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華炎手書資料之丹意研析-廖本洋-2024.10.09

魏華炎手書資料之丹意研析,廖本洋整輯撰述,2024.10.09。

一、前言

偶看森隆手書的「半畝方塘一鑑開…手把青秧插滿田…」的書法,覺得很有禪意,於是進行更進一步的研析,然後寫下「身心俱忘明鏡開」的回應文,更在參閱《外丹功祖師爺》一書時,見到魏華炎前輩師兄提到的「半畝方塘一鑑開…昨夜江邊春水生…」這兩首詩,更加確定,這些詩就是丹偈。

接著,張坤明前輩師兄傳來魏華炎前輩師兄所親自手書這四首詩的墨寶,如獲至寶,大喜過望,滿心歡喜。更是心有所感,於是進行整輯,並進行翻譯與逐句的詳細解析。

在收到魏華炎前輩的手書墨寶之時,作者正在整輯《外丹功祖師爺》一書,正好就是已整理完第99頁,該頁就是在說明魏華炎前輩提到「半畝方塘一鑑開…」與「昨夜江邊春水生…」這兩首詩來表現預備式與外丹功十二式的意境,當下真正覺得不可思議,冥冥之中,祖師爺自有安排,該讓我看到的資料,自然就會出現,不可思議啊!

禪者,定也。定者,不動也。能守戒才能有定,有定才能開慧,所以合稱戒定慧。修禪就是在修定,就是在修戒定慧。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在修戒定慧。外丹功是立禪,是透過站立的方式來修戒定慧之意。如何修戒定慧呢?看破放下便是。看破放下,在外丹功的範疇上,就是以「虛極靜極息歸根」為總原則,以「放下止觀、動作分明、一以貫之」為總綱領;綱領者,是為原則的實際操作指引。

本文純為作者個人之感悟,或許本文可讓讀者對於外丹功有更深一層次的瞭解與收穫。

二、魏華炎手書墨寶

張坤明提供,2024.10.05

二-01、魏華炎手書一

第一首詩:

《觀書有感.其二》,宋朝,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第二首詩:

宋朝,懷深禪師:

萬事無如退步人

孤雲野鶴自由身

松風十里時來往

笑揖峰頭月一輪 

二-02、魏華炎手書二

第三首詩:

《觀書有感.其一》,宋朝,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第四首詩:

宋朝,無德禪師: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是水中天

身心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二-03、編註

後兩首詩,第三首與第四首詩,為魏華炎前輩師兄,於台北市中華外內丹功研究學會成立時所手書並分享的墨寶;前兩首詩,第一首與第二首詩的墨寶是較早些時候分享的。

三、森隆手書-半畝方塘一鑑開

三-01-原始圖文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是水中天

身心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三-02、編註

圖片資料來源:台北市外丹功facebook,2024.06.29

經查,前四句為南宋朱熹所作,其出處為《觀書有感》;後四句的來源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為元朝的布袋和尚所說的《插秧詩》,原文為「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第二種說法為,「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兩者的差別在於第三句「六根」與「身心」之不同。上述森隆手書者為無德禪師的版本。

朱熹的《觀書有感》,據查為《活水亭觀書有感》,共二首,

其一為: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為: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外丹功祖師爺》第99頁:

『魏華炎先生在一旁聽完師父練成十二式的經過,覺得大師練功過程正是朱熹的名詩,預備式是「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彩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而練十二式的領悟正如「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完全合乎丹功的修煉感覺。因此魏華炎先生判斷,朱熹也煉氣,也修道家。如此一來,名詩有了新解。』

張坤明,2024.07.01:

『大師歸真後,台北市外丹功周六下午四時班,由魏華炎師兄領航帶班,煉習進修階大仙鶴步時,魏師兄寫下「手把青秧插滿田⋯⋯退步原來是向前」,做為仙鶴步法之求功寫照。』

三-03、廖本洋回應文

身心俱忘明鏡開

廖本洋,2024.07.01

 

方寸靈台明鏡開

金光祥雲共昇還

問炁那得淨如許

為有丹田氣海來

 

先天之氣注滿田

氣旋迴繞海中天

身心俱忘方為道

果能放下真向前

四、廖本洋丹意解析-2024.10.06

四-01、昨夜江邊春水生-丹意解析

四-01-01、昨夜江邊春水生-丹意解析

昨夜指先天氣突然發動的那一時刻。江者,氣血之通道,經絡也,血管也。江邊,指小腹下丹田也。春水生,指發動產生了先天氣。所以春水者,先天氣也。

四-01-02、艨艟巨艦一毛輕-丹意解析

艨艟巨艦指整個身軀,包括,四肢、軀幹、皮膚毛竅、肌肉,筋骨、五臟六腑。毛者,羽毛也,是非常的輕盈,很容易飄浮起來。此句意指整個身體因為發動了先天氣,讓整個身體變成像一片羽毛般的那麼輕盈,有輕飄飄的感覺。

