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外丹功與外丹操-高雄市-呂正心主講-第二節課(下集)-整輯版-2022.01.15
道、外丹功與外丹操-第二節課(下集)
主講:高雄市中華外內丹功運動協會名譽理事長 呂正心,演講時功齡三十六年。
記錄:台中市 廖本洋。
整輯:高雄市 李瑞崇。
校正:高雄市 呂正心。
時間:2022.01.15,9:00~12:00。
地點:台中市中華外內丹功研究學會會館
示範:高雄市中華外內丹功運動協會教練團:呂正心、李水秋、王俊杰、孫武雄、黃明菊、林憲章、詹玉珠、李瑞崇、陸海玉、甘涵姝、趙又萱(依簽名簿的順序排列)
〈請參閱編註說明〉
肆、功架、功法講解示範與演練
一、預備式:耐待火候、蓄火薰蒸
接下來,我們來講預備式,練預備式最重要的是大師講過的一句話,大師在弟子拜師誓詞裡面說:「習外丹功,誠心正意,耐待火候,苦其筋骨,瘦削體膚,得天之助,蓄火薰蒸,氤氳全身,功境至歸根竅,復命關…。」就是說,你練外丹功一開始就是要「耐待火候,蓄火薰蒸。」所謂靜待先天氣蠕顫抖動,就是耐待火候,蓄火薰蒸。你們都練得相當好,剛剛看到我們台中師兄姐的預備式都練得很好,總之,你不能急著要跳,一跳就不對,就不是薰蒸的真功夫。
好,直腰蹲身,左腳提膝跨步與內肩齊,孫武雄師兄和陸海玉師兄也各站一邊,一起練。好,耐待火候,從湧泉發動。凝神靜心,往下就好了,你要蓄火薰蒸,一定是要心火下降,因為心火下降,腎水才會上升,就好比我們燒茶水,火一定要放在水的下面才能燒開茶水。我們人一出生就進入後天,想想看,我們現在心火在那裡?心火在上面,腎水在下面,對不對?這叫後天。所以修煉就是要把它顛倒過來,「循陰陽而顛倒」,要「熱降水升」,這是大師的話。火熱水升了,正是丹經所云:「乃起水中之火,以煉鼎中之藥。」這時候,手肘以下鬆直垂地,輕輕的練就好,我們也不要水花四濺,把氣養好就好。慢慢到兩胯,進入你的尾閭命門,命門尾閭來回溫養。
你要練到丹田如火熾,兩腎如煎燙,然後氣開始薰蒸,小腹有氣方為寶。剛才練迎風走冰、托天抱月時,你小腹有氣,你才有東西可以升降啊!所以,進修班的漢導引是放在外丹功十二式後面練的,若是在前面練的,是用來做熱身操的。如何練?大師怎麼講?問你們蘇慶忠師兄就知道。你沒有氣怎麼去練?「收神、固精、裕氣」,精氣充實了,行氣大法,就藏在漢導引裡面。好,升降一下,手可以開一點點,微波就好,現在先天氣就在命門尾閭這一段起動、薰蒸。
現在,氣下去接到湧泉,因為要接元陽之氣,跟腎氣結合在一起。兩腿的氣,一般我們稱為元陽之氣,單腳垂翹固腎功,就是在煉元陽之氣,所以單腳垂翹固腎功,也可以說是返老還童功。
好,再起來入胯,腰背。停,今天的預備式就點到為止,你們練得都很好,就按照你門教練所傳授的次第練就可以了。
二、外丹功十二式舉隅
(一)面東龜息吐納功
吐納,由甘涵姝師姐來示範。吐納,可以淺可以深。最健康的,我講最健康的,就是腹式呼吸。我們外丹功的這個龜息吐納,其實,在外面的運動或電視節目上講的都是這些東西,它就是一種正吐納,正常的呼吸。好,微抬頭納氣,微抬頭就開始吸,慢慢的不要太快。因為,微抬頭的時候,你氣管就順了,為什麼病人急救的時候,要先將手扶脖子把頭微向上抬,因為這樣氣管才會通暢。如果沒有微抬頭的話,氣不容易通暢,但你如果熟練的話,也就不用了。
