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丹功委氣數法-讀後心得報告-西屯區正覺堂班-廖本洋-2022.11.27

外丹功委氣數法-讀後心得報告,西屯區正覺堂班,廖本洋,2022.11.27。(原文請參閱張志通大師著述的「 外丹功委氣數法 」)(本文可以從虛極靜極的角度來切入分析) 一、原文 外丹功運動,本藉運動而養息。 養息者,首要於身心四肢清和,無雜念,且身如明月似。 外丹功預備式(調息),任其自然,凝然委身。凝然和也,委身則氣自然也。 委身之後,而其身「無筋無骨,無識無神」,全身空虛,大慧則悉也。 空虛之後,澄神練氣,氣息自生也,氣會形軀,氣練形也。 煉成之後,百骸張舒,經脈暢通狀似洞房花燭夜之晚。 暢通之後,口水充沛,津液流注,運輸全身筋骨肌肉無不到。 運輸全身,熙意不爭,先天氣不與意相爭,如爭則後天氣強先天氣短,胸必喘吁,入後天道也。 熙意不爭,則氣安然從八萬四千毛竅出,其口至微者也。 氣息安然,咽入毛出,氧氣自喉咽入,汗氣(炭氣)自毛竅出。古工家「納生吐死」,生者氧也,吐者炭也。 不暢胸煩,此時念紛,後天氣強,除念而振先天氣,則胸朗煩逝。 外丹功運動時,狀如閑暇無事,身心安虛,無形無天。 外丹功養正氣,何為正氣,如無正氣,手必用力。 手必用力,狀如兩手抓無打地基,此後天氣力之為也。 無有正氣即校昏昏感也,亢肩拔胸,此非外丹功也。 正氣者,「神情清爽,五臟安和,逐邪止亂」。 外丹功初練時,有感遍身潤適,即是功效,明日再習功效則止。 外丹功練功時,漸漸出汗即佳,可以「放心安容」了。 如病人得汗良久,命其著衣徐步,少言安氣,明日再做外丹功先天運轉,走地關、人關、天關。 天關「口」也生神,人關「手」也持盛衰,地關「足」也生命光。 先天氣自然內灌五臟,外寢百骸,自然醫療卻疾。 先天氣運轉時(機),炭氣散出四肢,精華之氣歸爐小腹再施吐納,「行氣導引」,氣入骨節,返老還壯天界福也。 外丹功行氣,神廬(鼻孔)外氣鼓應,天關莫開(防生氣入腹為疾,外丹則不論矣。) 外丹功本自然呼吸,勿急勿燥,仙神勿思,安魄定志。 安魄定志,定志神現,忽覺四肢筋肉,全身關節,清淨無渣(如水潔身),一如沐浴(註:嚴穴幽谷,修持者無水潔身,故乃以安魄定志法亦淨身也。)此則調息功也,知之為知之也。 二、翻譯解析 二-01、外丹功運動,本藉運動而養息。 翻譯 :外丹功是一種運動,基本上是透過運動來存養身體中的氣息。 解析 : 息者,氣息也,呼吸也 。 息又分內息與外息。外息就是外呼吸,就是將外部的氧氣吸入體內,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