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陰心經(增補本)

手少陰心經,《增補本》節錄彙整版。

手少陰心之脈,「起於心中(註一),出心系,下膈,絡小腸,復上肺,出腋下至肘抵掌中,入手小指之內,其支者上挾咽」,(註二)。

註(一):心脈起心中,西醫剖視,心有左右房,左房生血遞出為總血管,再分為眾管,散於臟腑——周於身,是為動脈;入迴血管復循行,至心之右房,為總周血管——遞人心為血一周,是為靜脈。在血管者西醫曰「為管」,內經名曰「脈」。

註(二):心脈之用事,在下絡小腸,為生血、運血之道路也;其支者,上挾咽,繫目系,此最主氣化處也(外丹功蹲身甩手,二虎口含住,以心力領之,二虎口如絲如帶,狀似跳繩。繞身旋轉,奇妙異常,但第三次改習(變)十二式始可領悟也。)出腋下「極泉穴」循肘抵掌中骨「神門穴」,終於手小指內側「少衝穴」。習外丹功,使心之脈,周暢不滯,眼明氣和,心泰神安;神門戶合十功,功久有奇驗生,但在第四次改習十二式始可悟也。

內經言手少陰心脈,復上肺是大會於肺之路,又出腋下肘,人小指之內,其支者上挾咽,故少陰有咽痛症,心脈之用事,在下絡小腸為生血運血之路道,上繫目系,此最主氣化處也。至於出腋下「極泉穴」,循肘抵掌後骨際「神門穴」,終於小指內側「少衝穴」,數穴皆經脈之枝葉,言針灸者但論外之經穴,而言氣化者,則其內之道路,為猶重也。合十、甩手、疊指為拳等功,正合手少陰心之脈,安定心神功益妙也。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外丹功十二式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囑

漢導引強身功、外丹功、附功功架及口令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