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養生保健讀書會(二)-潘隆森-2025.04.12
經絡養生保健讀書會(二),潘隆森,2025.04.12。
時間:2025.04.12(六)上午10:00~12:00
地點:財團法人張志通紀念文教基金會會館
主講:潘隆森醫師
課序:第二次上課
整輯:曾益昇
主要內容:治腰痛、感冒、泡腳、腳腫瘀血等症狀。
一、經絡在人體前身各處的分佈(部分)
經絡是保健、養生、長壽的捷徑,落點則是在穴道,有四個作用:
- 平時為調理氣血,維持健康長壽的樞紐。
- 病時,為疾病的反應點。
- 在診斷上,穴道是疾病的診斷點。
- 在治療上,穴道是疾病的治療點。
二、經絡穴道保健、養生與長壽常用的方式
- 手:指壓、整復推拿、氣功、內功、外丹功、平甩功。
- 肘:對深部的部位(例如環跳穴)。
- 膝:較少用,要注意安全與清潔。
- 儀器:(1)龍馬棒。(2)經絡拍打棒。(3)手指模具。(4)刮痧板。(5)抽氣拔罐器。
三、治腰痛常用的經絡與穴道
1、先辨別:(1)良性。(2)惡性。再用適當的方法來處理。
2、穴道治病:
(1)委中:腰背委中求(十總穴)。腰軟如何去得根?神穴委中立見效。
(2)委中+承山: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中的一組。
(3)委中+承山+崑崙+命門:最佳八卦態式。
(4)經驗穴:後谿+陽谷+養老+湧泉。
3、治腰痛常用的經絡:
先4條(腰部:督、腎、膀胱、膽),次加6條(腹部:任、腎、胃、脾、肝、膽),後加6條(手三陰三陽)共16條。古人(內經),12經絡皆有腰痛;今人,14經絡皆有腰痛(重複的腎、膽)最後為14條經。
四、課堂重點筆記
- 人體的經絡就如同高速公路,而穴道就是如同交流道。
- 人體的穴道有361個,經常使用大約120個,要逐步的經常使用就容易記下來,所以14經絡一定要會,穴道可以逐步地加強記憶。
- 感冒氣管炎的治療:拍打背後大椎、身柱、𩆜台(參考圖片),再按摩中府、雲門穴,最後拍打手三陰。胸腹的穴道用按不能拍,背部以及四肢的穴道可以用拍的。
- 泡腳的時候,按摩足臨泣穴(膽經)、足三里(胃經)、太谿穴、湧泉穴(腎經)達到保健養生,尤其足三和九條經脈相通,而且足臨泣穴通帶脈,帶脈通14經絡就通暢,氣色就能夠健康亮麗。
- 練外丹功預備式,全身氣血𣈱流,經絡全部啟動,五臟六腑的循環加速動起來,上焦的呼吸功能,中焦的消化功能和下焦的泌尿排泄功能都調和動起來,因為經絡穴道是人體濡養的要道,所以練功能夠讓14經絡和五臟六腑的陰陽得到平衡達到保健養生的功效。
- 在14經絡當中有三條經絡入腦:膀胱經、督脈、肝經。
- 穴道是病症的反應點、刺激點、治療點,經由經絡和穴道的導引,因此有左症右治,上症下治的原則和方法。例如腳扭傷造成腳腫瘀血,在冰敷以及服用鬆弛劑後,打預備式30分鐘,再塗抹萬金油或藥膏,連續兩天,可以消腫去瘀血。
消腫的主要原理是,肺經脈主氣,脾主濕、腎主水,腳扭傷的時候已經傷到脾、腎經,所以積水腫脹,練預備式能夠加速氣血的循環,將受傷處的水氣打通推動加速疏散,所以快速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