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1的文章

外內丹功-中正-直養-會館-黃義雄-2009.11.15

圖片
外內丹功-中正-直養,會館,黃義雄,2009.11.15,撰文時為本會副總幹事。資料來源: 台中市中華外內丹功研究學會,第十屆第四次會員大會手冊,第20頁~第21頁,民國98年11月15日。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著- 外丹功之道:四正之法,「心正」、「頭正」、「身正」、「目平正」,天地陰陽之造,萬物之生存,莫不自中正出來,行道、成道,以中正為主要 。 師父又云:丹功以中正為基,先天氣以養直為本,修丹功之人正氣凜然,吾善養浩然之氣,丹功是直養,直養和天地之磁場,所以丹功是修道也,和宇宙陰陽之則,順行人生,丹功原理之偉大,習者福也 。 丹功先求活根,即關節鬆開,全身各關節俱要鬆開,有一不鬆開,即不能達到輕靈之境界,倘若四肢關節不鬆開,所求之力是硬濁之力 ,究如何能全身鬆開耶?故 順姿態功架上下功夫,形體中正,而小腹鬆柔氣足,腳掌著地,重心在兩腳,腳心踏實,亦就是下半身要鬆實,上半身才能輕靈放鬆,開內肩墜肘鬆腕,待末梢感覺,然後讓手腕輕輕的柔動,到雙肩、胯、膝、足踝、到腳底 。 (手心)勞宮(穴)通心,合著腳心,(足底)湧泉(穴)踏實接地,「通心接地」四肢自然同步柔動。 頭頂正放鬆收下巴後腦及脊柱成一直線,腹部放鬆,膝蓋微彎放鬆,尾閭與會陰輕合,使氣上脊骨,督(脈)上、任(脈)下、肩胛、軀幹、四肢綿綿同步運行,使上肢肩胛關節鬆活,腰體輕柔,爾後練仙鶴步使腿胯關節鬆柔。 「摘肩掉胯」,摘肩求開肩胛骨節柔活,借以增長內力,打開肩井穴使氣血易於運貫未梢(五指)開暢血氣之大路;掉胯是柔活軀幹與兩股間髀關節,而使兩胯關節鬆開,使湧泉穴易於上脊閭,肩活胯鬆,然後體悟脊骨力。 脊椎骨內是脊髓,上接腦部,外連神精末稍,是末稍神經與腦部間連絡通路,脊骨力發至脊柱達到神經末梢(手指)。求脊骨力要配合中丹氣,血在前,氣在中,力在後,最後力化氣,氣化神,實際上力已融化血液裡,血液代替力,因血液受心臟控制,最後力源於心臟,而心臟又與大小腦、脊髓相摙接,所以功架應保持頂正脊直,而逐漸的孕育脊骨力,倘若頂稍傾斜,脊骨力便消逝了。 仙鶴步之坐胯或邁步,保持身體中正,因人身有衝脈,也叫總脈,此脈前行起於小腹,上行於頭,下行與二踝脈相接,又與脊後督脈合周身筋骨、肌肉,無處不到,此脈循身體中正走,故身體保持中正,要因於此,不使衝脈有被迫偏行路也;同時身中正,百會(腦頂)神自然旺盛,例如古代大儒或大政治家,...

淺說三昧真火-世界丹功聯盟主席-黃敏恭-2021.09.11

圖片
淺說三昧真火,世界丹功聯盟主席,黃敏恭,2021.09.11。資料來源:台中市中華外內丹功研究學會,第13屆第8次理監事聯席會議,專題演講,2021年09月11日;地點:本會會館;文字記錄:廖本洋。 〈 請參閱編註說明 〉 各位師兄師姐大家早安! 回到台中,然後進到這個道館,充滿著師父非常莊嚴、非常慈祥的形像面容,特別是我身後這張師父的(玉照),大師的那個氣勢展現無疑,除了充滿了感動懷念之外,那麼,更讓我對於外丹功的過去、現在、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感恩和信心,我們必將發揚外丹功,不辱師父的期許。 台中,在我幾十年追隨師父修習外丹功的過程,我始終認為,台中跟師父特別有緣份,台中可以說是一個外丹功非常重要的基地,台中也是外丹功非常重要的道埸,可以跟台南鹿耳門道館,以及台北地區,從九份、永和、到新生南路、林森北路、長安東路等等,師父親自教導的幾個道館可以相提並論。 台中甚至得天獨厚,因為體育場在台中,師父就在體育場開了好多好多期的指導員訓練班,也因為在台中,教導指導員很多次,師父在台中,從健行路開始到民權路到五權路,找了一個可以休息住宿修煉的場所,那麼也因為在台中時間長,所以呢,師父甘願老班、進修班、造詣班,遠比台北復興南路(的)場次比較多,那麼我真得要非常的恭禧今天有好多好多當年在台中追隨師父不離不棄(的弟子),那麼,他們因為對師父的忠誠,以及對外丹功的熱愛,所以呢,師父在台中,他也因材施教,教出了特別特別多不傳之秘,那麼今天有好多位一起來自南投、彰化、苗栗、台中縣市,好多好多的讓我非常感佩數十年如一日的老師兄老師姐,他們有幸追隨師父,學到了很多高深的秘功,那麼自己也不斷的精進修煉,我深信,他們從事的身上,還有自身不停的努力,應該已經達到了相當的功境。 所以,今天欣逢我們台中這個道館,那麼,重新整修開放的一個好日子,那大家讓我來分享,而且要求我要做一點心得報告,所以呢,我不得不 訂了一個題目,叫做:「淺說三昧真火」 。為什麼用「淺說」,因為,面對這麼多資深而且那麼精進、功境很高的老師兄、老師姐,我不敢搬門弄斧,所以呢,我只敢把自己一點點初淺的心得,在今天這個場合提出來就教於各位資深的老師兄、老師姐。那麼我之所以會選擇「淺說三昧真火」,其實有一段我永生難忘的一個經歷,現在分送到各位手上這一張「 論築基煉己 」,那麼這一張短文,我非常有幸,幾乎是丹功的論述裏面,唯一我掛上名字...

