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習預備式調息法內涵心得-一傳人-2025.02.17

研習預備式調息法內涵心得,大師早期親授, 一傳人研習心得整輯,2025.02.17。

壹、 前言

大師說:『外丹功首要在「發動先天氣」「預備式調息法」是外丹功的入門大法。』

大師在「預備式調息法」明示:『外丹功是站著練功,丹冊說道是「立禪」,它不同於行禪、坐禪、臥禪諸功。』「外丹功的大法」,先藉鼻孔自然呼吸,在靜靜的調節下,使肺呼吸逐漸緩慢細長,而後徐徐注入小腹。純以外呼吸的天陽之氣,歷心系而引心火以下降,歷腎系下至臍下的氣海,以蒸發膀胱的水化為氣,轉關元穴,於是先天氣由此燃起了,串流全身。(預備式起手之大法)

貳、預備式調息法內涵

一、外丹功養正氣

外丹功養正氣,何為正氣?如無正氣,手必用力。手必用力,狀如兩手抓無打地基,此後天氣力之為也。無有正氣即校昏昏校感也,亢肩拔胸,非外丹功也正氣者,「神情清爽,五臟安和,逐邪止亂」。先天氣自然內濯五臟,外寢百骸,自然醫療卻諸疾。

「亢肩拔胸」初不著意,久煉「肩頸病入膏肓」到老方知。)

二、煉氣之法

在晨間習外丹功,是煉氣也。一掃諸念,耐耐待藥,藥者先天氣也,法者「心息相依,熱降水昇」則先天氣動矣。如「熱沛水涸」疾病生終不癒,「熱降水昇」卻病延年終生健。(「熱沛水涸」初則「舌乾口燥」喜冷飲,沉痾則「洗腎」。)

丹經云:『逐日為之則壽,逐時為之則仙』,古代養生家列為養生主要項目。外丹功晨間習功,非體操亦非習拳也,更非長呼吸也

以「外丹操」為過渡之指導者,確宜「注意」!

三、調息之功

外丹功習預備式間,舌抵上顎口自生津勿咽,待津稍滿,舌微漱而吞之。倘有高境之法,必須外丹功更深一層功力才可投其秘。

外丹功本自然呼吸,勿急勿燥,仙神勿思,安魄定志安魄定志,定志神現,忽覺四肢筋肉,全身關節,清淨無渣(如水潔身),一如沐浴(註:巖穴幽谷,修持者無水洁(潔)身,故乃以安魄定志法亦淨身也。)此則調息功也,知之為知之也。(體會「淨身沐浴」則「鬆膠之體」綿綿若存矣!)

四、外丹功調息法

預備式調息法以綿綿柔柔為主,但身不可使力,更不可有一處用力之點,俗說「全放鬆」,外丹功之鬆它有中心樁,中心樁一放鬆,全身自然都鬆了

(一)「靜心法」: 

習預備式二年採靜心法,首要「摒除雜念,心寂虛空,外如木偶,身沈炁現」。

(二)「誠之又誠,靜悟其妙」:

習預備式三年左右時間逐漸進入:「外如木偶、內如艷(春天),入息綿綿,出息柔柔身柔要悟,無急無切,妙在乎中(其妙自然中來)。」

(三)「由默數而神數」:

默數心法數是一種調息法借默數來調濟內息,習外丹功,初步採用九,修習幾年之後,則採用四十九,至此係高深調息法之境,四十九數之後可更上層樓,則採用神數。(「數法」之妙在「以誠而入(道)」)

(四)中心樁何在?

大師說:「中心樁在那呢?在兌竅中講」。預備式「兌殼」共三十六法,大師初傳「十五法」。例如「入靜之法」:摒除雜念,「鼻尖兌肚臍」,止念之功。「口令」:「頭頂正,收下巴」,天庭合下顎。。。。等等。

參、預備式進階功境

一、自然醫療卻諸疾,氣入骨節,返老還壯

先天氣自然內濯五臟,外寢百骸,自然醫療卻諸疾。先天氣運轉時(機),炭氣散出四肢,精華之氣歸爐小腹再施吐納,「行氣導引」,氣入骨節,返老還壯天畀福也。

(「行氣導引」:「吐納功」九法之後另有「後九法」)

二、功臻地仙之境

無懷人外丹功預備式篇說:「身中諸疾自除、百瘴漸滅、頭如明月、心如光耀功再精進腦部豁朗、智慧增進、如盲者有眼、萬物皆現目前,洞中修練達士無書,道則高則高矣。此皆自空虛中來,上乘高境也。」

歌曰:『日積月累至寶丹,祗為身體永綿延。若無間斷能行者,足稱平生一地仙。』

肆、結語

大師示言:

一、 預備式調息法,丹冊言:『逐日習之則健,逐月習之則壽。』丹經云:『逐日為之則壽,逐時為之則仙。』故大師婆心之言:「外丹功得天天煉」。

(歲歲年年,日積月累,二六時中,不可或忘。)

二、 外丹功調息法,只在預備式中調之,在龜息吐納功之下式,其息洪蒸奔放,調息用不上了呢?(煉法過程)

三、 外丹功之習煉法則「心息相依,先天氣動,滋潤軀身,百骸受恩。」而法則即是煉法順序的過程。丹功之法,沒有其他捷徑,一靠真傳,二靠苦修,三靠善心,四靠定力。

「善心」之法不可輕忽,高真前聖肺腑之言。)

(本篇完)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外丹功十二式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囑

漢導引強身功、外丹功、附功功架及口令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