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談氣息練丹功-呂正心-2023.09.16

壹、前言,談氣息 練丹功,呂正心,2023.09.16。

回本文目錄〉 

廖理事長介紹詞:

接下來是今天的重頭戲,我們介紹高雄市中華外內丹功運動協會名譽理事長,也是對丹功功法非常精進的師兄,所以今天特別邀請他來為我們做一場專題演講,請大家掌聲歡迎呂正心師兄,他也是我們大會的貴賓,今天請了兩位專題貴賓,另一位是黃敏恭主席。

壹、前言

今天的大會主席廖進安廖理事長,世界丹功聯盟創會主席黃敏恭黃主席,總會新任的理事長蘇中冠蘇理事長,馬來西亞今天領隊到我們新北市的朱理事長,以及我們在場資深的李銘輝、蔡仁陽、何進修等大師兄。各縣市的理事長,我們新北市的理監事,以及所有的師兄師姐、馬來西亞今天蒞臨現場的所有師兄姐,大家午安,大家好!

很難得,今天,雖然不能講冠蓋雲集,但絕對是丹光普照。

非常的感恩,我們的廖師兄廖理事長,給我這個機會,能夠在這裡分享幾十年來的練功所得。今天在高鐵上,突然啊靈光一閃,想到當年總會理事長劉泰造師兄交代我一件事,他說:「你專長研究《道德經》,這五章經文交給你,這是師父交給我的,是八十一章裡面的五章,你幫我註解一下,因為師父告訴我這五章很重要。」

想到這件事,今早搭高鐵時,一現的靈光,就換成原本準備好的開場白了。

一、《道德經》是道家武術至高指導原則~橐籥出自道德經的第五章

《道德經》的第五章是〈守中〉,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話講太多都沒有效(台語),最重要的是「守中」。守中章裡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我把全部經文唸一遍給大家參考好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裡面有兩個字非常的重要,哪兩個字?哪兩個字啊?剛才林萬福師兄帶領新北市師兄姐表演時,也特別提到這兩個字喔!「橐籥」,就是橐籥。我們現在練功的橐籥就出自《道德經》的第五章,那是守中的一個原理,一個守中的重要原理。所以大師說:「道德經是道家武術至高指導原則,先天氣存乎一妙之心的煉氣法則,就含蘊在《道德經》的言詞脈絡中。」

大家都知道「師在尊師,師歿遵道。」遵道,如果你就把它侷限在大師所講的一切法,那只是功法的部分,是方法,如為人之道、做人處世也是一個道。可是「師在尊師,師歿遵道」,是我們拜師的誓詞的最後一條(第十條),拜師的師兄姐都知道,師父在的時候要尊師,聽大師的指導,但師父走了,大家會有很多𣎴同心得意見,所以大師才會未雨綢繆的說:「師在尊師,師歿遵道。」道,大師講的很清楚了,就是《道德經》的道,由大師講的一切法,提升到《道德經》講的道,那個道體(真相)。

我今天的主題是:〈談氣息 練丹功〉。

昨天在我們高雄,與馬來西亞的同道分享時,我說,明天到新北市再跟大家分享「氣息」。我說這個雖然比較深一點,但卻是修丹的入門,不僅僅是一般的外丹功而已。一般練了三、四十年,也不一定有練到這一塊。大師兄、大師姐或許沒有問題,可是一般的會員、學員不一定有練到這部分的功夫。

我非常感恩的一位師兄,就是今天在場的,等一下會講得比我更深奧,有關〈性命雙修〉主題的黃敏恭黃主席。應該在民國七十二年,大師就給他一張救命單、保命符,這一篇文章就是《論築基煉己》。大師親手送給他,主題下方寫著張志通講述、黃國展堂紀、黃敏恭整輯。黃主席說,他沒有整輯,完全都是大師一手完成的,只是掛上他的名字而已,真妙,這三個人剛好就是接下來總會三任的理事長,這實在是很奧妙的地方。文章裡面的收神、固精、裕氣,就是築基,因為你練功一定要築基,修丹也要築基。

練,按照大師講的一切「法」練,那個「道」練,但練不通的時候,大師不在啦,沒個地方問啦,問大師兄,而每位大師兄所練的又不完全一樣,你要是基礎打好了,就依最高指導原則《道德經》走吧!

