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研讀外丹功資料之經驗報告-廖本洋-2025.01.22
如何研讀外丹功資料之經驗報告,廖本洋,2025.01.22。
一、前言
外丹功是一門至少有幾千年以上歷史的道家養生與修道之功夫運動,道家之相關著作,見諸文字者比較有名的就是《老子道德經》,以及中醫的《黃帝陰符經》,《黃帝內經》。外丹功有文字記載之丹冊,據聞是由鍾離權(無懷人)所著而流傳下來的。民國以前,所有的中文大都非以白話文書寫,而是以偏向於文言文的體裁來撰述,自然閱讀這些古文是比較不容易的。
然而,縱使是採用白話文來書寫丹功資料,有時候因為作者的用字遣詞,特殊詞彙,以及文章的體裁,段落的安排,是否有完整包含起承轉合的文章架構之安排,在在都會影響讀者對於文章的理解程度。
不管是文言文或是白話文,都是文字,自然基本上都是用來表示作者心中所想要表達的意思與意境,自然理應可以被理解的。然而,一般情況下,對於作者原本所要描述的指涉事物,若讀者沒有對該事物的背景與前因後果,有一定程度的瞭解,自然往往是有看沒有懂了,變成明明每一個字都認得,但是整句話就是不解其意了。
本文試著說明作者是如何研讀外丹功相關資料的經驗,提供給各位讀者同道參考。
二、事物的整體與細節
任何事物必有其整體的全貌、整體的架構,以及細節。全貌包括整體的外觀,整體的動作過程,以及整體的功能與限制。整體通常是由許多內部的組件所組合而成,這些內部的組件又可分為核心的組件群,以及非核心的細部組件群。核心的組件群所建構的就是該整體的架構,支撐整個整體的樣貌與運作的關鍵。而非核心的組件就屬於細節的組件,其作用就是要與核心的組件一起共同完成整體原本所具有的樣貌與功能。
亦即,想要瞭解一個事物,就必須要去瞭解以下的事項:
- 整體的樣貌、功能與限制。
- 核心的組件群。包括每一個組件的功能與限制,核心組件之間的連結關係、連結方式、連結後的核心組件群之功能與運作方式。
- 細節的組件群。包括每一個細節組件的功能與限制,細部組件與核心組件的連結關係,連結方式,運作的方式。
以一個人體(肉體)為例,就要瞭解如下的事項:
- 一個人的整體外貌與功能。整體外貌,包括,五觀、頭部、四肢、軀幹上半身等。整體的功能,包括,可以發出聲音,可以做出各種運動的姿勢,可以吃東西等。
- 核心組件群。包括,骨架、眼耳鼻舌等認知器官、大腦、四肢、臟腑、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排洩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經絡系統等。
- 細節組件群。包括,皮膚毛竅,肌肉筋膜等各類細胞。
人除了肉身的生理機制系統,還包括心靈的心理機制系統,同樣也可以將心靈以整體與內部組件的方式,儘量加以研析瞭解之。人的生理系統與心理系統是相互影響的,而且往往大多時候是心理掌控與影響生理。
三、丹功的整體與細節概論
丹功可分為外丹功與內丹功,而且是從外丹功開始煉起。外丹功是性命雙修的功夫,包括修性與修命。
所謂修性,就是在調整人的心理系統,主要是在修禪定,讓心靈澄澈、心靈安定、無雜念。修性的原因,就是因為心理會影響生理,一但心理之心神安寧了,生理之身軀就自然氣血順暢,身體各部位的功能就能正常的運作。
所謂修命,就是在調整人的生理系統,讓生理身軀各核心組件群與細部組件群,皆能持續正常的運作。
修性與修命皆要同時修煉,缺一不可,甚至修性比修命更重要,這就是張大師在《增補本》第108頁所說的:「外丹輕重——以心為始,以炁為歸」的意思。
