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丹功傳世(緣起紀實)-何進修-2024.05.04
外丹功傳世(緣起紀實),何進修 撰述,2024.05.04。(本文透過呂正心前輩師兄代本基金會詢問何進修前輩師兄,何前輩同意本會登載本文。本文亦收錄於《台中市中華外內丹功研究學會-45週年紀念專刊》,第45~51頁。)
民國64年,老蔣總统過世後,侍衛隊人員解散,分散各地就業,其中有位侍衛組長趙聞起先生,分發至第一銀行任職,分發前,先至展抱山莊講習,我那年剛由地方調至省税務局服務,升職前也要做講習,我剛好與趙侍衛長在一起講習,講習中,趙長官與我相處不錯,一直推薦我去找張大師練功。
我當時由於年輕好動,喜歡練習國術,第一次聽到外丹功一詞,深感興趣,在趙學長極力安排下,64年12月18日周末下午放假,由趙聞起學長,帶我去拜訪張大師。
一、祖師爺指示
張大師當時住在永和頂溪國小禮堂旁的樓梯下三角地,簡單的用布袋或塑膠圍在邊邊,做為防風防雨之用,樓下擺一長條木板床,一見床,就知師父不常在床上睡,自己一個人生活,一切簡陋,床旁有一小桌,一張藤椅,如果有人來訪,裡面没有客人的座位。房間外,有一個小炉子,炒菜、煮饭都是一個人過。
趙聞起,帶我去拜訪師父,随便找間教室坐下聊天,禮堂旁邊土地上有一個小長方形花園,小花園頭上豎立一顆直立型的大石,聊天時,師父告訴我們,上個月(64年10月)農曆15 日,月圓之夜,師父晚上一個人坐在花園旁休息,泡茶、抽菸,到了晚上12時,師父正端起茶杯喝茶時,忽然聽到花園中的石頭講話,師父開始没有注意,後來才仔细聽。因為講的話是古時候的語音,聽不清楚,師父一看,旁邊並沒有人,語音是從石頭上傳出的,於是師父再仔细聽,語音好像有人在指示師父,今後要如何發展,師父聽了以後,感到奇怪,半夜石頭會講話。師父因為自己鍊的外内丹功,練五行通臂拳,而且練丹功已達靈魂出竅高境,同時又是通臂拳高手,所以師父見旁邊沒人,石頭會講話,心裡並不怕。仔細聽了石頭講話後才稍微瞭解,原來是 丹功祖師爺在傳話,於是師父趕快仔细聽,雖然古時語音模糊,但師父終於聽出來,祖師爺是在指示今後要如何發展 !
於是師父馬上請示祖師爺,到底要傳外丹功或是五行通臂拳 ?
祖師爺堅定的說要傳外丹功,不傳通臂拳。
於是師父又問,他只是一個小學老師,沒有人,沒有錢,也沒有權,要如何去推展外丹功。
祖師爺立即說,你不要管這麼多,你只要開始傳外丹功,慢慢的,就會有人來幫你推展。祖師爺隨即唸出十幾人的名字,因為語音是古音又模糊,師父只確定他聽到「黄國展」的名字,其他的不清楚,祖師爺講完話就離開了,師父還要再問也找不到祖師爺了。
師父確認他聽到「黄國展」的名字後,因為他不認識黄國展,所以就一直打聽,也說給趙聞起和我聽,但大家都不認識。
後來趙聞起,想起有一個朋友叫黄國書,在台南市擔任合作社主席,說不定有關係,於是告知師父知道,師父馬上請趙聞起打電話問問看,趙聞起因為身為侍衛隊組長,人際關係較廣,電話與黃國書接通後,黄國書馬上說,黃國展是他弟弟,是現在的台南市議員,可以代為聯繫推介。
於聯繫推介後,雙方約定,師父與趙聞起於65年3月初,南下台南與黄國展見面,當時黄國展很瘦,胃病很嚴重,師父和趙聞起與黃國展見面,雙方投缘,見面即注定與外丹功結缘。