還有,吐納時,肚子要鼓起來、凹進去,沒有看到肚子凹凸都不算數。微抬頭的時候,氣自然就進入小腹了,這要練到什麼程度呢?要練到「小腹自動開闔」,練到小腹自動開闔,你才有資格去練進修班的龜息吐納九法裡面的第一法。大師講的吐納過程的功法太多了,甚至到八十幾種,其實也不用貪多,正吐納一練出來,其他就容易練了,甚至於,現在示範師姐練的這一種你練出來了,就夠健康了,到進修班的時候,就不是微抬頭,就叫做百會稍仰,或叫「以頭領身」。胯要鬆開,全身都是鬆的。一吸,有些東西會從你的腹部進去,因為百會稍仰,慢慢練到你的百會有東西的時候,你才有資格往後走,知道嗎?這樣才會進入第一法,你百會都沒有感覺,你練什麼第一法?注意,全身都是鬆的。
什麼叫作鬆?不硬為鬆;第二個解釋,全身無硬點;第三個解釋,上次丹士論壇時,蘇慶忠師兄也在場,我們宜蘭林傳松師兄講的,「鬆到底,鬆到裡,鬆到透」。什麼叫作鬆到底?從頭到腳全部都是鬆的。什麼叫作鬆到裡?由皮膚到五臟六腑通通鬆。什麼叫作鬆到透?無處不到叫作鬆到透。好,輕輕的放下來。這給大家參考,因為吐納看起來很簡單,但就是很難練。
龜息吐納,能練出來就能長壽。我們常說:千年鶴萬年龜。外丹功的第一式龜,龜息吐納,最後一式鶴,大小仙鶴步,都象徵長壽!
(二)蹲身甩手百壽功
接著做蹲身甩手百壽功。
直腰蹲身,左腳提膝跨步一個腳掌,與外肩齊,右腳磨正。提左手,平伸,立掌,同時右胳膊肘轉過來,左手移中線,掌心對胸口窩,右手提起來,輕壓左手合谷穴兩次,一、二。我們做精工之法,所以不要喊那個打左肺、打右肺,兩手掌心相對分開(藕斷絲連),那是進修班的功法,裡面有一層一層的功法,現在我們先把精工之法功架的操練好,兩手虎口相對再自然分開,這是屬於精工之法基本功。
好,直腰蹲身,開胯後甩,兩手過腳踝,往後甩過去,前甩時,兩手掃地回來。第二次,你們看示範師姐現在的氣,有一點不能控制,那沒有關係。我們要知道,以神禦氣很重要,氣起來的時候,不能亂抖,慢慢控制就可以了。好,兩肩放鬆,往前抖-大抖。我們示範一下什麼叫做「大抖」?請陸海玉師兄跟孫武雄師兄出來一起示範。兩手往前抖,一般全民運動練法往前抖就可以了,可是你要練氣息,兩肩一定要前攏(講師親自示範),兩內肩打開向前抖,兩手肘放鬆不鎖死。
抖,一秒鐘把先天氣抖出來,然後立刻把力量放掉。我再講一次,什麼叫大抖?我引用劉師兄的話:「一秒鐘把先天氣抖出來,然後立刻把力量放掉,保持一定的頻率繼續抖」。這樣就不會很累,因為你得其精華。
停 - ,抖- (講師聲量加大),好,緩抖。
「緩抖」就是小抖。小抖的時候,只有上面(肩到手的背面)在抖,下面呢?你要練到手心跟腋窩之間的氣來回走,這樣你的手就不會累啦!手就只擺在那邊,向前划而已,只有向前抖、向前划而已,大師說就好像「水上行舟」。這功境火候練出來,以後還要練下去。這沒有練好,以後就沒有辦法練下去啦!接下來細抖。
「細抖」就是連肩膀都不能抖,只有手充電,由肘灌手,這要練肘後飛金,手到肘這一段要練虛掉,以後你才能練更進一層的功夫,才能進入兌脈竅的功夫,你這個沒有練出來,就沒有辦法繼續練下去,這跟吐納做完之後的預備式一樣,也有一段是屬於細抖的充電法。(講師指著示範師兄姐的肘到手說)虛掉,再細一點,再細一點,微波,擺著就好,連推都不能推的。連推都不能推,就是一直練由肘灌手、由肘灌手,撘搭搭…,一直不停灌,越密頻率越高,能量越強。
停,左手領過來,右手輕壓合谷穴一、二,這一次做精進功法,手不要再經過腳下踝骨了,只要過膝就好。好,「蹬地開跨」,抖-。
