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陰肺經(增補本)
手太陰肺經,《增補本》節錄彙整版。
手太陰肺之脈:「起於中焦(註一),還循胃口、上膈(註二),屬肺系,出腋下,至肘腎(註三)入寸口(註四),出大指之端(註五)。」
註(一):三焦之根,出於腎中(先天氣亦根於腎),兩腎之間有油膜一條,貫於脊骨,名曰『命門』是為『焦原』,從此系發生板油,連胸前之膈以上,循胸中入心包絡,連肺系上咽,其外出者為手背胸前之腠理(腠讀湊,腠理是皮膚上的紋理),為「上焦」從板油連及雞冠油(附著小腸油膜部「中焦」。)著於小腸,其外出為腰腹之腠理,為『中焦』,從板油連及網油(網油即是膈膜遍及周身),網油後連大腸,前連膀胱,中為胞室(丹田),其外出者為少腹之腠理,為『下焦』,入飲之水,由三焦而下膀胱,則決瀆(瀆音獨,決瀆清理水道也)通快,如三焦閉,則水道向外腫脹矣」。
註(二):上膈,腎系下生連網油膜,是為下焦,中生板油是為中焦,上生膈膜,是為上焦。腎之四面均有微管,將水吸出,散走膈膜,此膈膜即三焦也。上膈其義指上肺系也。三焦之說以上互相參閱,則更為明白。
註(三):至肘腎,此言指腋腎;所以生毛者,因三陰出於腋下——厥陰、少陰之血,從肺系出腋下,又從太陰肺氣之化,洩出腋下故生毛;從肺系出腋下雖生毛,但至肘腎。所以手太陰肺之脈與肘腎相通也,外丹功蹲身甩手、合十功、捧珠功,肘至腎、腎至手,則先天氣迴蕩矣。
註(四):寸口,診脈之所也。(此段落原紙本第217~218頁)
肺脈起於中焦,上循胃口,入肺合為總脈,出「中府穴」,上「雲門穴」,走腋下,至肘中橫紋「尺澤穴」,有動脈至寸口,診脈之所,至「魚際」,至大指內側「少商穴」,為金氣所發洩也。預備式調大食二指正合手太陰肺之脈系也,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