我在65年3月中,又與趙聞起去拜訪師父,師父很高興,講了與黃國展見面的經過,並當場指導我鍊外丹功預備式,我也很高興,因為我當時35歲,年輕好動,喜愛國術運動,深深瞭解「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的一句名言。師父當場傳我外丹功預備式,叫我回去好好練習。
二、開始傳外丹功
師父傳我外丹功預備式後,當時我還在中興新村服務,回家後每天多站(預備式),總是不得要領,先天炁一直不動。
65年5月中旬,我又去台北,趙聞起說,師父正要開始傳外丹功,於是我星期六下午4點準時參加師父的外丹功班。當天師父就叫我站在前面當示範,很奇怪,我在家練了將近二月,先天炁一直不動,師父把我叫到前面,再重新聽師父講解,不到五分鐘,先天炁馬上動起來,流了一身汗水,好舒服。
隔二星期,黃國展也來練功了,從那天以後,我每個周末,從不缺席,星期六下午一下班,即準時坐車到台北,趕下午四點的班鍊功。
師父說 :「只要先天炁一動,就注定了你(妳)是外丹功的弟子」。
自先天炁起動後,我每周末下班後,都趕車到台北參加鍊功。
場地開始只有10幾人,後來越來越多,場地漸漸容納不下了,再加上師父住的地方還沒有,於是國展師兄才買了新生南路的房子。
67年初,把場地遷到新生南路,鍊功的人越來越多,發展越來越快,容納不下了,國展兄又買了林森北路的房子,弟子們也熱心的參與推展外丹功。
台中市人文出版社 段鏡 也到台北,要求師父到台中開班,師父想一想,台中只有何進修住在中興新村,於是師父就叫我去台中段鏡家教外丹功,段師兄免費提供場地。另外,此時黄國展己當選省議員,也利用時間在省議會教外丹功。
鍊功的的人多了以後,如何使外丹功推展順利,於是林副主委向師父建議,成立外丹功组織,來推展外丹功。
67年底,乃由熱心的弟子敦促師父,於68年7月成立「中華外内丹功研究學會」(隸屬內政部),因為當時未設體育司隸屬內政部社會司管轄,所以稱為研究學會。多年後,教育部體育司成立,才改設立「運動協會」(隸屬教育部轄下體育司)。(形成「研究學會」和「運動協會」並存) 。
68年9月,我因職務調動,調到高雄市政府服務,次年69年,我也在高雄市成立研究學會。
由於高雄市在海關服務的姜在春師兄的女婿郭志國醫師是馬来西亞華僑,姜在春也風塵僕僕到馬來西亞去傳外丹功。
黃國展在省議會向省主席邱創煥推薦,由省教育廳在台中市成立訓練班,自此外丹功走向全民化,各地相繼成立研究學會分支會,外丹功成為全民體育(運動),廣受社會大眾喜愛,自此道家視為丹秘的外丹功,終於打破五千年傳統,公開傳世。
三、 外丹功書本(叢書)出版
民65年 外丹功開始外傳後,師父也著作外丹功書籍,第一本「外丹功」,師父交给趙聞起承印,65年12月出版,該書內容被趙先生篡改甚多,而各式的註解多被拆散,甚至原稿也被趙聞起遺失。
於是師父乃重編「新編外丹功」增補本,於67年 4月交由我全權處理印刷,初版於67年9月1日出版,開始只印 500本很快的銷售一空,第二版 68年12月再版,73年12月改「外丹革新版增補本」,此後,外丹功書即未再更改,師父只再寫一些短文著作傳世。
四、 有關五行通臂拳
師父奉祖師爺指示傳外丹功,不傳五行通臂拳,但師父對五行通臂拳,仍然天天練拳,記得71年7月初,師父帶我到高雄文化中心開班後,我們安排師父住在澄清湖蔣公行館,師父住在行館中,早上5點多,師父即起床,在行館前廣場練通臂拳,有一位同道想近一點觀賞師父打拳,結果師父馬上發聲要大家退到五米外,再看師父打拳時,師父每次出拳,前面都有三米長的紅光揮舞,同道這才瞭解師父要大家退出五米的意義。