「蹬地開胯」很難練,精工之法口令裡也有蹬地開胯?但是,幾乎都沒有練出來。我跟黃國展師兄在練「蹬地開胯」時,幾乎沒有人能練出來。因為我經常做示範,跟黃師兄學功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後來才慢慢的領悟出來。
「蹬地」,我做一下給大家參考(講師親自示範),就是坐下去,然後「搭-搭-搭-,用胸、腹的氣來蹬,不可以用膝蓋彎曲來蹬(示範),那蹬地是做什麼用?目的就是要用中丹田、下丹田的氣去衝尾閭,這就叫作「沈海什麼?」(回答:衝尾)。一般就只用「盪」的,向後盪,向前盪,像盪鞦韆,但這樣還是「衝」不了啊!蹬地,就不一樣,後甩,氣由前往下,再到脊背、手心,搭-,由手心、脊背下到後丹田(手勢),再前甩,甩回來,兩手自動提飄起來。
可見,下丹田有氣時會以先天氣蹬地,沒有氣就會用腳的力量來蹬,像這樣有氣就用「丹氣」(講師示範),搭-起動。(講師走到示範陸師兄旁)喔!八十幾歲了,後抖的標準動作練這麼久(掌聲),停,甩回來,蹬,甩回來,兩手輕輕放下。
(三)翼臂足翹一妙功
接著來練翼臂足翹一妙功。高雄的師兄姐全部上場,又萱師姐站中間。一妙功一樣是分兩種:外丹操與外丹功。一開始將兩手往前平舉合起來的動作,稱為「玉女端盤」。
一般我們都是將手腕轉過來,其實這對有心精進者而言,浪費很多寶貴時間,當初那是給全民運動用的。如果你直接用內肩合著兩手心就轉過來了,氣就出來了,內肩合兩手心,內肩肩井穴氣就會通到湧泉穴,井泉(指肩井穴與湧泉穴)是相通的,這樣一練,就容易練到精華,你就不會累,你不練精華,你會很累,累死了呢!
你知道當初我麼練翼臂足翹,一次要練多久嗎?台南道館73期指導員訓練時,就是為選拔到2009年世界丹功聯盟表演而舉辦的,聯盟的晚會表演,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的師兄姐表演都輪完了,我們台上四個示範,還繼續再練翼臂足翹。相信練的時間一定超過半小時,累死了,當時我是用「忍」的方式練。這四位師兄,除了我,還有台中鄭義光師兄,雲林林茂盛師兄,桃園的陳阿平師兄。大家都表演完了,劉師兄下台了,我們們還在台上翼臂足翹喔!(當時他應該是忘記了),那時候就練體能,真的還沒有體會到精華,以後精華慢慢抓到了,體悟了,就不那麼累了。
這種練法,你要知道「五心會照」。五心會照,你們都可以練的,就是兩內肩合著手心,合著腳心轉過來,共四個心。那誰命令它轉過來的?是用「百會合心」,平端合掌,兩手掌手臂自己就端上來了,而且手心會是有東西的,有兩團氣。
兩手分開,掌按指翹九次,輕輕的,同時腳要跟著做掌按指翹,掌按指翹完了之後,先天氣就發動了,氣放在掌心就好了。搏小球、微波,這時候,你百會合心,腳趾微勾,腳心的氣會上來到膻中(心臟處),你手心的氣搏那個小球也可以到膻中,這是外丹功的練法,你不要直接穿過來穿過去(兩手間),那是初入門的練法,沒有辦法,社區班就是這樣教。但是你練不出精華,我以前剛帶社區班的時候,口令一下,左手到右手,右手到左手,結果學員身體自然左右搖動(講師示範錯誤動作),都是用意念在練功,這種外丹操的練法,效果不好,練不出東西來。要左手邊的氣到胸部,右手邊的氣到胸部,腳心的氣也是到這這邊(手勢比著示範師兄的胸前,且講師親自示範),但兩手還是繼續搏小球,這是外丹功的文火練法,等到氣足了,再通過心臟如電波般的左右串流,當然後面還有更精進的功法。