外丹功是屬於道家的養生功法,道家養生的立論基礎為天人合一,亦即要行天道,順天道,人道才能順暢的運作,無有障礙。要順天道,那麼人就要無為,這樣才能隨順天之道,搭上天道這一個巨大的順風車,進而與天道合而為一。若是有為,那麼就比較沒有辦法搭上天道的順風車,甚至與天道之行相逆反,又由於天道的力量巨大,所以人道反而被天道衝撞而破壞受損。這就是所謂的「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道家認為,天道是一個宇宙運作的規則與現象,而人道亦是一個小宇宙,是天道的縮影,所以在人道中亦存在並可對應出天道運作的規與現象。亦即天道與人道皆是同一本源,可藉助瞭解天道的運作規則之後,再來運用到人道,人道就能夠與天道在相同的頻率下,同步的運作,在此一情況之下,理論上,天能存在多久,人就能存在多久。
那麼何謂天人合一?或是要如何天人合一?這是歷代聖賢與聰明人都想要解答的問題。一般來說,要天人合一,或許可以有至少兩種說法。
其一,依照自然天道運作的規律與方式來運行人道的一切,即可稱為天人合一,因為天道與人道運作的方式與頻率是相互一致的,同步的,順暢合諧的,所以可以稱為天人合一。
其二,天道與人道透過某一共同的物質來互相緊密的交流互動,這樣也可稱為天人合一。而這一共同的物質可以是指有形的氣體,例如氧氣,以及無形的磁場、電磁波。
外丹功就是透過上述這兩種方式來達到天人合一,特別是透過這個無形的「炁」來達到天人合一。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外丹功就是在煉氣,要先讓氣在全身軀體中的任何地方,都能夠氣血暢流,全身充滿了正氣,進而再與天道之宇宙之氣互相交流,這樣就能夠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就是所謂「以氣為歸」的其中一個意思了,亦即,以氣來貫串天與人,而達到天人合一。而此處的「天」指的是宇宙,包括,天與地。
既然外丹功是在煉氣,更進一步來說,外丹功是透過呼吸運動與特定的姿勢動作來調整生理系統,讓整個身體充滿氧氣,以及充滿了「炁」的這個浩然正氣。外丹功與其他運動明顯不同的地方在於,外丹功能夠發動先天氣,就是所謂的浩然正氣,並且讓先天氣與後天氣進行良好的配合,這樣身體才會健康。先天氣具有多種說法,包括先天腎氣、電波、電磁場等,這有待更進一步的說明。
就生理系統而言,其核心組件群,包括,骨架、眼耳鼻舌等認知器官、大腦、四肢、臟腑、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排洩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經絡系統等。其細節組件群,包括,皮膚毛竅,肌肉筋膜等各類細胞。而外丹功就是透過呼吸氣息運動,以及肢體運動來促進生理系統中的核心組件群以及細節組件群,能夠正常的運作,自然就能夠讓身體愈來愈健康。
煉外丹功就是在執行修性以及修命的工作,亦即外丹功包括一整套調整人的心理系統,以及生理系統的完整方法,自然外丹功是環繞在人的心理系統,以及生理系統中打轉並進行調整的,亦即,外丹功是與人的生理與心理中的核心組件群,以及細節組件群息息相關的。
所以,要煉好外丹功,就要先瞭解人的心理與生理系統中的核心與細節組件,然後再去瞭解外丹功調整人的心理與生理系統的整體方法,瞭解之後即要依外丹功的原理與方法去執行,在沒有產生運動傷害的情況下,才能正確無誤的煉好外丹功,並獲得外丹功所帶來的真實利益。
外丹功既是屬於道家的養生功法,《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外丹功的整體理論就是根源於天地日月的自然宇宙論,天道中,有天地日月星辰之循環運轉,人身外部中就有頭腹四肢、眼耳口鼻與天道對應;在人身內部中,就有腦、五臟六腑、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動脈靜脈、血液與氣息與天道相互對應。
所以簡單來說,煉外丹功,就是藉助天道的循環運作理論,套用在人道上,透過煉氣,讓氣在身體的核心與細節組件中,可以順暢無礙的貫串週流。
四、外丹功資料的類別
既然煉外丹功,就是藉助天道的循環運作理論,套用在人道上,透過煉氣,讓氣在身體的核心與細節組件中,可以順暢無礙的貫串週流。
所以要去瞭解的內容就包括以下的項目:
