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2的文章

外丹功金句偈頌

圖片
外丹功金句偈頌,編輯: 廖本洋 ,2022.04.19。 前言 本文的原由是因為在本會對吳黃綉賢資深教練進行專輯採訪時,「 台中市外丹功南屯區-吳黃綉賢資深教練採訪專輯-2022.02.26 」該文中,吳黃教練講到鼓勵學員要在做翼臂足翹一妙功時,兩手要伸展開來兩手攤平,此時天上就會掉下財寶,並對學員說,你要接住啊,你就會愈來愈富有啊。這神來一筆脫口而出的一句:「天上財寶掉下來」,學員就會非常高興,真的是有效的金句。所以本文針對外丹功各式來撰寫「外丹功金句」,來讓學員們容易記住與瞭解外丹功的內容與效益,以便更易於推廣外丹功。  本文的金句,目前採用詩詞偈頌的方式來撰寫,以便於記憶、傳誦。 金句的內容,主要是在描述每一式的「練法」、「姿勢」、「形象」、「様貌」、與「效益」,而且多是採用譬喻的方式來呈現,而且多有指出重要的關鍵動作姿勢與原則,以及許多的吉祥話。 每一式的金句偈頌皆有一「註釋」的章節來進行解說,以便於讓讀者更容易瞭解其意。 有一些金句本就是丹功的祖師爺們與前輩們所留下來的佳句與解悟。 金句中多有出現「甘露」、「祥雲」、「雲霧」、「 霞光」、「祥光」、「湧泉」、「玉露」等名詞,皆是指氣息。而且氣是包括後天氣與先天氣的,一開始是要練後天氣(練外丹操),但是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要練出先天氣(練外丹功)。而在各式的「註釋」章節中,若有提到「氣」,主要都用先天氣來代表之。 就練功的次第與階段而言,我們可以依據呂正心前輩在「 道-外丹功與外丹操-高雄市-呂正心主講-第一節課(上集)-整輯版-2022.01.15 」一文中所提到的,一開始學員們是先練「外丹操」的,其目的是為了鬆開筋骨關節、活絡血氣、要讓氣血充足的,這時候身體所要養的氣是後天氣(氧氣)為主的。當身體筋骨關節皆鬆開之後,持續添加火候,同時更要靜心,那麼當虛極靜極的那一剎那,先天氣就突然閃現了,當先天氣出現後,所進行的十二式功架,其中所養的是先天氣,所行的也是先天氣,這時所進行的十二式功架才稱為外丹功。而且,練功的次第階段一定是初步先練外丹操以活絡關節;當筋骨關節都鬆開了、氣血充足了,先天氣真的出現了, 才進入下一階段的外丹功階段。也就是說,沒有練成外丹操,就沒有辦法練外丹功了。甚至我們也可以據此合理推論,每一次練功時,在先天氣還沒有起來之前的功架動作都是屬於外丹操,當先天氣起來之後的功架動作才是屬於外丹功...