又萱師姐你練武火,(手臂平舉與手掌向下抖動,抖動的幅度可以非常大),好,當時我表演的時候就是這樣練,很累的。請師姐轉過來練,背對觀眾,他們也都是這樣「操」過來的,我當時是怎麼練的,他們也要怎麼練,因為要了解整個練功過程。這時候,又萱師姐心中一定想著,怎麼還不停呢?但是要不要這樣練呢?還是需要,就是當做外丹操練也可以,重點是要把肩背、手臂的筋骨關節通通打開,看到沒?整個背部以脊背為中心,都能夠抖動,上下不停地啪啪啪-(手勢比著背脊),好,微波,你看示範師姐,抖動停不下來,像這樣子,後天氣已帶出了先天氣,停。接著練疊指為拳神秘功。
(四)疊指為拳神秘功
同樣的,我們ㄧ個做外丹操,另一個做外丹功進行比較,今天主題基本原則是這樣。好,請王俊杰師兄和林憲章理事長上場。我用引用「外丹益中老」,就是練外丹操,外丹功要練「炁合天地人」,由發動先天氣開始,你才有辦法進入外丹功。
例如,練翼臂足翹,掌按指翹,一、二、三、四、五…,要先發動先天氣,氣沒有發動就開始做,那就是外丹操。又如單腳垂翹,單腳垂翹九次後,你轉胯、鬆胯過去的時候,腳尖就自然發動先天氣了,這是外丹功。
疊指為拳也一樣,一樣要發動先天氣,這樣才是在練外丹功,要不然都是練外丹操。好,兩手舉起來,先做翼臂足翹功架,兩腳分開內肩齊,兩手分開,分開以後疊指為拳,平耳對肩。他們倆的功齡,ㄧ個是十幾年,ㄧ個是二十幾年。林理事長現在練外丹操,他就是要把脊骨ㄧ節ㄧ節拉開,有長骨刺的,練這一式最好。拉,一定要伸筋拔背,不要怕出力,你拉開了,再放鬆,出力的時候,其實很難過,但要能忍受。練外丹操就是這樣,拉開筋骨關節是最重要的,這時候不管氣,這時,你千萬不能說我要行氣啊!
我們再來看看王師兄疊指為拳的外丹功練法。啊!你看示範現在兩拳對耳,拳心向外,「握固擰拳」以後,兩拳輕輕的抖動。這個就不一樣了,這個已經發動先天氣了,此時你不可以刻意的出力轉拳,你若刻意的出力,你一起心動念,就沒有辦法發動先天氣,或氣亂了,這時就沒有辦法讓兩拳自動轉,因為氣就會到處亂竄、亂跑。
那麼手掌拳頭為什麼會轉?手轉不能亂轉,這氣由肘灌手以後,其實它是五心會照的。五心會照,也就是百會合心,加上兩手心跟兩腳心,全部合起來的,合起來後,氣會從湧泉上來,兩拳就會微波轉動的。但你不能刻意的去轉動拳頭。
然後,氣由肘到肩,肩到肘,肘到肩,肩到肘,到肩背,到脊背,進去。這你可以去參考大師的祕冊,我是點到為止,而《增補本》裡面也大概講到一點,點到為止。你可以從這邊打到這邊(講師手勢,一手在前胸,一手在後背,由上往下比,直到下丹田處) 。這一式最後可以練到帶起任、督、衝三脈,後面還有更高級的功夫。如果你要問那玄、奧、妙,那就是:「井穴裡內出泉源」,氣是從這裡面,先天腎氣,元陽之氣往上灌,灌到這邊的(手勢比向示範師兄兩小手臂) ,好,氣往下,抖。
這邊林理事長就很認真的在練外丹操,以前跟黃國展師兄練的時候,一回就算一百下,而且數數中間還會拉長或暫停。如1----2---3---。林理事長兩手先停在耳旁,再繼續練。
王師兄現在開始用微波往上提,化成微波。這小圈圈、大圈圈,以前師父經常講小圈圈、大圈圈(手勢比向示範耳旁及身體)。好,把太大的波收回來,越微波越好。後下、前上,上去到手心,下來到腳心(湧泉)。繞耳垂,過耳垂時候到腳心,拳頭要拉上去,這樣就可以了,這樣已經不錯了。
林理事長現在轉成外丹功,也用微波往上提。這才是第二個層次而已,這東西是誰教給我的呢?是台南的陳武岸師兄,外面好像還沒有看到這樣練的,這分享給大家參考,蘇總幹事應該認識陳師兄的。