- 天道的循環運作理論。
- 人道的循環運作理論。
- 如何將天道套用在人道上,其對應的方式與原則。
- 如何煉氣。
上述各項目中,除了「如何煉氣」此一項目,是比較偏向於實務操作之外,其他的項目都比較偏向於理論的瞭解與說明。
若依上述所列的項目之角度切入,自然外丹功的資料,就可以分成這四大類,而且「天道的循環運作理論」、以及「如何將天道套用在人道上,其對應的方式與原則」,這兩個項目所涉及的張大師所著述以及現代丹功同道所撰述的外丹功資料,是比較少的,反而道家的古籍資料是比較多的,例如,《道德經》、《莊子》、《鍾呂傳道集》等古籍。
而上述的「人道的循環運作理論」,就是在說明人的心理與生理系統,特別是生理系統,就是在說明心理與生理系統的核心與細節組件的內容。傳統中醫古籍、現代西醫,都有非常多的資料可供參考,而張大師對於經絡系統與五臟六腑系統,亦有一定程度的重要說明。
而「如何煉氣」此一項目,張大師所著述以及現代丹功同道所撰述的外丹功資料,都比較偏向於此一項目;同時道家的古籍對於「如何煉氣」的資料也非常的多,但是古籍中,有許多的內容,並無法確知是否與張大師所傳外丹功的內容相互一致,這必須有賴於煉出外丹功某一境界之後,再進行驗證之了。
當然,外丹功資料的類別,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式,端看採用何種角度來切入之。例如,另一種外丹功資料的分類方式:
- 道、道理。
- 法。
- 功法、功架動作與姿勢。
- 功理。
「如何煉氣」此一外丹功資料類別項目,所包括的內容,就比較屬於「功法」與「功理」的部份。
五、研讀丹功資料的基本原則流程與態度
外丹功的資料,基本上在數量上是非常多的,而且古籍的數量也不在少數,亦即,想要瞭解外丹功,是有足夠的資料可供參考,進而瞭解的。也就是因為,外丹功資料眾多,所牽涉的範圍甚廣、甚深,所以想要瞭解所參閱的外丹功資料,並不是那麼容易,但是總是有一些研讀外丹功資料的原則、流程與應有的態度可供參考與依循。
研讀外丹功文章資料的基本原則:
- 依瀏覽切割文章資料的流程,來建立文章的骨架與血肉。
- 瞭解與探索每一個關鍵字的含意。
- 深入探索。包括,自行補足未言明的核心與細節關鍵字,以及其他類別的文章資料,進行延伸的追蹤與瞭解。
- 自己的體悟。依文章中的內容,與自己的認知以及所實務操作的內容,相互進行比較,以確認是否兩者一致,或是文章上所說的,正好可以補足實務操作上所欠缺的指引,甚至有新的感悟與想法,以補足原始文章未言明、或不足之處。
瀏覽切割文章資料的流程:
- 先瀏覽整篇文章,以找出各關鍵字或關鍵詞,亦即,術語。
- 將各關鍵字分類為核心關鍵字與細節關鍵字。而且對於外丹功詞彙瞭解的愈熟悉,往往只要看到某些關鍵字,就可以馬上初步判別該文章資料的類別。
- 將核心關鍵字,組合成核心關鍵架構系統。此一架構系統就是所謂的綱領、骨架。這就是由繁化簡的作業。
- 將細節關鍵字,歸類依附在每一個核心關鍵字上。每一個細節關鍵字,就是血肉、五臟六腑,是依附在骨架上的。一但完成細節關鍵字之血肉歸附於核心關鍵字的骨架上之後,整個身軀就被完整的建立出來了。
研讀外丹功文章資料應有的態度與認知:
- 應持有恭敬心、至誠心。因為所有的外丹功文章資料,都是我的老師,所以持有恭敬心、至誠心就是所謂的尊師重道也。而且,往往文章中突然出現的某一關鍵字,往往對於自己而言,就是最關鍵難以克服之盲點之說明與要竅之所在,此一關鍵的點撥,此時對於自己而言,就具有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功效與恩德,如此,怎能不恭敬、不感恩呢?尤其在閱讀聖賢與大師級的人物所撰寫的文章時,更加要至誠恭敬,因為這些賢哲所寫的文章,是真心自然流露出來的,具有很大的攝受力與加持力,絕不可散漫輕忽之。讀者不至誠恭敬,就無法與聖賢感應道交,聖賢就無法對讀者加持的上。唯有至誠恭敬才能真心,唯有真心才能與聖賢感應道交,原理在此啊!這就是所謂「我用真心向明月,明月淨光照我心」哪!