我們幾個同道看到通臂拳真氣3米長,感到驚心動魄,畢竟,這種意境,只有在武俠小說或電影才能見到。
師父的五行通臂拳是屬於金門通臂拳,師父私下曾表演劈空拳勁給我看,拳勁穩帶子彈破空之聲,長達三秒鐘。
另有一次在民國73年時,當時,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尚有邦交,師父因為虔誠篤信回教,與回教有好感。
有一次在總會宴請沙烏地阿拉伯大使,宴會後已晚上9點,忽然大使館有一位空手道七段武官,要求與師父比武,師父考慮好久才答應,比武時,雙方站定距離三丈以上,同道師兄弟共有20幾人,鄭潔師兄拿著攝影機在旁邊搶鏡頭,比武雙方都擺著攻擊的姿勢站立,不動。
現場一片鴉雀無聲,又過了十多分鐘,還是不動。說時遲,那時快,忽然見到阿拉伯空手道高手的手,微微動了一下,又全身停止不動了。结果,經過20秒左右,阿拉伯高手忽然向師父敬禮,說他輸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比賽,就那樣結束了。
鄭潔師兄的鏡頭,一直對準比賽的二人,結果,一個動作也沒拍到,一直喊可惜,大家也不知阿拉伯高手為什麼輸了,師父怎麼就贏了。在當場師父也不講話,等大家都散場走了之後,當晚11點多,只剩下黃國展與我,晚上陪著師父,師父才說明。
師父說 : 阿拉伯大使是國賓,當他們要求比賽時,師父考慮再三,要不要答應,因為比賽有輸贏,還有可能受傷,如果師父輸了,有損大師颜面,不好看,如果貴賓輸了,怎麼樣保留面子,不打傷人,和平落幕,師父考慮再三,才答應貴賓參加比賽。
比賽要保持最高原則,「敵不動,我不動,敵欲動,我先動。」所以雙方距離三丈以上站立,兩眼注視看著對方。
師父說 : 進修,師父考考你,雙眼注視對方,要看對方哪裡 ?
我真的被師父考倒了,國展師兄也答不上來,師父最後才解釋說 :
要看對方眼睛。眼睛代表靈魂,代表意念,「眼不動,意不動,眼動則意動。」
師父說 : 高手對招,全在眼意,當對方高手要出招了,眼睛會先動,然後手再動,當阿拉伯七段高手,耐不住了,要出招了,手剛提一下,就不動了。
師父說 : 他手動以前眼睛先動了,我就知道要出招了。敵欲動,我先動。他手要動時,我先拂他七個軟穴,我只用右手五指輕彈,即打中他的軟麻穴,對方就不動了。約7~8秒,然後又可以動了。對方麻木了7-8秒,又恢復行動了,當即向我敬禮說他輸了。輸贏是一回事,雙方保持顏面,不受傷就好了。
聽了師父一段話,茅塞頓開,原來師父在傳外丹功預備式時,所說 :「眼神平視前方不動,心靜自然。」原是武術的最高原則。
師父精通五行通臂拳之金門通臂拳,並未廣傳,為免失傳,65年時,曾傳給當時警務處 莊南、周聖徵、吳紹東、王春步等8人,有關五行通臂拳書籍,則在68年交由何進修全權校對、承印,一共有幾本書。
- 五行通臂拳功架集錦 第一集。
- 五行通臂拳拆拳法 第二集全三路。
- 五行通臂拳拆拳法 一、二、三冊合訂本。
- 五行通臂拳五馬奔槽 第一趟 全一册。
- 通臂拳 第一册。
- 五行通臂拳操手法 第一册。