然後,我們請王師兄把微波收回來,不能抖,微波收回來,留中不發,微波收回來,然後兩手變成一個橢圓上下來回。一樣上去氣到手心,下來氣到腳心,看起來好像都一樣。這就是所謂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非山,見水非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淺層意境,後面好像跟前面的外丹操功架都ㄧ樣,其實這已經是歷過了發動先天氣以後的過程。
看看林理事長,現在他還在微波上下串流,比較一下,跟王師兄現在練的有什麼不一樣?練出火候以後,這後面還有很多深入的功夫呢!好,停!兩手鬆張,全身的關節有打開的感覺,然後兩手由肘到手輕輕的放下來,氣沈丹田。手只要放下來,氣就沈丹田。你們自己看看《報載錄》的後面,有記載幾個氣存丹田的方法,這是外丹功很特別的地方。
(五)捧珠入覲內運功
接著我們來做捧珠入覲內運功。直腰蹲身,左腳再提膝跨步與外肩齊。捧珠入覲很難練,要調到衝脈動起來不容易。外丹功前面練的是動功,我們以前如果動起來四不像,會被黃師兄罵亂抖。本來在練衝脈,而你卻在練丹氣,那不對,你丹氣練出來,氣要入脈,因為你要運衝轉帶,要先練動,然後再練不動。
好,提兩手,用手心掌按指翹九次,起動先天氣後留中不發,轉脖子,左右各三次。三次完以後,小指頭先對準你的乳頭,對到了,你就可以慢慢運了,速度要一樣哦!這樣你要採到東西,你沒有採到東西,你在動什麼?對不對。你要採到東西,不是你動大小的問題,是你有沒有練到那個精華的問題,是神、氣有沒有交合的問題。採到以後,你任何姿勢都可以練,(講師親自示範,站著起動先天氣,運衝脈),所以你練出來,功架就沒有那麼重要了。沒有調到氣,只是兩手上下比畫於胸腹間,是練外丹操,但對健康還是有幫助。陸海玉師兄是我們的老教練,八十幾歲,王師兄是資深的教練,趙又萱師姐是我們現任的護理師,是林理事長的夫人,李水秋師姐是我們現任的常務監事。
好,停,兩手輕輕放下,同時以腳立身。
(六)雙手合十安神功
請陸海玉教練和孫武雄教練出來示範。直腰蹲身,提兩手 - 左手在前,右手在後,掌按指翹九次。接著,要發動先天腎氣來灌手、發動先天腎氣來灌手。灌手以後放鬆,一直灌一直灌就對了。初階的,就是發動先天腎氣起來灌,灌、灌、灌、灌、灌。你看陸海玉師兄的先天腎氣就出來了,你看他的小腹部就有東西了,腹部有在抖動,可以動,也可以不動。
一般社區班是外丹操的練法,外丹操很累,但最健康啦!請林憲章理事長也出來示範外丹操練法,有的人說練淺的,我不想去練,我應該練深的,其實練深的不一定比較好,要看自己的火候。我們要有一種觀念,不管哪一種功夫,你把它練出來了最重要。
林理事長你示範外丹操練法。兩手提起來,自在,掌按指翹九次,腹部不要去起動,就直接用兩手來練,掌按指翹後,就用這兩手的氣,來帶動、來喚醒先天腎氣。這個要練出來,以後進修班的功夫才有東西可以練。雙手合十啊!你要練到什麼程度啊?要練到「命門尾閭氣如虹」啊!
我以前在練的時候,是用「兌竅」,答…,(講師親自示範,雙手突然與命門尾閭非常快速的抖動),我就是這樣練。你如果兌到的時候,東西就出來了,(講師側身示範,雙手與門尾閭同是如波浪般的快速蠕顫抖動),這就是這樣子。好,停,兩手輕輕的放下,同時立身。
(七)佇養心神定力功
我們請今天負責攝影的李瑞崇師兄來做〈佇養心神定力功〉。好,兩手提起來,沈肩墜肘,手指不要超過肩,掌按指翹九次,九次以後發動先天氣。好,抖(發動不了先天氣是外丹操練法)。齊眉,我們是練雙手高度有齊眉,也有過頭的,以前在道館練精工之法,一定要雙手過頭,這樣容易打開筋骨關節。現在先練齊眉,另外,還可以練平肩的功法。