二、談氣息就要講到「橐籥」,也就是氣息的升降運轉

講氣息就講到橐籥,這個橐籥啊,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整個大自然就是在橐籥,橐籥就是氣息的升降往返、運轉。

好,人是一個小宇宙,而氣息的根源在呼吸~外呼吸,談到氣息,就要從外呼吸講起,大家每天都在呼吸,可是你有沒有感受到你的呼吸呢?大師講過「呼吸自然」,你一定認為:「哦!我知道了,呼吸自然,就是不要管它就對了。」如果那麼簡單,大家都是丹士的囉!沒那麼簡單。呼吸自然,是要你去感受你的呼吸自然,你要用心的去覺察你的呼吸,這叫「調息」。所以,丹冊講這叫耳對息,息對海。能夠感覺到你的呼吸的,就是你的耳朵啊,六根裡面,這個耳朵很重要,你要認真去感受你的呼吸。「耳聽鼻息,鼻息微微」,你能感受到一呼一吸,就已經進入修丹之路了,入門了啦!感受不到呼吸自然,大師說還是凡夫,凡夫俗子,你做的所有功架都對,但是只在做運動而已。

2016年(民國105年)12月10日,宜蘭外丹功大會,林傳松理事長邀請我去做分享,那時候李銘輝師兄也分享,朱興樺師兄也分享,還有林傳松師兄本身也分享。後來發現當天有一共同點,大多在講「息」。大會結束後,宜蘭的林清庸師兄帶我、總幹事林憲章師兄和副理事長孫武雄師兄賢伉儷到梅花湖上方的三清宮參觀,走著走著,真巧,就看到牆上掛著「一呼一吸」的匾額,我說,今天真的很呼吸啊!那個印象很深刻。

後來我們基隆的理事長廉朝棟師兄,要編三十週年慶的專刊,跟我要一篇文章,我就把那篇分享內容整理好交給他。所以那一篇〈談息論神氣及其修煉〉的文章就刋登在基隆外丹功30週年慶的專刊上。

三、修煉必須由外呼吸引導出內呼吸

今天我講的這個呼吸,簡單分為外呼吸跟內呼吸,外呼吸就是口鼻外呼吸,我們漢導引的哼、哈,這個哼、哈就是外呼吸。

這個外呼吸呢,你必須要引導出你的內呼吸,也叫「內息氣」。漢導引要練就由外息要進入內息,不然,你的漢導引就是導引操。以前大師在師門弟子班上課時,提到說,你們現在練的漢導引還不是真的漢導引。當時聽不懂,他教我們練導引,又說這個不是導引,這個不是張良的真導引,後來我懂了。

你煉到那個內息氣的層次你就懂了,因為我們現在煉的都在哼、哈,都是在口鼻外呼吸。煉這個哼、那個哈,外息氣沒有引出內息氣。

好了,大師的手稿裡面的幾句話,讓大家參考。

導引:「導氣令其和,引體欲其柔。」導氣令其和,大師下面一個括弧,裡頭寫著「氣血通暢」。很簡單哦!「導氣令其和」,第一個氣,外呼吸,令其和,引出你的內息氣。外,外呼吸的那個氧氣,跟你的先天腎氣這個氣,後天、先天合起來這個氣,叫做「和氣」。所以我們做人要和和氣氣的,你不但有先天也有後天,不能只要先天氣,也要後天氣啊!

「引體欲其柔」,下面一個括弧,裡頭寫著「卻疾延年」。外息氣引導出內息氣,然後用這「和氣」引動肢體,這個導引才是「氣息升降」的導引,我剛才講到「橐籥」,橐籥怎麼練?在台中張大通文教基金會所編的那一本外丹功《報載錄》裡面講得很清楚,哼、哈就是在煉橐籥,哼、哈就是橐籥的分解動作啊!你哼、哈沒煉好,你很難練出真橐籥。

如果你只是用力氣在那邊升降,使五臟在裡面撞擊,那不是氣息的運轉,你要煉到橐籥是氣息的升降運轉,先練習「裕氣」、煉到精氣充實,下丹田鼓盪,如,水滾了的鼓盪,鼓盪到一個進度,就會薰蒸,我們拜師誓詞的第一段很重要啊!你要耐待火候,蓄火薰蒸,薰蒸起來的氣息,能夠在你的胸腹之間升降,那才是真正的橐籥,大師在《外丹功之道》提到:「雖然先天氣在中下田升降往返,但先天氣已遍滿四體,此乃金液煉形之前奏曲也。」是先天氣升降往返,並不是用你的意念使肌肉彈動。

好,今天我以《道德經》守中章的橐籥做為開場白,就講到這邊,接著我請幾位示範上台,現在,我就一方面講解,一方面做示範,請上場。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外丹功十二式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囑

漢導引強身功、外丹功、附功功架及口令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