- 全程心平氣和、不急燥、專心才能入境、不為內外之干擾而動心。
- 要最終去瞭解每一個關鍵字的真實含意,不可囫圇吞棗的忽弄過去。對於特殊的中文詞彙,要善用網路的相關網站,例如,線上「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就是一個很好的中文字詞解析的工具,很好用的。另外在查詢古籍時,除了已經文字化的網路資料外,最好也要查到原始古籍的掃描PDF檔或圖片檔,如此才能交互校對所讀的資料是正確無誤的。
- 要有深入挖掘、追根究底的習慣。唯有深挖才能讓整體架構完整浮現,唯有深挖才能讓血肉完整的呈現,如此才能既看到全貌、看到重要的骨架,也能看到細節。
- 要確定文章的出處,以及每一個關鍵字的出處。文章是誰寫的,出處為何,很重要;這樣才能判斷該文章的可靠性,以及未來採用該文章的說法時,有理有據,不是無的放矢。
- 不要害怕文言文,特別是古籍的資料。文言文是以最少的語句,來包含最多意涵的文體。文言文看久了,自然可以上手,瞭解文言文篇章的內含了。有能力可以閱讀文言文,甚至是可以看懂詩詞歌賦偈頌之後,就會發現中文字的博大精深,優美高雅了,並喜歡上文言文了,因為一首四句的詩詞偈頌,往往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完整起承轉合的故事,是由多個優美的畫面所構成的影片,真的令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
- 瞭解文章資料的內容,就要去實際執行之,以驗證其所述的內容是否正確,要去做到解行相應。亦即,所有的資料都只是屬於知識,而唯有煉出來、驗證資料中所說的正誤,才是最真實、最正確的內容。
- 該是自悟之處,就必須自悟,要親自自悟,不可由旁人代勞。有修有證之前輩的文章,能說破之處,自然就都說了。不該說的,或是有提到某些關鍵字,但卻不明說、不點破之處,那就是代表必須由自己去研悟、體悟、證悟之處,不可厚臉皮的追著問;前輩們此時所提到的關鍵字,已是提供一個方向與指標了,已經很感激了。亦即,功是要自己煉出來的,不是別人幫自己煉出來的,書是要自己讀出來悟出來的,不是別人幫你讀出來悟出來的;自悟自得,他悟他得,他悟無法真正自得。當然,偶而旁敲側擊的問問題,也是無傷大雅的。
- 必須為自己建立自己的外丹功資料知識與智慧體系,而這是要日積月累,是要花時間的,所以要有心理準備,這是長期的志業,要有耐心,不可懈怠啊!你不去自己做,那就沒有辦法有所得,有所提昇啊!
- 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亦即,看丹功資料,特別是張大師的著述,以及古籍,不是只看一次就好,那是要看很多遍,才會有效果的,而且是看完一次就會有新的體悟。據瞭解,某一位同道,看完整本《增補本》,至少十遍,而且據信已有很深的體悟,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模範,值得見賢思齊焉!
六、結語
煉外丹功,就要知道:
- 要煉什麼?
- 其理論依據與傳承為何?
- 要如何煉?
- 可以獲得什麼效益?
想要解答這些內容,就必須解行相應。要求解,那就必須要去研讀各種外丹功的資料。
從古到今,丹功的文章資料何其多,所以必須要分門別類的去進行研讀。而外丹功博大精深,關鍵詞彙何其多,煉法何其多,這些都必須要逐步的去瞭解,在瞭解之後就要起而行以證之,要去達到解行相應的境界。
研讀外丹功,可以從基礎的資料開始研析,並配合功法的習煉,有了一定的基礎與功力後,再看更深的資料內容,一步一步往上煉,這就是依 「層進之則」來習煉外丹功了。
煉外丹功,若要想真正的獲得效益,那就要解行相應,若不研讀古聖先賢與有修有證的大師與同道的文章,那是沒有辦法提升功境,獲得實質效益的。所以,要煉好外丹功,就一定要研讀外丹功的資料。
本文所述的整體與細部的系統解析方法,是一個通用的方法,可以用在各種學習活動,以及辦公、處理事情的作業上,很有用的。此一方法,就是在訓練由繁化簡,抓重點的能力;也是在訓練精煉細節的能力,值得參考。
用至誠恭敬心這個真心來研讀文章,就是與古聖先賢祖師大德來對話,就能感應道交,自然會有所體悟、有所得的。進而擴大,平常就用真心來待人處事,當與他人頻率相通時,就是感應道交之時,「他說的,我懂;我說的,他懂」,這就是雙方心有靈犀一點通,彼此會惺惺相惜的,很溫暖、很溫馨的。
若您已從頭到尾閱讀到此處,恭禧您,您已進入不急不燥、有一定程度耐心的境界,後續必大有可為!(^_^)
以上與丹功同道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