暫停 - 雙手放在兩肩前面「抖」。先天氣灌、灌、灌…,抖,再回來停在兩肩前抖,灌,灌手,灌到肩胛,灌到兩胯,全身的關節通通灌,八萬四千毛竅全身都灌滿,灌滿以後,抖…。練這一式會很累啦!沒電就沒電了,所以平時這個髖關節以下,雙腳要練到像李師兄一樣,可以達一千下以上。好,再停在肩前灌一下氣,所有末梢都灌滿,好,抖…。好,停-,手訣握好,拉下對好。這叫「天地訣」,大拇指向下,尾指向上,這時候要調整一下你的呼吸,讓呼吸恢復自然。
會不會喘?一定會喘,你要練到不喘,你就是要下苦功練習,盡量練出外動內靜的定力。當你兩手拉下來,停在那邊不動的時候,火候足以後,要開始進入外靜內動的「定力功」。若你沒有練出來,停下來沒有氣可以轉,就是火候不足,沒有辦法再練下去了,真正定力功是要氣轉起來的,這就是要轉入第二境的功法了,黃敏恭師兄經常講,這是外丹功十二式(下品丹)要進入中品丹的轉運站 。這是「動功」,後面還有「靜功」。好,停-。直腰蹲身,左腳提膝收回(熱烈掌聲)。
(八)小仙鶴步
好時間不多了,我們一起來走小仙鶴步,大家起立。我們今天不做平肩的,我們讓身體左右有點幅度的擺動,幅度不要太大,目的是要感覺你的氣有到湧泉穴、灌到手,氣沒有到湧泉穴的人,抱歉!都是在練外丹操。左邊的氣,要過中線灌右腳右手;右邊的氣過中線要灌到左腳左手,氣足了!氣自然回灌五臟六腑,五臟快樂,這就是屬於兩儀步的基礎,慢慢的就有一點感覺出來了。「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以中間為陰陽界線,左為陽,右為陰,你就是這樣很輕鬆的練。氣要到湧泉穴,你要等哦!有到中線的時候再晃過來,這時候你會感覺,從這邊肩頭灌腳灌手,在原地練就好了,兩肩要稍微有一點幅度。有沒有感覺,很豐富嘛!
你們回去要看2019年李明輝師兄在馬來西亞的一場專題演講,經過他的同意,我擷取部分影片 po 在 youtube 和我的 fb 裡面,主題是〈ㄧ場不錯的先天氣饗宴(2)〉,他最專長的就是你們現再走的這種步法,看起來就是舒服自在。
在2013年馬來西亞30週年慶大會期間,我跟何進修師兄住在一起,晚上睡覺時間,經常發現他再走這個小仙鶴步,我就知道這小仙鶴步有多重要。
要練到ㄧ隻腳落地,而另一隻腳可以停在空中,你也可以試試自己可以停多久,但腳不能出力,如果你用力量,那你停不久,當氣灌到腳心以後,你才可以停很久。要練氣灌到底,然後左晃、右晃,剛開始有一點矯枉過正也沒有關係。
好,翻手心開尾閭後退。雙手要內肩合著手心轉過來。好,前進,手心再轉過來。手腳都很麻喔!你以前練出來的氣很足,現在才能在這裡充分的運用,全身鬆開,感受全身恍恍惚惚的:「兩腳任從行處去,一靈常與氣相隨,有時四大醺醺醉,借問青天我是誰?」這是行禪,全真王重陽祖師的詩,是他修練的口訣啊!好,往前,「兩腳任從行處去」,左晃右晃的前進,「一靈常與氣相隨」,就是你的神要與氣相合;「有時四大醺醺醉」,是指雙手雙腳這四大走起來,醺醺然,像是喝醉了,似醉非醉,恍惚中:「借問青天我是誰?」呀!好,停,甩甩手。
三、五指通心初階功法
因為今天時間真的很珍貴喔!那五指通心功,我就沒有辦法再講了,只跟大家說,五指通心功跟五心會照有關係。
(此時台中市劉月紅師姐說:「繼續上啦!,時間還沒到啦!」此時全場笑聲大起,爆笑,劉師姐說:「還沒有十二點怎麼可以下課?」,大家也跟著一起起哄)。
好!
