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先生服氣法
張杲先生服氣法,《雲笈七籤.卷五十九諸家氣法部四》。張志通 大師推薦,一傳人輯,2025.01.10。
壹、前言
大師於七十四年基隆市會員大會張大師丹功講座(一九八五年七月廿一日)中數度引用「北宋名醫張杲醫書」(註:《醫說》,特別是卷四、卷五),提及:「中醫之書如金匱要略、傷寒論、黃帝內經、醫宗金鑑、本草備要等均為中醫世代必讀,也是外丹功之參考資料,各位閒暇時,不妨研讀。」
又言:「外丹功之醫功,一個為我們祖師爺無懷人所傳,另一篇北宋名醫張杲(讀稿)所傳,二人所傳醫書各有對證之處,習外丹功同道大有助益。」(原稿「張果」訂正為張杲)
貳、張大師丹功講座內容摘要
(可參閱「七十四年基降市會員大會張大師丹功講座紀要全文」)
一、心疾
就是心中生病,現在稱為心臟病,古人醫說稱為心疾。一個人心情忽好忽壞,這種人稱為神經質,常疑(認為有人陷害他)或者睡覺心疑盜匪進來搶東西、傷害他,自己由早到晚疑神疑鬼,張杲講這種人是由心疾而引起的情緒反常。
心者「心靈府也」,從早到晚多慮多疑就是惑病之本。應當怎樣治呢?
無懷人講:
(一)站立預備式,用左右二肘附脅側,二手仍垂,一若預備式同,蠕抖使心胸二氣導引,半載之後逐漸復常,疑神疑鬼就沒有了,慢慢恢復正常,對於多思多疑之人,神經病的人有幫助。
(二)坐高椅左手磨擦右肘尖四十九次,復右手亦然,復用雙手磨擦兩膝蓋亦四十九次,百日後其心疾漸復常,但不可一日輟,對神經病的人有效。
二、驚氣入心
一害怕驚氣入心,絡暗不能語(不能講話、喉嚨啞了、眼睛發直)。
無懷人講療法:
- 吐納龜息,早晨起來面東於樹下,連續十八次,百日後,喉嚨不啞了,身體又恢復了。
- 蜜陀僧(中藥名)研細末,服一湯匙,用溫水調服,遂癒。
三、桑葉止汗
杲醫說上記載說:嚴州(靠近湖南省)山寺有一道人不到卅歲,身體很消瘦,每天吃飯吃的很少,每夜睡覺遍身出汗,直到早晨,背部衣服皆濕透,如此二十年。見了很多中醫師,吃了很多的草藥,但並沒見效,無醫醫治。有一天他路過河南燕州,有一大廟,廟中有一六十多歲老道僧說:『我有藥可以治你病,我給你吃看看』。當夜用桑葉沖茶兩杯,命其喝下後睡覺,當夜果然靈驗都不出汗了,背部都是乾的,一大早起來有精神。老道人於是告訴他說用桑葉以沾有露水者最有效,按本草備要亦載桑葉能止汗其說可證。一個道人二十年出汗治不了,二杯桑葉就把汗止住了。
四、食物中毒
肉類、海鮮類、穀類、麵食類食毒中毒,其原因在哪?張杲講,他說齊州(山東省)有一人是秀才,每天早晨必唱歌:『王雲華蓋曉玲瓏,天府由來汝府中,惆悵此情言不盡,一蘿蔔火吾宮。』忽然間又改歌:『踏陽春人間,二月雨和塵,陽春踏盡秋風起,腸斷人間白髮人。』,其實以上二歌是病歌。
以後有一位道士替他治病,說先用法替他治,可是法不靈時再用藥治。法是玄理,靠不住,藥是實實在在的東西,靠得住。並問他說平常生些什麼病?做些什麼夢呢?病人訴說平時常夜夢紅衣少女常找他。此乃心神不定,小女孩穿紅衣服是脾臟毛病,屬於脾身,好辦,每日睡前以蘿蔔煮湯喝,不放味精,放鹽少許,果然兩日即癒。因蘿蔔可去心熱、脾臟熱、肺熱,故人應多吃炒蘿蔔、蘿蔔湯可解熱。
無懷人講,習外丹功夢見顏色或其他情節,萬勿以神鬼念之,應思飲食潔不潔淨?五臟是不是出錯?無懷人於五臟色篇中說:「金宮屬於肺,木宮屬於肝,火宮屬於心,水宮屬於腎,土宮屬於脾。以上五宮中,心是紅色,腎是白色,肝是青色,肺是黃色,脾是藍色。如做夢看見顏色(可能是五臟顏色),或女人、男人、宮殿、房屋、似仙人、神仙,心中先勿思鬼神,而思五臟有疾否?」,到大醫院做全身檢查,較為穩妥。不然疑神疑鬼,其疾終無痊癒之日呢!
