣、中氣、胃氣一齊奔上,疾病中來。人之氣全賴『脾土』為之轉運,先以氣領(氣血周暢),後以氣貫注軀殼,充盈腠理(皮膚),清金(肺)以平肝盛,清心火以平心燥。
外丹功鍊己篇
外丹功功境:內漸養「自己安靜」,假先天氣「內照形軀,中明達理」,外漸「潤澤肌膚」,假先天氣「外照筋骨,中明通理」。中明達理是五臟安舒,泰和之氣生;中明通理是氣血流暢,筋骨勁強。
外丹功之保身説
古養士赤松子相傳:「赤松子神農時代雨師(水利部長),其鍊外內丹功造境,能隨風上下。」,「黃帝時代有寧先生者,為陶正(燒窯)能精火自燒,隨煙而上下,衣裳不灼。」屬實屬虛古遠無考。
外丹功習鍊,動者稟乎天,靜者法乎地。天地之間,最靈者人也。丹冊說:「人能養形,唯氣與神。神者壽也,氣者命也;壽無形,而氣者形于體。神者一妙萬物而言,氣者一藉沖虛以為用。人之動、人之言,莫先乎氣;至人之用,莫妙乎神。人亡神散,絕氣屍存。
古養士「憐人生病,老邁難行之痛」,故乃藉鍊氣息以保身。保身人生之內富貴也!則財帛是人身之外富貴也!死而何有?』。諸君每日工作勞心勞神,身體透支也!速習外丹功,藉以保健壯之身,人生一大樂趣也。
常無欲以觀其妙。玄之又玄°
常有欲以觀其徼。眾妙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