以上傳述外丹功公開傳世經過,展望看到的同道瞭解,並秉承師父遺志,推展丹功,發揚光大。
五、大師的中醫傳承
當外丹功正受大衆喜愛推廣時,馬來西亞華僑也深切熱愛,此大概馬來西亞、新加坡華僑是鄭和下西洋時,所攜帶的閩南河洛人的後裔有關,與台灣大部分人均具有相同的河洛人血統、語言、風俗習慣也相同。
馬來西亞第一任理事長林揚清即自稱是河洛人後裔,他在馬來西亞創立德教會,信奉釋迦牟尼、孔子、老子、耶穌、穆罕默德五主。並把教會廣傳南洋各國,有華僑的地方就有德教會。
林揚清曾經擔任馬來西亞國父東姑拉曼的外交部長,73年張大師訪問馬來西亞時,曾介紹東姑拉曼給師父認識,當時東姑拉曼仰慕大師有神通,看能不能醫好他的病,重新站起來走路,師父表示他不是醫生,醫病是違法的,東姑表示,在馬來,誰都可以醫病,醫病不違法。
師父考慮了10幾分鐘後,才幫東姑看看,再過 20分鐘後,師父終於叫林揚清等人,扶著東姑站起來,然後試著走路,一共走了十幾步。馬來西亞的報紙媒體,以整篇新聞報導好幾天。
隔年民國74年 東姑拉曼親自來台灣,在士林救國團活動中心,師父又令東姑拉曼站起來,走了十幾步。當時國內各大報纸,曾熱烈報導好幾天。師父私下說:東姑全身經脈已經硬化,不可能一下就站起來,師父先給他全身筋脈通氣軟化,才叫東姑站起來走路。
師父說 : 外丹功也是醫療功,古時候的丹功祖師爺,每一位都是有名的中醫師,發現人體經脈與內臟四肢,全身都關係密切,先天炁隨著人身經脈與血液循環全身,促進人體健康。大家可能不知道現在流行的吳神父腳底按摩,是 師父於民國46年在九份國小當老師時傳給吳神父,傳完吳神父即回瑞士,等吳神父再回台灣時,袛記得是向一位小學老師學的腳底按摩,老師名字忘記了,大家只記得吳神父之名。
醫生醫病必先懂人身經脈穴位,且與國術相通,師父說 : 等你們練到全身經脈暢通,你們也會懂得醫病(師父所說,是用先天炁醫病,不是用藥治病。)
師父曾利用機會指導進修幾個招數,如順炁法、透氣法、旋轉功法等治病功法。可惜進修不是醫生,同時功力也不足,不能也先不可為人治病,只能傳於兒子宗融(宗融幼年曾獲大師傳灌鼎大法)將先天炁融入針灸醫術中。宗融現任慈濟醫院副院長中醫師,現正推動中西合療醫療法,提高醫療品質。
在Covid 19防疫期中,更研發「本草飲」中藥濟世,對防疫後遺症病人的康復,貢獻卓著,最近更研發本草飲「康汝」防癌液,期待對人體健康有對預防癌症病患卓著貢獻。
六、外丹功未來展望
師父自民國65年將幾千年不外傳的丹功之秘,在祖師爺指示下,公開傳世至今40餘年,已經有很多傳人,獲得真傳,例如黄國展師兄、黄敏恭師兄、劉泰造師兄、魏華炎師兄(已故,再傳林建廷師兄)、李銘輝師兄、蔡仁陽師兄、廖進安師兄、林萬福師兄、謝順和師兄、蘇中冠師兄、蘇慶忠師兄、莊濱癸師兄、楊武雄師兄、呂正心師兄、廉朝棟師兄、李金城師兄、劉季男師兄、張秀娟師姊等都很有成就,在海外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韓國尚有許多熱心的師兄姐時時默默的在推廣丹功,期待各位同道再努力,使丹功能再次發揚光大,傳諸萬世。
張大師歸仙前曾交代,60年後他的聲音將再臨台南丹功道舘講話,請大家期待 大師再次蒞臨道舘重現。
![]() |
張大師著作的五行通臂拳相關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