四-01-03、向來枉費推移力-丹意解析

在先天氣尚未發動之前,整個身軀做各種動作時都感到非常吃力,同時內部的氣血運行都不太順暢。

四-01-04、此日中流自在行-丹意解析

當先天氣發動後,整個身軀做各種動作時都感到不費力,輕鬆自在,同時內部的氣血運行都非常順暢。

四-02、萬事無如退步人-丹意解析

四-02-01、萬事無如退步人-丹意解析

萬事指後天世界萬事萬物的各種作為與現象。退步入指回歸先天之人,亦即發動先天氣之人。丹道稱「順死逆生」,這是指若依循後天不斷的往下發展細節衍化的道路,終將走向死亡;若反向倒行,不斷的收攏細節,層層的往上匯聚,終將回歸初始本源狀態,反而走向長生之道。發動先天氣就是回歸先天的第一步,就成為一名倒著走的退步人。

四-02-02、孤雲野鶴自由身-丹意解析

一但發動先天氣,走向回歸先天的道路,成為退步人,那麼就不會被俗世所污染干擾,身心自然氣血通暢,清淨自在,自由無礙。

四-02-03、松風十里時來往-丹意解析

風者,先天氣也。十里與松者,指上中下丹田,全身經絡、皮膚毛竅、肌肉筋骨、五臟六腑等身體各部位。時來往,指的是先天氣在全身各部位流轉暢行,這是指發動先天氣後,持續在煉功無礙的景象。

四-02-04、笑揖峰頭月一輪-丹意解析

這是在描述煉到雲開月現的境界或丹功的高層次境界。月者,頭部也,光明也,所以用峰頭來表示之。當發動先天氣後,不斷的讓先天氣在身體各部位反復往來的運行,終將會達到雲開月現的功境,此時,就會滿心歡喜,笑嘻嘻的對明月拱手作揖,心光月光合一。這個「微笑作揖」有些「夢裏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意境,也有「已見性」的味道。

四-03、半畝方塘一鑑開-丹意解析

四-03-01、半畝方塘一鑑開-丹意解析

方塘,意指小腹下丹田也。半畝,意指小小之空間。鑑者,如鏡子般無分別、安靜在鑑別、映照、放光也。開者,向外開放也,面對外面也。所以在丹意上是指,全身保持虛靜,靜竟的等待先天氣的到來,一但先天氣到來的剎那,小腹會如同鏡子映照天空本源般的突放光芒,映照天機本源的面貌。

四-03-02、天光雲影共徘徊-丹意解析

天者,天機也。天的樣貌是有光、有雲、有霧。當先天氣發動後,身體會放光,會產生氣流、電流、電磁場、雲霧繚繞的現象,串流全身。徘徊者,互相交流、融合也。

四-03-03、問渠那得清如許-丹意解析

渠本指河道、水溝,可以讓水流動運行。而河道中的水,在丹意上指的就是氣血,氣包括先天氣與後天氣。渠者,在丹意上,渠者,指經絡、血管、皮膚毛竅、肌肉筋骨、五臟六腑等身體各部位,可以讓氣血流通運行。清者,本指水道中的水非常的潔淨,在丹意上,清指的是氣血運行的非常流暢。

四-03-04、為有源頭活水來-丹意解析

為什麼身體的氣血運行的非常流暢?這是因為有了小腹下丹田發動了先天氣,持續源源不斷的提供先天氣,讓先天氣去駕馭控制後氣天的氧氣,讓整個身體的氣血流暢的運行。所以小腹下丹田是產生先天氣的源頭根本,可以源源不斷的產生提供先天氣。

四-04、手把青秧插滿田-丹意解析

四-04-01、手把青秧插滿田-丹意解析

田指小腹下丹田。青秧指元陰之先天腎氣、元陽之氧氣為後天氣、以及足心之氣。手者,喻指肺部。插者,指吐納。意指,透過肺部吐納的幫助,將上述的三氣積累灌滿整個下丹田。

四-04-02、低頭便是水中天-丹意解析

低頭者,是指往下檢視下丹田。水者,意喻下丹田也,像鏡子一樣可以映照萬物,可以映照天上的光與雲彩。當發動先天氣後,下丹田可以像鏡子般的映照出天機原本的樣貌,有光、有氣流、有電流、電磁場、有雲霧,彼此的互相交流融合。其中,要注意的是,唯有水在寧靜無波時,才能完全的映照天地萬物,在丹意上,就是要虛極靜極,才能映照或導引出天機,發動先天氣。

四-04-03、身心清淨方為道-丹意解析

要能夠發動先天氣,唯有採用身心清淨、全身虛極靜極的方法才是正道。

四-04-04、退步原來是向前-丹意解析

大仙鶴步一腳伸直退後邁步時,氣是由腳底循經絡往上至身體的背部與頭部上行。所以肢體退步的動作,在氣的運行上是循經絡向前行的。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外丹功十二式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囑

漢導引強身功、外丹功、附功功架及口令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