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讀「外丹功初基」心得感言-一傳人-2024.12.20

研讀「外丹功初基」心得感言,張志通  大師傳授, 一傳人述於南投旅寓,2024/12/20 冬至前。

壹、前言

一、研讀《外內丹功革新版增補本》之「淺敘外丹功功境分辨說」述及:外丹功的練習初基有五則:一則靜中動,二則動中靜,三則動靜清虛,四則五臟舒泰,五則氣和體健

二、猶記得粗見本文「自作聰明,井蛙之見」,以為初基只是「引燃先天氣」 而已,殊不知此初基「不容小覷」,連二境都離不開「動靜清虛」之範疇啊!

三、有感其初習「層進之則」(次第)之重要,僅依其內容整理如次。

貳、如是我聞 (摘自《革新版增補本》)

一、「淺敘外丹功功境分辨說」外丹功的練習初基有五則

大師明示:

外丹功雖動先天氣動,雖靜有動則氣在身週暢也,而「清虛」指內臟柔和無撞擊之害,氣血週暢無阻也。身體生命力者,乃骨髓是也,其次外筋骨肌肉、四肢百骸,非氣血之助,莫能動也,而氣血猶賴筋也,筋絡如蜘蛛之網遍佈全身,筋絡者通行全身翩衛精神,增加氣力;筋弛則身瘓、筋縮則身萎,筋弱則身懈,筋絕則身危。外丹功先天氣疏通引導氣血在筋骨中,酥酥運轉,功日久自然身體即堅筋(力)強,且身體老年人逐變為柔,中年、青年身衰逐變為剛,且剛且柔。無懷人云:「外丹功十五式(余傳十二式,後三式未傳,因非常人所能習也。)百歲之身利也,仙之基也。」

外丹功本係立功,但亦有行、坐,各有次第、功法務須先辨自我信心,持之以恒、次立意「心堅精進」,無論發生何種困境依法行持進修不懈,何愁「不躋聖域哉」?

二、動靜清晰

練習初基有五則:一則靜中動,二則動中靜,三則動靜清晰

(一)功者「立靜呼吸」,隨順呼吸,自然調息,「心平氣和」中,先天炁自虛無中來,「外丹功雖動先天氣動,雖靜有動則氣在身週暢也」此則「靜中動」(氣形於身)。(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說明如下

(二)早期北區預備式練法

預備式晨間面向東立,雙足與內肩齊(胳肢窩),身鬆直、平胸、目遠視一點、雙手垂兩腿側,兩手背向外、兩食指稍外翹、舌抵上顎、微叩齒、呼吸自然,此時逐漸平心靜氣,胸間呼吸逐漸下沉,兩足心湧泉穴之氣也同時向腿部裊上奔,入會陰進尾閭循轉入關元穴(臍下三寸),至此如同開電鈕,先天氣在兩手蠕顫了,由兩手而兩肱、兩上臂、肩背,都在蠕顫,狀如微波是。

(三)四季煉功  

王延禔師兄昔日練功紀要(感恩前人種樹之德),述及冬天煉功如「閉藏溫灸」

閉藏功法」:先天氣發動後三年方可練歛氣入骨何如?)

1、假思先天氣存小腹,斯時腳掌踏地,足跟似浮,微著地升身。

2、胸前出,微昂首。。。。。(不可逆向,不可絲毫力奪

。。。(下略)

(四)以上「煉以別之」,或得證粗見之初基真實的「初基」大相逕庭。(開夾脊除「閉藏功法」外,另有煉法)

三、五臟舒泰

外丹功的練習初基有五則:一則靜中動。。。四則五臟舒泰

外丹功序言:『外丹功練習,首先「引燃先天氣」,舒筋暢脈,之練習外丹功諸式使氣血暢流無阻,逐漸身中氣滿,則五臟融和,自然安舒。』

參、結語

一、外丹功博大精深,易學難精,天道酬勤,誠者「心堅精進」,初  衷不改,歲歲年年,樂在其中,其來有自。

二、雖言初基,緣者看看就是,不是「有為者亦若是」。大師有言:『自為之「凶」』,緣者切切不宜輕忽。文者曾親見老同道或因風邪未去,頑疾未癒,「頸項瘀積」,病發而去。高功名師聞見亦多,贅言警語,一言難盡矣!語云:「瞞者瞞不識,能知不能言」。

(緣者!天道未行,仁愛其中呵!)

三、氣和體健:外丹功的練習初基第五則

同道立意「心堅精進」,自然「氣之順遂,冲和欣榮」,再進則以「至誠」發大善心,善無大小,進求「明心見性」,或遇天緣「心地明徹,形合天地」功景可期。

(本篇完)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外丹功十二式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囑

漢導引強身功、外丹功、附功功架及口令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