五指通心功跟五心會照有關係,百會合心,你的氣就到手腳啦!知道嗎?你微微坐下去(指微微蹲下去),其實坐在椅子上,或坐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練。兩手微微的往前伸,但不伸直,而是手肘有一些彎曲。鬆,你不要膝蓋繃緊,微微坐,輕鬆為原則,高低沒有關係,你坐著也沒有關係,躺著也可以做,知道嗎?通通可以做,你就百會合心,然後去觀照你的手心,這時不要動。好,不要動。
好,如果百會沒有感覺的,我們就敲天鐘,敲三下,來,用左中間三指手敲百會穴三下,一、二、三,有感覺了吧!如果還沒有感覺,再用中三指拍百會穴三次-鳴天鼓,一、二、三,好,輕輕放下,有感覺了。有了以後,兩手再輕輕的提起來(雙手與肩同高)。
好,掌按指翹九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把你手心的氣,灌到你的大指(翹一下),灌滿。
灌到二指(二指翹一下),灌滿。
灌到三指(翹一下),灌滿。
灌到四指,用心力稍微動一下,灌滿。
灌到五指,往後翹一下。
好,回手心。
(再重新做一次),大指,二指,三指(現在有點抖動的也沒有關係)四指,五指,回手心。
(再重新做一次),大指,二指,三指,四指,五指,回手心
整個這樣回來,再出去 。
好,再一次,大指,二指,三指,四指,五指,回手心。
這個如果你練熟,轉的很順的時候,你還要加〈歡喜功〉進去,就是性命雙修,這個(指兩手)有氣啦!然後氣脈如果能夠走上來(氣由手掌往手臂上跑)。
大指一翹,嘴角就翹起來了,嘴角翹起來,往上揚,歡喜心就出來了,大指一翹,灌大指喔!嘴角翹起來,喔!歡天喜地啦!
好,(氣從)手心送到二指,二指一翹,從你的嘴角,一直傳,傳,傳到你的眉心,眉心敞開,眉心也在笑,眉心也在笑。
好,三指,氣灌到三指後,這時候從眉心傳到你的眼晴、眼神,你的眼神哪!眉開眼笑。眉開眼笑哦!眉開眼笑。從嘴角、眉心、眼神都在笑,這時候,你看著你家裡的鏡子中的自己啊!會放電,會放電,所以歡天喜地的。
好,(氣)傳到四指,傳到第四指的時候,啊!這個眼神啊!從嘴巴、眉心與眼神的氣,就升到你的大腦,這個大腦啊!哈哈大笑,你要哈哈大笑,它自動會產生那種腦啡啊!產生腦啡,產生α波,讓你感覺很有精神,很快樂,不會憂鬱喔!不會憂鬱,不會焦慮,那種感覺,整個大腦,哈哈大笑。
然後,第五指,氣灌五指的時候,(氣)從大腦降到你的胸部,心肺的地方,這個時候,「氣」起來,胸部、腹部,開懷大笑,你知道嗎?胸部開懷大笑,好快樂啊!胸腹都開懷大笑,外面不動,裡面可能動個不停,沒有關係,裡面這個五臟六腑都在動,那種開懷大笑。
等到回手心的時候,五指的氣回手心的時候,從你胸腹的氣啊!往外擴散到你全身八萬四千毛竅,一直到腳,一直到手,雀躍不已,像麻雀啊!一直在跳,一直在跳,一直在跳,滿心歡喜啊!全身所有的地方,都歡喜啊!
從肉體身的氣,到脈絡,然後一直到心理,這樣的一個練法,這是五指通心功的初階練法,還有中階與高階的練法,初階的你先把它練起來,中高階是進修班以上的功夫。黃敏恭師兄,他為什麼講這個,因為他認為這是他的救命功夫,他的肝臟爆掉的時候,本來是安排開刀,後來醫生說不用開刀了,從鬼門關走回來,是靠這個功夫,所以,大家可以歡喜的分享,可以好好的練一練。
好,我們很快的再練一次。
氣灌大指,氣灌二指,氣灌三指,氣灌四指,氣灌五指,回手心。
氣灌大指,嘴角笑出來,嘴角上揚,氣灌二指的時候,這個嘴角上揚,這個歡喜心啊!傳到你的眉心,眉開嘴笑,眉開嘴笑很快樂。
好,氣灌中指(三指)的時候,這個氣啊!傳到你的眼神,眼神會放電,眼神放電,叫眉開眼笑,眉開眼笑。
氣傳到第四指的時候,這個氣從嘴角、眉心、眼神,一直傳到你的整個大腦,大腦會哈哈大笑,產生腦啡或是α波,讓你覺得非常的快活喔!不會憂鬱,也不會焦慮,神清氣爽,就這個樣子。
然後,氣灌第五指的時候,氣就降到你的胸懷、胸部,哈哈大笑,大家應該沒有問題,降下來,甚至傳到整個五臟六腑啊!在裡面哈哈大笑,五臟六腑哈哈大笑,包括裡面的肝、心、脾、肺、腎…喔!就是哈哈大笑(開懷大笑)。
最後,氣回手心的時候,你會感覺,氣從你的臟腑,往外擴張,整個皮、肉、筋骨到毛竅,從頭到腳,鬆到底,鬆到裡,鬆到透,全身都舒暢的哈哈大笑,連腳底都一樣,腳都要跳起來了,你看腳底也在動啊!鬆到底,鬆到裡,鬆到透,全身都在動,全身都在笑,都在哈哈大笑。
你如果看到遠山,遠山含笑,知道嗎?
