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陽小腸經(增補本)

手太陽小腸經,《增補本》節錄彙整版。

手太陽小腸之脈,起小指之端(註一),循手外,上肘,繞肩(註二),入絡心,下膈——抵胃,入小腸」,(註三)。

註(一):手太陽小腸之脈,起小指之端外側「少澤穴」,此經與膀胱合氣,外丹功單腳垂翹,正宜與膀胱合氣,所以小腸、膀胱宿疾,有益助也,而大小指外伸有其驗也。

註(二):少陰抵掌中,太陽循手外,此足見陰陽內外之不同也。小腸之脈上肩、絡心,至頸繞后分上下行(疊指為拳繞耳頸,炁和小腸,此與手太陽小腸之脈,不謀而合也),上行耳下,下行從頸至肩、至肘端——五分「陽谷穴」,至小指外側「少澤穴」。

註(三):小腸脈由「少澤穴」起,經肘、肩、心、膈、胃、入小腸。外丹功捧珠入覲,功臻斯脈,利小腸、清胃,開胸順氣宜效也。

手太陽小腸之脈起小指外側「少澤穴」,而小腸之脈、上胃、絡心、至頸分上下行,上行於耳下曲頰之後「天容穴」,至面頰銳骨之端「顴膠穴」,終於「聽宮穴」與足少陽接壤;其下行者,從頸起至肩際陷中「臑俞穴」至肘端五分「少海穴」至「少澤穴」。此經與膀胱合氣,故其司化與足太陽同。預備式、翼臂足翹,正合乎太陽之脈,勤習此功利莫大焉。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外丹功十二式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囑

漢導引強身功、外丹功、附功功架及口令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