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通公開外丹功延年奧祕-由變化氣質改變心性入手-編註

〈張志通公開外丹功延年奧祕-由變化氣質改變心性入手〉之編註說明。

回原始正文

編註:

  • 2022年1月2日曾益昇師兄翻閱從本會於2021年會館修繕時,於廢紙堆中所找到的三大張老舊影印的資料中發現本文,紙本文中圖文並茂,並在第一頁蓋有一個陳賜德前輩的印章,但卻未註明出處。經上網查詢,高雄市外丹功運動協會有登載本文,且有註明出處,但該網頁中卻無登載紙本中相關的人體經絡圖,故本網頁將原始圖文再重新登載,並加以註解說明,分享給丹功同道,希望有所助益。因此,本會得到本文來得有些傳奇。
  • 本文一開頭就指出:「無論所學為何種功法,總以「練心」為第一要務。許多人浸淫在某項養生功法以後 ,往往會在自身七情六欲沉浮中, 漸失心性, 極易在「修練」的過程中存偏領邪, 以致落入歧途」。
  • 氣質有分好的氣質與不好的氣質,好的氣質是:「和謁可親、謙沖有禮、誠懇待人、執事以敬、信守承諾、定靜無為、從容不迫、大肚能容、常行善道」;好的氣質的反面就是不好的氣質:「面目可憎、蠻橫無禮、機偽多端、執事以廢、無信無諾、雜亂胡為、焦燥不安、小肚雞腸、常行惡道」
  • 氣質的好壞,其根源在於心性。心性者,思惟與認知的方式,以及價值觀者也。好的與正確的思惟認知價值觀,就會產生好的氣質;不好的與錯誤的思惟認知價值觀,就會產生不好的氣質。 
  • 本文所述要丹功同道養成具備好的心性氣質,主要偏向於「定靜無為、從容不迫」;要「以培養定靜功夫, 方能靜極生動而自開悟 ,在功夫及心理上才有精進的空間。」;要「習丹道之士, 應有實是求是的心理, 時時存領無私之念, 在動心忍性之間做功夫, 自然能達到不自滿、 不自傲以至不為人所歎的境地」;要能具備「駕馭情緒的能力」,如此才能真正培養出先天炁,丹功功境更上一層樓。
  • 但究察張大師相關的著作論述,就可以知道,張大師要求丹功同道們,應具備上述全部所有好的氣質與心性,應捨棄上述全部所有不好的氣質與心性。張大師特別嫉惡如仇,對小人偽君子非常不以為然。請參閱,「外丹功指導員人道修養」、「丹經戒條」、「傍門小術」、「增補本」等文章與書籍。
  • 張大師於「外丹功之丹法藥說」一文中提及大家常耳熟的一句話:「丹法之修,沒有其他捷徑,一靠真傳,二靠苦修(苦煉),三靠善舉」。
  • 真傳是指自己接授大師所代代傳承的正確功法,自然自己也要傳授後輩正確的功法。
  • 苦修更深的意思是,若你自己沒有修沒有證得,就不知煉功的完整過程,你如何有能力判斷功法是正確的,如何確認您教給後輩的是正確的功法,所以要苦煉先證得之後,再教給後輩,這就是大師常講的,得知(證得)五分,只教一分的涵義(並不是要藏私的意思,因為剩下的四分要自己再多一點時間來確認是否自己的認知是正確的,或是有些內容是適合不同程度的學員的);證得多少,正確認知多少,教多少;不證得或無法明確確認的,不教。
  • 善舉俗稱做善事,若就為外丹功服務這一件善事而言,不外乎「教功」、「會務行政」、以及「推廣外丹功」。對於「教功」所行之善舉,就一定要將「真傳」、「苦煉」一起看了。亦即,若您所教的功法是不正確的,或是不符合所教授學員的程度(某一階),例如,您教一階學員二階的功法動作,那麼就對學員不好,甚至有害了。若是如此,本來是希望「行善舉」,但卻因為自己的認知不夠,反而變成「行惡舉」了,這多冤枉啊!
  • 所以,「真傳、苦修、善舉」是要一起看的
  • 上述文章一開頭的提點,若就一般練任何功法來看,所想要提醒我們的就是,我們練功之後,已經有一些心得,是否會變的「貢高我慢、高傲自大、自以為是、目中無人?」,若有這種心態與思惟就是已入「存偏領邪、落入岐途」 的狀態。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 而有些時候「自以為是、堅持己見」並不是故意為之的,而很有可能是因為自己對於外丹功的各方面,包括動作細節、外丹功的整體系統架構與人體經脈等等,瞭解錯誤、認知錯誤,甚至是記錯了,種種一連串的失誤所造成的。雖然是無心之失,但是錯了就要進行修正,否則對自己與他人就會有害了。 所以我們丹功同道,要時常省察自己對於外丹功的各方面,特別是對於各功架的動作與原理上的理解,是否正確?若有一私毫的疑問,就一定要先查閱張大師的著作,並請教有修有證的同道們,為我們答疑解惑
  • 以下來談談「要行善舉」更深原因之論述。
  • 「朱興樺前輩」所著「外內丹功修丹七要」一書中,第32頁所述:(黃帝)陰符經曰:「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外丹功者。當預備式之站立。真氣發動。即盜之始也。(道家)功法云:「以己真陽之氣。以接天地真陽之氣。盜天地虛無之機。以補我神氣之真機。」
  • 上述,是在說,我們練外丹功其實是在「盜天地虛無之機。以補我神氣之真機」,那麼憑什麼我們可以去盜天地之機呢?這是要有條件的:唯有善人、有德者、品性良好的人才可以的。否則,若是讓惡人、無德者、品性惡劣之人去盜天機,讓他們可以延年益壽,那不是讓良善之人長期受盡那些惡人的欺壓,那不是會讓天下大亂了嗎?所以我們也可以合理推論,這也就是為什麼以前修丹者只內傳不外傳,甚至是不公開傳授,而且一定要找品性良好之人來傳授丹功了。