解開道家成仙的密碼-張志通大師的外丹五境-黃敏恭-2009.10.17

圖片
解開道家成仙的密碼-張志通大師的外丹五境,黃敏恭,撰文時為世界丹功聯盟主席、中華外丹功運動協會理事長。資料來源:台中市中華外內丹功研究學會,第十屆第四次會員大會手冊,第7頁~第12頁,民國98年11月15日,本文乃恭錄自世界丹功聯盟成立大會專刊丹功專題,2009.10.17。亦可參閱於「 高雄市外內丹功運動協會登載本文的網頁 」。 今年暑假,在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了一項「微笑彩俑」特展,這項特展是以漢景帝陵墓陪葬品為主題,其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分男女老少,每一尊彩俑都展現出充滿幸福、祥和的微笑,有別於秦始皇陵陶俑的威武嚴肅,他們的神采,透露出古中國人樸實純真、樂天知命的自然和滿足;這兩種陶俑分別表達了中國歷史上二大盛世的民情特質,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武功和威儀,對照西漢文景之治的太平與富裕,散發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榮耀的二道光芒,照耀古今、揚威中外。 秦始皇的武功是中國法家思想的體現,而西漢文景的文治則是中國道家思想的發皇。回首往事,追憶歷史,始皇帝用商鞅變法,富國強兵、統一天下,功業空前,但傳不過三代即亡國滅朝;反觀大漢以張良、蕭何為師,無為而治、修養生息,竟傳不到三代,在景帝年間就締造了空前絶後的太平盛世。 微笑的世界,幸福的人生,景帝所治理的國度,不僅延伸到他死後的地底世界,二千一百年後更奇蹟似的再度出土,栩栩如生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撩撥、撼動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憧憬,這就是道家幾千年來,追尋的意境和理想。在道家的理想國度裡,每一個人神情是祥和的、心裡是輕鬆的、體態是柔軟的、氣質是優雅的。然而這一個國度在人類歷史上似乎消逝許久了,精深博大源源流長的道家學說與思想,從那個年代以後,似乎就不再實踐於俗世,也許人類的歷史本來就是一個反自然的過程,所以返璞歸真、清靜無為的理念,只是道家歷代祖師欲振聾發瞶的晨鐘暮鼓與殷殷期盼。時至今日,物慾橫流,亂象頻生,地球暖化,金融海嘯,價值混淆,是非顛倒,人心苦悶,社會浮動,聞今思古,追憶文景盛世,睹物生情,備加景仰道家前輩之苦心孤詣。 道家是中華文化的主軸,和儒家、佛家並列三大思想學說,其源遠流長尤勝於儒釋二家,相傳由高上元君傳赤松子,再傳廣成子,史書上記載「黃帝軒轅氏學道於廣成子」;又漢書留侯傳記載「張良曾嘆謂: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史書赤松子傳記載「赤松子古仙人號,神農時代為雨師」。 至東晉時,葛洪著抱朴子內外篇,...

