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四)蹲身甩手的演練-初級班演練講義

參、演練過程,(四)蹲身甩手的演練,外丹功初級班演練講義。

回目錄

參、演練過程

(四)蹲身甩手的演練:(第三式——蹲身甩手功)

(1) 左腿向左移半步。使兩足間之外側距離與兩外肩之寬度相等,兩足自尖至跟之中線要與身軀方向垂直且相互平行(勿成內八字或外八字)。

(2) 堅守七條要領。請看前面之〈參、第(一)項〉。

(3) 兩腿下蹲並開胯。上軀下蹲,使大腿傾斜20度或90度,兩胯鬆開,兩膝遙距對齊。

(4) 上軀與兩胯垂直。即後腦殼與尾閭垂直(是鬆中之直,非緊張之直)。

(5) 兩臂平舉胸前。兩臂已伸出胸前,兩肘下垂,使兩臂直中帶彎,兩手背對準左右乳,十指張開向上立起,雙肩下沉,使與十指炁合,俟雙手似有蠕動,即練下面之動作(雙足蹬地)。

(6) 雙足蹬地。以意使兩足蹬地(即踏地),使腳心踏實于地面。足之內外兩側及足背面足底都不可掀動;足踝(內外足踝骨即足部向內外凸出之骨)保持鬆綿。

註:(5)與(6)是雙臂的『外肩』及『內肩』動作,與足的外踝及內踝動作(足底板自然隨著運動),四種同時演練的過程。初練者不易冶于一爐,故分成(5)(6)解釋之,練久成熟之後,將是一氣呵成,一舉而備者也。

(7) 兩手翻腕搭十。左臂伸直,左掌側立(掌心向右方),虎口張大;右掌側立(掌心向左方),右掌移近左掌,將右掌之下邊嵌入左掌之虎口內,用力壓緊,約二秒之久,于是將右掌心轉向胸懷,使其脱出左掌之虎口,一面使右手背貼在左掌心上,一面使右掌之五指繼續向下旋轉至指尖到最下處,乃繼續原有動向作圓運動作,逐漸向前向上旋轉,迨右掌之虎口碰上左掌之下邊時,即將左掌之下邊嵌入右掌之虎口內,亦緊壓二秒,而後雙掌轉向胸, 向下,再向身後甩去,至兩臂鬆直,兩手平直,十指張開,兩手背與兩肩平,于是接練次一動作(前後甩手)。爾競向前甩手真如乘雲騰空,飄飄欲仙之感,但無用力。

(8) 前後甩手。以兩足蹬地之力向前甩手,復立刻再以兩足蹬滑之力拉回雙手,向身後甩去,胸俯45度,頭如頂物狀,舌抵上顎,微叩齒,目下視,俟雙手甩至背上,隨即以雙足蹬地之力向身前甩手(注意:甩手不甩雙臂),甩手時,身不使力,且保持胸間豁朗。如此前後各甩一次(一正一負),稱爲一甩。

(9) 再使雙手翻腕搭十。請看前面第(7)條。

(10) 一共九甩。照前述之法,做雙手搭十與前後甩手,共作九次于是接練下一動作(胸前抖手)。

(11) 胸前抖手。第九次甩手至胸前之後,兩臂仍平舉胸前,等先天炁到了指尖蠕動時,雙手即隨之顫抖,約一、二分鐘而止。接練下面的雙手搭十。

(12) 雙手搭十。再做一次雙手搭十,隨即向身後甩手,暫停臀胯之上。手向身後甩時的確如長江之水逆流,全部毛孔無不舒服,美極!美極!

(13) 身後抖手。將停在胯上之兩手腕向上勾,十指張開,如倒握小球狀,于是手、臂、肩,一同顫抖,要抖到手指之炁到肩部及背部之扇骨、夾脊,統統散開,而且尾閭有一波一波的先天炁運行與脊背部方算成功。這一動作,不易練好,要久練才能成功的。演練時間約一、二分鐘而止。但一般民眾一分鐘即可。爾競後甩抖手及胳膊、肩膀、尾閭一波一波運行先天炁,真是返老爲壯,的確如此。

(14) 上身復正。身後抖手畢,上身復正,雙臂下垂于身旁,接做第四式(翼臂足翹一妙功。)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外丹功十二式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囑

漢導引強身功、外丹功、附功功架及口令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