  • 所以,為什麼道家特別要強調「去惡修善」,還有張大師於「外丹功之丹法藥說」提到:「丹法之修,沒有其他捷徑,一靠真傳,二靠苦修,三靠善舉」,都強調要丹功弟子們一定要「行善舉」的原因了。因為「行善舉」也是符合天道的所以練外丹功要變化氣質改變心性,就要「行善舉」
  • 又,太上感應篇提到:「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也就是說,一念善起諸善神護祐,一念惡起諸惡神圍繞。所以合理推論:念善行善,諸善神會允許讓您(不干擾您)去盜天機,外丹功功境提升,讓您延年益壽,命數盡了,讓您得好死;念惡行惡,諸惡神不會讓您(會干擾您)去盜天機,外丹功功境無法提升,不會讓您延年益壽,命數盡了,不會讓您得好死。
  • 又,太上感應篇提到:「三台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屍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又,佛教,六十華嚴經四十五曰:「如人從生有二種天常隨侍衛: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見人,人不見天。如來神變,亦復如是。非諸聲聞所能知見,唯諸菩薩,乃能覩見」。佛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亦載:「世尊告大眾言謂諸眾生有同生神魔奴闍耶(同生略語),左神記惡形如羅剎常隨不離悉記小惡,右神記善形如吉祥常隨不離皆錄微善」。簡言之,人身右肩有同名神記錄善事,人身左肩有同生神記錄惡事。如此,人身上與周邊有三台、北斗、三尸(三屍)、同名、同生諸神,一輩子隨時都在記錄每一個人自己善的與惡的念頭行為舉止,您騙得了誰! 
  • 上述文章開頭的提點,若就外丹功的練功過程來看,就如「讀老子煉功夫-道德經第十玄德章-高雄市-呂正心-2017.12.05」一文中,「四、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該節最後一句所說:「當你下丹田練到很健康,精氣充實,骨髓堅強,練到這樣的情況,那個情慾是非常熾盛,這時候怎麼辦呢?」,所以才接著於「五、滌除玄覽,能無疵乎?」該節中,指出「有些人功境不錯,可是情緒很差,少了滌除玄覽,就是心性沒有修好」。所以「我們玄覽的那個心,本來就沒有瑕疵,只是汙染了,所以要把瑕疵都清除掉,最後連那最清淨的玄覽,也要滌除放下,那就回復你本來的面目」。而本文指出練外丹功要「由變化氣質改變心性入手」,這也意謂者,外丹功「練心」很重要,要隨時警愓自己滌除心靈上的各種污染、貪瞋痴,亦即「變化成好的氣質」很重要。同時本文後面也會提到,要練出穩定的心神之後,先天炁才會真的出現。「增補本」第108頁中也提到「外丹輕重- 以心為始,以炁為歸」;第109頁「禁忌-外丹功禁怒、慾、貪、惰」。
  • 在本文中,其他的重點如下:
  • 唯有從「變化氣質 徹底改變心性」入手, 以培養定靜功夫, 方能靜極生動而自開悟 ,在功夫及心理上才有精進的空間
  • 因此, 大師認為習丹道之士, 應有實是求是的心理, 時時存領無私之念, 在動心忍性之間做功夫, 自然能達到不自滿、 不自傲以至不為人所歎的境地
  • 張志通大師認為, 外丹功的先天氣, 須由定靜功夫入手, 但其關键仍在個人駕馭情緒的能力。 一個流於情緒化的人, 是很難真正靜得下來的。 而大師手創的外丹功, 卻是種追求「真虛」的功法, 且是練功者啟發先天氣的根本功法。
  • 張志通大師歸納歷代修丹之士的文獻資料, 對外丹功的致虛功夫做了以下闡述:「身不使力是為虛, 但非真虛, 身虛後雜念不起是為靜。 靜中待以生神。 神能化先天氣, 先天氣從靜中來, 所謂虛極化神, 神極化氣, 神氣妙合而氣布全身以生形。 形即指周身氣血通暢, 形化後能生真虛, 必使先天氣薰騰全身, 方為真虛是也」。此段落道出了先天炁出現的一連串過程與原理,非常有價值,讀者應多深入體悟之。
  • 又,本官網「丹功 Q&A」中,也提到如下有關如何行善舉的態度與作法,與丹功同道們共勉之。
  • Q:外丹功同道應該如何幫助推廣外丹功,以成全自己的「善舉」志業?
  • A:要「主動積極,勇於任事,放下成見,眾志成城,和言愛語,微笑溝通,無欲則剛,有容乃大,大我無私,人和丹功必中興」。當做一件事或規劃一件事時,應常想著:「如果是張大師來看這一件事,張大師希望我如何做?張大師希望我做到何種程度?」這樣,自己才能放下成見,才能對事不對人,才能理性的思考,而不感情用事。這才是真正的報答張大師公開傳授外丹功讓自己獲益的恩德啊!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外丹功十二式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囑

漢導引強身功、外丹功、附功功架及口令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