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認識的張大師-黃國展-民國69年10月

我所認識的張大師,黃國展,外丹功雜誌(季刊)第三期,中華外丹功研究學會發行,中華民國六十九年十月,第9~11頁。 張大師志通遠祖自明成祖(燕王)遷都燕京(北京)時,奉令隨成祖遷天津(天津市)從此落居天津。張大師高曾祖家傳氣功譽世,大師祖父、父親得家傳氣功,濟世救人。大師家境小康,清季開設金店至民初歇業。大師家傳天文學曾為明清兩代欽天監任司,乾隆朝乃退隱津沽,大師先父張鴻勳曾為左統領寶貴任軍機師,左統領在朝鮮牡丹台一役全軍覆沒,因未接受張軍機,「令軍立撤鴨綠南待機逐日軍復朝鮮國土」的建議所致。 大師九歲喪父,賴母韓氏撫養成人,七歲入小學,時因身體衰弱,大師乃父挈往河北滄州拜故友常振榮,門下習教門彈腿。大師肆業師範時又拜張鴻儒習太極拳、少林拳等,師範畢業又拜同族通臂拳大師張銳,開始習五行通臂拳基本功夫,民國二十六年春,大師經銳師伯介紹再拜名宿張喆習五行通臂拳,至三十六年, 十年間,五行通臂拳有傑出成就 。 民國三十五年春,大師青年甫盛時期,成立天津市國術會,當選理事長兼天津市國術館館長,推行國術於各階層並及中小學校,大師名震河北,有出手不見之綽號。大師熱心國術之推行,未暇顧及妻室婚姻,迄今仍孑然一身。 民國三十八年秋,大師隨政府來台,因疾未癒,乃暫時任職台北縣瑞芳鎮九份鑛山國小教師, 大師因疾纏身尚未痊癒,一日夜間,打開丹功父冊(民國二十八年張銳師伯贈大師「丹功父冊」,父冊丹功兩大造境,一是外丹、一是內丹;「母冊」是玄異奇功,非俗人所能煉習,那時據先師祖伯張銳告大師、母冊清嘉慶初年被魏道人,携往新疆大月氏山麓道廟中,後不悉道人踪跡何往。) 有外丹却疾健康延年之法,大師在津曾與師伯張兌習二年餘,苦無成就而罷,專修通臂拳了。九份地區是雨季中心,逢年十月至明年三月,雨季漸過,雨季中,夜間不易出門,風大雨急且寒冷,大師乃照外丹功一切過程,夜半苦修,大師言,習外丹功三月纏疾霍然而癒,六月身復健康,心中乃有思以外丹功公開外傳濟世救人心願了。 大師由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十月開始,迄五十六年九月(一九六七)夜半苦修外丹功,足足十八年歲月,始有成就,而大師的拳術友人皆曉,惟有外丹功大師秘而不宣,那時無第二人得悉也 ! 五十六年(一九六七)九月一日大師調永和鎮頂溪國小教師,本來任自然、史地高級科任,誰料一轉成為體育科任了。好在國小服務三十年,屢次參加過短時間體育訓練,因此對國小體育有足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