好,停,兩手輕輕的放下來,立身。
伍、結語與座談
ㄧ、五心會照 - 時時靈寶丹,刻刻生活禪。
我的座右銘:時時靈寶丹,刻刻生活禪。
我在高雄市市立圖書館橋頭分館,對丹功師兄姐及社區民眾共同分享八年多《道德經》的研習課程,後來有一段時間,黃敏恭主席告訴我說,你也可以看看《六祖壇經》,我就用心的研讀壇經,哇!我居然看得懂。黃主席告訴我說,ㄧ經通百經通,只要你《道德經》通了,什麼經你都能看得懂,所以,我就更用心的研讀、解悟,因為,主席說這一部《六祖壇經》很重要。
《六祖壇經》是一部「禪」的經典,外丹功是立禪,所以我們可以參考《六祖壇經》。有一陣子,我就跟學員講解《六祖壇經》,同時對照《道德經》,兩部經典合參,當時,我有感而發,在白板上寫了兩句話:「時時靈寶丹,刻刻生活禪。」從此,它成了我的座右銘,也轉化了我練功與修丹方式。
大師說:「神是身中之靈寶,炁是身中之妙藥,靈寶與妙藥,則是身中之功境靈芝也。」所以「丹」很重要,「神」很重要,修禪就是煉神。我們外丹功是煉丹,神、禪跟丹合在一起的時候,才是你修煉最重要的關鍵。
從剛才到現在,我一直在跟大家講神,神氣要合一、神氣要相隨、神氣要相依。此時,這個「座右銘」蘊涵著五心會照,現在大家練的五指通心功,熟練運用,神氣相依,五指通心功也才能發揮關鍵的作用,希望大家好好的去體會。
二、座談
台中市廖本洋師兄提問:
何進修前輩在2021年12月4日,于台南道館提到,道德經裡面講的「逆即是正(逆就是正)」,這是什麼意思?
講師呂師兄回答:
應該說「反就是正」。看《道德經》時,你要注意,它裡面所講的哲理很深澳,卻很自然,但往往跟我們一般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而《道德經》講的內涵卻跟我們修煉丹功的法則很像,對您提問,現在我就以外丹功發動先天氣的原理,試著分享ㄧ些看法。
我們一般都說,頭在上面,也就是心火在上,而水在下面,也就是腎水在下,這是我們出生後「水火未濟」的後天狀態,我們練功的時候,所要求的,反而是要讓心火下降,才能夠「水火既濟」,薰蒸腎水啊!這就是所謂的逆就是正的,正就是反的,反的就是正的例子,其實這是ㄧ個陰陽對立又統一的概念。
譬如說,老子最崇尚水,「上善若水」。你只一直想往高處爬,那物極必反,沒完沒了。你看「水」,水是往下流,處眾人之所惡,居下,水不爭,但柔弱勝剛強,它的力量卻是無與倫比的。
你要記得老子所說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句話。我們練先天氣,不能用這樣的練法(講師用兩腳直接上跳的預備式功架演示),我們要反過來練,要如大師所謂的「熱降水升」。雖然這是逆的、反的方式,但是你練起來的成果反而是正的。所以說「反者道之動」,道,你可以姑且把它當作「炁」來看。也就是說,我們的心火要下降,就會開始薰蒸、薰蒸、薰蒸,先天氣就會出來,這就是由反(逆)練正,結果就變成正的。
道德經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這個為學日益,是說你讀書等知性的學習,你可以盡量的去學啊!愈多愈好,多多益善啊!可是你學道,你練外丹功是在學道,你練出來的東西,不要去執著,反而是要放掉、放掉、放掉,就是不執著,放掉才有新的東西出來,「無為而無不為。」很奧妙吧!
你「形」練出來了,就要忘形以養氣,也就是你要養氣的時候,要把形忘掉。一直停留在「以形練氣」是無法精進的(這是對想修丹的同道而言),接著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這是大師說的哦!所以,練外丹功,從有為法到無為法,融通運用,也就是要一直放掉學習,放掉再學習,放到最後,結果反而是正的。謝謝大家!(響起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