外丹功與先天氣-台北市外丹功-魏華炎教練-2000年

圖片
外丹功與先天氣,主講人:魏華炎教練,摘自 2000 年台北市中華外內丹功研究學會「人體生命磁場體驗研習營專題報告」,台北市中華外內丹功研究學會110年大會手冊,第4頁~第10頁。 〈 請參閱編註說明 〉 壹、前言 最近新聞報導指出:能量、按摩、推拿等自然療法將成為未來人類醫療之主流,外 丹功即具自然醫療之功能,與一般舞蹈、西洋體育運動有所不同,張大師曾說:「外丹功是自我追求健康養生方法」,列為全民運動項目推展,無形中替國家節省難以數計 之醫療支出。 回想本人追隨張大師學習外丹功,站著練習預備式三個月而先天氣始終發動不起來。有一天, 大師告訴我:「你所練的是拳術,不是外丹功。」經大師調整功架後, 奇蹟似的先天氣發動起來了。 以下依照專題大綱報告如次: 外丹功概說:先天氣與後天氣及體用關係 人類生命起於父精母血的結合,再與母體呼吸相應才能著床成胎,此時胎兒呼吸屬先天,十月懷胎,出生臍帶一剪即落入後天,此時胎兒若無呼吸,接生者或醫生提嬰身兩腿朝其一拍,嬰兒哭出來了就有了呼吸,由先天轉入後天 。後天氣除呼吸外,還要靠食物和水份等來維持,人身上水份所佔成份約在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經消化、吸收、排 泄等過程,轉化為生命運動無窮力量。 先天氣源自父精母血,出生後聚於臍下丹田,歸於兩腎,故名先天腎氣,又名祖氣、 元氣、真氣等,先哲們常以「氣」來區別之 。留美博士回國參加外丹功研習,將先天氣 譯成「細胞跳舞」甚為傳神。 大師曾明示:外丹功要練至全身不使力,聽其自然,純以後天氣引燃先天氣,串流全身,無處不到,在自然狀態下,達到身心健康,卻疾延年之目的 。 外丹功是站功,必須站著練習,先天氣開始兩手呈顫抖狀,由手而肱而大臂而肩膀而胸幹,有歌一首如下:先天氣動,頭手而肩,胸似明月,體放霞光 。 貳、外丹功說明 一、外丹功與五行通臂拳 大 師所學為五行通臂拳中之「金」門,外丹功屬於五行通臂拳之「丹氣」門 ,「金」 在人身為五臟中之「肺」臟,肺司呼吸之職,人要生存而健康,呼吸第一。五行木、火、 土、金、水順行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尚有相剋、相侮等。 丹氣門於清末因白蓮教之亂,即收回單傳,百有餘年並未普傳。 大師自幼年時學彈腿,青少年時習五行通臂拳、中醫術、拳術等,曾選任天津國術會理事長。來台後又經數十年修煉研究,融會武藝、醫術、哲理,自古代煉丹養生術中 與現代生命科學相結...

呂純陽百字銘-讀後心得報告-西屯區正覺堂班-廖本洋-2022.03.31

圖片
呂純陽百字銘-讀後心得報告,台中市外丹功,西屯區正覺堂班, 廖本洋 ,2022.03.31。 一、前言 由於在群組中看到「呂純陽(呂洞賓)百字銘」此篇文章,該篇文章對於丹功同道而言,具有方向指引的作用,真得非常有價值,但因為該文是採用文言文詩句的方式所表達的,用字本來就很精簡,而且文言文本來就是一字多義的,一句也多義的,可以同時代表很多的意思(這也就是文言文的價值之所在),再加上文中存有許多特別的詞彙,若無接觸過,或是沒有經過解釋,讀者是不容易理解的。 為了讓丹功同道能對該百字銘有一些非常簡單的認識,總比什麼都不瞭解來得好,珠寶箱在眼前,但卻打不開箱子,那就很可惜了 。故後學雖才疏學淺,但是仍舊硬著頭皮對該百字銘的文句進行粗淺的翻譯與解析,希望丹功同道們閱讀後能有所助益與體悟。 本文中有關佛教的相關詞彙與說法,是作者多年來參閱相關佛教典籍與佛門大德的著述與演說影音等資料而來的,特別是依據佛門大德 淨空法師 與 黃念祖老居士 講經說法的資料而來敘述的。而有關於丹功的資料與說法主要是參閱張志通大師,以及相關丹功前輩的著作為依據來進行演譯論述的。 本文中多有佛家(釋家)與道家的說法論述,這是因為儒釋道三家是一體的,是互相融合的,而且佛家對於宇宙真象的論述,是最徹底也是最深入的。佛家又稱為釋家,這是因為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 要特別提及的是,本篇文章的解析內容,都只是作者個人的一個心得報告,若有疑惑,讀者們就要另行再尋求解答了;而且本文並不談丹功的「(練)法」、「心法」,因為作者目前並不夠資格來談這些「法」,特別是較進階的「功法」,所以本文只是一個淺說的個人體悟而已,因此,本文只是一個參考的文章而已,若有不正確的地方,還望丹功前輩與諸位大德能夠指正之。 由於網路上出現「百字碑」與「百字銘」之不同名稱,故於文末一節進行考析探究。 二、原文 呂純陽(呂洞賓)百字銘 :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主,無事更尋誰 。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復,普化一聲雷 。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 三、翻譯 要養氣,就不要一直說話,要忘記講話,而且要守氣、守忘言、守中道。要降伏妄心,就要採行「不為」、「無為」的做法。要知道誰在動,誰在靜,更要知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