健康、快樂、智慧-潭子區-洪昆榮-2009.11.15

圖片
健康、快樂、智慧,世界丹功聯盟成立大會徵文榮登大會專刊--丹功專題,潭子區,洪昆榮,撰文時為潭子區主任,2009.11.15 。資料來源:台中市中華外內丹功研究學會,第十屆第四次會員大會手冊,第14頁~第18頁,民國98年11月15日。 本人六十八年在台中體專跟師父練外丹功,每場都到,跟師父學十五年。六十九年擔任外丹功指導員,七十年十一月拜師,同年在台中體育場訓練第二期結業。九十一年公務退休後更全心投入,直到現每天練功指導外丹功達三十年,並在台中市外丹功協會潭子地區六個場地擔任指導。 師父說:外丹功有三個部份,漢導引、外丹功十二式、按摩。練外丹功是練脊椎骨、練脈博、練大腦,這是人身上最重要的三個處所,所以外丹功是一種救世的功夫,對身體心理活動的功夫,而且在十二式練功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含藏著生命微妙造化的存在,生命力的增強與展現。 本人在練功過程中頗有感受及領悟,為能讓更多人感受到外丹功的功效,特撰此文與各位同道分享,以下先就師父所傳承之十二式分別略述如下: 第一式(預備式): 師父說:練預備式要等待先天氣發動,從有為到無為,自然而然,不知不覺中產生,當先天氣發動時,沒雜念,脈動平穩,如如不動,可見證體會每一息,清楚明白舒暢愉快。 開始練時,直腰蹲身,左腳提膝跨步內肩齊,以腳立身,兩腳平行,膝稍彎,舌尖抵上顎,微叩齒,下巴微收,頭頂正,脊骨頂正,兩眼平視,兩眼平視可平五臟之火,凝神靜心,身不動,兩手背由胳膊肘轉向前,手肘以下鬆直垂地,直養而無礙,同時開內肩。全身放鬆,體態須柔和自然,大腦及脊椎放鬆,腳心著地。 食指合著外懷骨(編註:即外腳踝骨)、意念由腳心帶上來、氣由膝蓋尾椎到脊骨。心靜下來、靜心凝神、手抖動著、膝蓋微彎曲,注意呼吸自然。舌頭頂上顎,有口水吞下去。眼晴平視,往身內觀照,意念放在小腹及尾椎、兩腳尖左右打開、尾椎打開、上通天、下透地、氣由尾椎到脊骨到天門,往下到地命門,氣周遊全身,可恢復生理的機能。 第二式(龜息吐納): 是一種長壽功法, 師父說:面東龜息吐納,練息不是練氣,每一息都與天地磁場能量相合。 此法可使肺活量增加,有助心臟健康。 練時低頭吐氣,抬頭馬上吸氣,脖子拉長,嘴巴張開,尾椎抬高,吸氣綿綿吐氣柔柔,吸吐盡量慢,吸到飽吐到盡,注意呼吸自然,清楚呼吸,要全身吸氣全身吐氣,從我們很短很粗的呼吸,練到長又細的呼吸,氣充沛全身細胞,即可感受元氣飽滿...

追思故理事長劉金壽先生-會館-李舜熙-2004.11.28

圖片
追思故理事長劉金壽先生,會館,李舜熙撰述,撰文時為本會理事長,2004.11.28。資料來源:台中市中華外內丹功研究學會,第九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手冊,第46頁~49頁,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劉公金壽老先生於民國十年五月十日,出生山東省高密縣的劉氏望族。先生自幼聰穎好學,記憶超人,知書達禮,是村裏的青年才俊。二十五歲時,與同鄉閨秀,隋淑貞女士結為連理。婚後夫妻恩愛,患難牽手,共同締造一個溫馨美滿的家庭,育有一男三女;獨子明光,長女采屏,次女竹芩,三女巧芩,兒女自幼深受庭訓,且都接受良好的教育。如今皆已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兒孫滿堂,慈孝持家, 個個都是社會的良才,家家幸福美滿。為親朋所讚頌與羡慕。更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其長媳婦徐利華女士的賢淑與美德。自入劉家後,賢慧持家,相夫教子之外,孝敬公婆有加。尤其在婆婆、公公先後長期臥病期間,放下所有的工作,全心全意於病蹋前奉侍湯藥,始終如一,從無怨言。於現今功利的工業社會,實在難能可貴,堪為古今孝行的典範,亦為劉公之福德也。 劉公生逢國難當頭。深明:「以天為為己任,國家興亡人人有責」的古訓。年青時,毅然決然從軍報國。在老長官-黃團長的領導下,出生入死轉戰大江南北及全國各地,參加過無數的戰役:抗日、剿匪。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與光榮的戰績。尤其在山東赤化後,劉公毫無畏懼地隻身進入淪陷區,歷盡千辛萬苦,冒著生命的危險,奮力救出妻兒。追隨政府轉進台灣,為復興而效命。劉公把寶貴的青春,奉獻國家,過著艱苦的戎馬生活。直至民國五十六年,因階段性的任務完成,以中校營長光榮退伍,結束軍旅生涯。 隨後舉家遷至台中定居。開創第二春,先在其宗叔-劉哲基先生所開設的劉麵包廠,從事食品事業,本著「誠信、踏實」,加上經營有方,績效良好,因此締造了口碑良好的劉麵包。後來與張天偉先生在台中市公園路,開設永慶麵包廠。民國六十六年,因積勞成疾,全身病痛,遍訪中西名醫,個個束手無策,藥石罔效。或許是上天有眼,好人有好報,在絕望灰心之餘,貴人出現,在朋友的引荐下,拜外丹宗師-張志通為師,開始練外丹功,起初因身體太虛弱,感覺吃不消,全身不對勁。但不氣餒,強忍痛苦,有恆心、有毅力,不間斷的苦練下去。一個月後先天炁起動,又在張大師悉心的調教下,第三個月後奇蹟出現了。全身血脈暢通,所有疾病不藥而癒。從此至謝世前二十多年來,全心全力奉獻外丹功。把外丹功當作志業,和生活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