五、百病生於氣
張杲講,不管什麼氣一生,病就來了,百病生於氣。怒則氣上,喜(一高興)則氣緩(慢慢的),悲則氣消(沒有了),恐(害怕的人)則氣往下走(如放屁,氣往下走),寒則氣收(往裏面收),夏(炎熱的時候)出汗則氣泄,驚(害怕)則氣亂,人努力(作勞苦之人)則氣散,思則氣結,所以沒事別思慮,九氣一生因而病。
無懷人說:在煉外丹以前和以後,(一)心(心臟)笑三次(練不是外笑,而是練內笑),行五臟(內臟)笑三次,腹笑三次,再求氣九笑,(二)面笑三次,每天上午、中午、睡覺以前各笑三次(可保面貌不衰),(三)眼睛笑三次(老而不衰),耳朵笑三次(壽八十且聽力如故),再皮膚、骨頭笑,如此是長壽之道:「要笑」。
由九氣(無懷人說九笑),再而筋、肉、骨各笑三次,再加上外丹功,以上是長壽延年之法,成者均需靠恆心與耐力,方能成之。
六、五勞七傷:是由五臟之氣,因傷成病,故謂之。
「五勞」:
(一) 肺勞之狀,氣短而面腫,鼻子不聞香臭。
(二)肝病之狀,面目乾黑、口苦、精神不守、好像沒有精神樣子、恐畏、害怕、不能獨臥、視線不清。
(三)心勞之狀,忽忽喜忘、說話不清楚、大便難、或時溏痢、口內生瘡,我們現在稱為心臟病。
(四)脾勞之狀,舌根苦直、口水不能嚥。
(五)腎勞之狀,如糖尿病、小便不利(亦黃而有小滴)、褲內常濕、內急、腹內藏水。
治法:
(一)肝勞補心氣,如吃人參、預備式、吐納都能補心氣。
(二)心勞補脾氣。
(三)脾勞補肺氣,翼臂足翹、合十皆補肺氣。
(四)肝勞補腎氣,如單腳垂翹、定力。
(五)腎勞補肝氣,此療子以益母也。
黃帝內經曰:聖人春夏養陽(養氣也),秋冬養陰(養血也),以補其根本;肝、心為陽,脾、肺、腎為陰。
七傷
(一)大怒逆氣傷肝和眼睛。
(二)憂愁思傷心,如脾氣不好,每天如此,沒心臟病,也會心臟病。
(三)飲食太飽傷脾。
(四)形寒飲冷傷肺,天氣熱,冷飲別馬上喝,肺是熱的會傷肺臟。練完外丹功,跑路後,飲熱茶,白開水是最好不過。
(五)坐在濕地傷腎。
(六)風雨寒濕傷形。
(七)大怒恐懼傷志。
肝傷則少血,血不足,目不清楚;心傷則害怕、喜忘;脾傷則面黃、好睡覺;肺傷則氣短咳嗽;腎傷則腰痛;形傷則皮膚乾燥枯槁;志傷則恍惚不樂。
七、外丹功預備式
外丹功預備式,大家以為站立發動先天氣而已,其實不然,預備式時身體如木偶,心如死灰,身沈極限則先天之氣如春雷發動。預備式習五年以後有數法秘訣(倒數之法),稱為心數。習二年者用靜心法調攝,摒除雜念,心寂虛空,外如木偶,身沈極限,先天氣動。三年者用養心法,古人盤坐合目藉以養心,坐多立少或不立,用養心、靜心法以合天地之氣。
坐而養息卻病延年,養息、養心得先靜心,工家易忽略它。古人修丹篇者採五行、八卦、陰陽、符咒,均在內難以入讀。無懷人曰均可不要,而習預備式逐漸進入:「外如木偶、內如艷陽(春天),入息綿綿,出息柔柔。身柔要悟,無急無切,其妙自來。」。
五年者有感氣息自全身毛竅出,雲蒸務散,氣息何去何從?奇經八脈、內臟、我身體、天、地、我年齡歲數在何處?一切均至虛空,練至此境界|虛空妙境。無懷人講此時身中毒素均無、五臟病除、百毒不侵、頭如明月、心如光耀,功更進者大腦豁朗、智慧增進、如盲者有眼、萬物皆顯見、洞中修練無書而自通、世事皆知、自空而來,入高境界。
而預備式中有五步大境,外丹功作為自然療法,不治病、不行醫、不觸法令,修為者雖知身死仍全力以赴為丹功犧牲,才能普而修道,餘者練健康。修道另有練法,丹功以濟世救人為目的。我們每天晨起面東,腹中笑三次,面孔、耳朵、骨頭、皮膚、頭髮各笑三次,再用心笑三次,再開始練外丹功,可壽長百歲,勿須聽信他說而使自己受誤。
參、張杲先生服氣法
每日常偃臥,攝心絕想,閉氣握固,鼻引口吐,無令耳聞。唯是,細微滿即閉之,使足心汗出,一至二數至百以上。悶極,微引少氣還閉,熱呵冷吹,能至一、二千即不用糧食,不須藥物。
時飲一兩盞好酒,或新水通腸爾,數至五千則隨處出入,有功(效)當自知也,則可入水臥矣。夫服食養生貴其有常,真氣既降,方有通感。豈有縱心嗜慾而望靈仙羽化,無此事也!且仙人功行未滿,上不可致,而況凡俗乎!
但信,老人謹勤行之,則當自知,凡氣不通,冷熱遲疾爾!審調之,以通和為妙。
肆、結語
一、 丹功經典方外之傳,濟世救人天人同欽。同道研讀恭敬虔誠感而遂通。「常無欲以觀其妙,玄之又玄,精一也。常有欲以觀其徼,眾妙之門,執中也。」(孔門失之,丹功復見)
二、 另外,張大師一九八五年率團訪馬來西亞丹功講座內容包括外丹功釋義、外丹功與經絡學說、外丹功保身說、外丹功鍊己篇等,請有緣同道細心研讀,以免辜負 大師心血之傳。
三、 「丹功吐納六字訣」(醫療法):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晒聖皆知,肝臟熱來噓字至,三焦壅處但言嘻。
大師嘗言:外丹功第三階納入練功功程「煉以別之」。
(本篇完)
附註
八髎穴圖(腰痠背疼老來勝,八髎常搓妙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