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丹功-蹲身甩手百壽功

一、功式別

功別:外丹功

式序:第三式

式名:蹲身甩手百壽功

二、口令

  1. 直腰蹲身,跨左腳一步,外肩齊,坐胯。 
  2. 提左手,往前伸出,雙手同時翻掌,端右手壓虎口,1 2,轉腕,1 2,對柱,慢慢撕開,蹲身後甩 (重複9次)。
  3. 坐胯,十指鬆張,氣到指尖,輕輕前抖。
  4. 停。 
  5. 左手領過來,端右手壓虎口,1 2,轉腕,1 2,對柱,撕開,蹲身後甩。
  6.  兩手倒握小球,高於臀部,脊背拉直,俯身15至25度,輕輕後抖。
  7. 停,往前甩,雙手輕輕放下,左腳收回一步,內肩寬。

三、說明

  1. 本式「蹲身甩手百壽功」共分三部,第一部為「後甩」,第二部為「前抖」,第三部為「後抖」。
  2. 「蹲身後甩 (重複9次)」之前的屬於第一部的「後甩」,「輕輕前抖。停。」之前的屬於第二部「前抖」,其餘的屬於第三部「後抖」。
  3. 「提左手,往前伸出」屬於兩個動作,當「提左手」時,只是將左手由大腿左側下方,直接垂直往上提到左胸側邊,並未往前伸出。
  4. 「往前伸出」此時左手才往前伸出至胸口正前方,而非左胸口左側前方。
  5. 「雙手同時翻掌」是指將左手手掌往上翻成大姆指往上翹,而原本在大腿右側的右手手掌也翻掌,掌心往身體前方。 
  6. 「端右手壓虎口,1 2」是指向上端起右手手掌往左手手掌內側的虎口方向貼住按壓。此時,先右手掌側緣按壓左手虎口內側一次,然後右手手掌側緣不離開鄉左手,而直接再往外側一點按壓左手虎口外側一次。一般而言,每壓一次虎口穴要1秒,所以壓內側虎口與外側虎口共2秒。見圖一。(見「報載錄」第175頁)。
  7. 「轉腕,1 2」,此時將右手掌外緣仍貼住左手掌往右回旋拉回,當右手的四指已拉回超過整個左手手掌時,再將整個右手手腕由外由下,往內往上再往下旋轉360度,讓右手手掌心整個朝左,右大姆指朝上;此時轉腕後的左手掌掌緣改換成貼齊右手內側虎口,然後「1 2」,是指先將左手掌緣先按壓右手內側虎口一次,再接著按壓右手外側虎口一次。見圖二。記住,當一隻手的掌緣按壓另一隻手的虎口時,兩隻手永遠是貼齊在一起的沒有分開,不可以將按壓的那一隻手離開另一隻手,然後再像菜刀一樣由空中往下砍到另一隻手的虎口,這樣氣才不會中斷掉。
  8. 「對柱,慢慢撕開」中的「對柱」是指將左右手的大姆指相對,接著再慢慢水平往左右兩側分開。
  9. 「蹲身後甩」,是先蹲身,腑身15度至45度,同時手臂往地下甩,當甩至最低點時,整個膝蓋要開始打直,整個臀部往上,整個身體由腳掌往上蹬,同時雙手往後甩至背上上方的最高處,然後此時雙腳要再次往上蹬,雙手再慢慢由後甩回到前方,然後再繼續「端右手壓虎口,1 2,轉腕,1 2,對柱,慢慢撕開,蹲身後甩 」,前甩後甩計為一甩,共重複甩9次。通常要重複作下一次時會喊「第幾次」,例如,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 見圖三,原本圖三是「後抖」的姿勢,此時蹲身後甩時與圖三相似,但雙手要儘量甩至背上最高點。雙手甩回時,見圖四與圖五,圖四是雙手由後回甩至最低點時的情況,圖五是雙手甩回,回復到到胸前位置時的情況。
  10. 當第九次「後甩」雙手甩回前方後,就進入第二部「前抖」的動作。此時的雙手要往前平伸,兩手之間的距離要比外肩寬一點,接著要「坐胯,十指鬆張,氣到指尖,輕輕前抖」,其中「坐胯」就是蹲馬步,蹲的角度自己量力而為,但是膝蓋不要超過腳尖,以免壓迫心臟。最後要雙手「輕輕前後抖動」而非「上下抖動」。直到喊「停」。見圖五,原本圖五是蹲身後甩甩回到原本胸前的位置,「前抖」時,雙手也是在胸前,但是兩手的距離不要太寬,大約稍寬外肩即可。
  11.  當第二部的「前抖」停止後,要進行第三部的「後抖」,此時一開始的「左手領過來,端右手壓虎口,1 2,轉腕,1 2,對柱,撕開,蹲身後甩」與第一部的「後甩是完全一樣的。此處的「左手領過來」是因為第二部的「前抖」停止時,左手的位置是在胸口左前方,因此要將左手領過來至胸口正中的前方位置,接著進行左右手壓虎口的動作,最後再「蹲身後甩」。
  12. 接著「兩手倒握小球,高於臀部」,是指雙手的手指倒握往上勾翹,像各握住一個小球般,但手指不扣住手心。「高於臀部」是為了能夠讓背脊容易的被抖動起來。見圖三。
  13. 「脊背拉直,俯身15至25度,輕輕後抖」,此時要將脊柱打直,然後俯身15至25度或45度,不可以成九十度,然後兩眼看兩腳尖往上所形成三角形的頂端。接著再「輕輕後抖」。見圖三。
  14. 最後結束第三部的「後抖」,「停,往前甩,雙手輕輕放下,左腳收回一步,內肩寬」。

四、示範

 

圖一:外丹功-蹲身甩手百壽功-前甩-壓左虎口-張志通大師示範

圖二:外丹功-蹲身甩手百壽功-前甩-壓右虎口-張志通大師示範

圖三:外丹功-蹲身甩手百壽功-後抖-張志通大師示範
(與「後甩至最高點」相似,後甩時兩手要儘量甩到背上最高點)

圖四:外丹功-蹲身甩手百壽功-前甩回-張志通大師示範

圖五:外丹功-蹲身甩手百壽功-前甩停-張志通大師示範
(與「前抖」相似,前抖時兩手距離不要太寬,與外肩稍寬)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外丹功十二式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囑

漢導引強身功、外丹功、附功功架及口令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