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3的文章

我所認識的張大師-黃國展-民國69年10月

圖片
我所認識的張大師,黃國展,外丹功雜誌(季刊)第三期,中華外丹功研究學會發行,中華民國六十九年十月,第9~11頁。 張大師志通遠祖自明成祖(燕王)遷都燕京(北京)時,奉令隨成祖遷天津(天津市)從此落居天津。張大師高曾祖家傳氣功譽世,大師祖父、父親得家傳氣功,濟世救人。大師家境小康,清季開設金店至民初歇業。大師家傳天文學曾為明清兩代欽天監任司,乾隆朝乃退隱津沽,大師先父張鴻勳曾為左統領寶貴任軍機師,左統領在朝鮮牡丹台一役全軍覆沒,因未接受張軍機,「令軍立撤鴨綠南待機逐日軍復朝鮮國土」的建議所致。 大師九歲喪父,賴母韓氏撫養成人,七歲入小學,時因身體衰弱,大師乃父挈往河北滄州拜故友常振榮,門下習教門彈腿。大師肆業師範時又拜張鴻儒習太極拳、少林拳等,師範畢業又拜同族通臂拳大師張銳,開始習五行通臂拳基本功夫,民國二十六年春,大師經銳師伯介紹再拜名宿張喆習五行通臂拳,至三十六年, 十年間,五行通臂拳有傑出成就 。 民國三十五年春,大師青年甫盛時期,成立天津市國術會,當選理事長兼天津市國術館館長,推行國術於各階層並及中小學校,大師名震河北,有出手不見之綽號。大師熱心國術之推行,未暇顧及妻室婚姻,迄今仍孑然一身。 民國三十八年秋,大師隨政府來台,因疾未癒,乃暫時任職台北縣瑞芳鎮九份鑛山國小教師, 大師因疾纏身尚未痊癒,一日夜間,打開丹功父冊(民國二十八年張銳師伯贈大師「丹功父冊」,父冊丹功兩大造境,一是外丹、一是內丹;「母冊」是玄異奇功,非俗人所能煉習,那時據先師祖伯張銳告大師、母冊清嘉慶初年被魏道人,携往新疆大月氏山麓道廟中,後不悉道人踪跡何往。) 有外丹却疾健康延年之法,大師在津曾與師伯張兌習二年餘,苦無成就而罷,專修通臂拳了。九份地區是雨季中心,逢年十月至明年三月,雨季漸過,雨季中,夜間不易出門,風大雨急且寒冷,大師乃照外丹功一切過程,夜半苦修,大師言,習外丹功三月纏疾霍然而癒,六月身復健康,心中乃有思以外丹功公開外傳濟世救人心願了。 大師由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十月開始,迄五十六年九月(一九六七)夜半苦修外丹功,足足十八年歲月,始有成就,而大師的拳術友人皆曉,惟有外丹功大師秘而不宣,那時無第二人得悉也 ! 五十六年(一九六七)九月一日大師調永和鎮頂溪國小教師,本來任自然、史地高級科任,誰料一轉成為體育科任了。好在國小服務三十年,屢次參加過短時間體育訓練,因此對國小體育有足夠的...

練外丹功記-魏華炎-民國68年8月

圖片
練外丹功記,魏華炎,外丹功什誌(季刊)(創刊號),中華外丹功研究學會發行,中華民國六十八年八月,第12~14頁。 姓名:魏華炎,日期:六十八年七月,年齡:五十一歲,經歷:曾服務軍中廿餘年現已退役,住址:台北市北安路五○一巷○弄○號。 我患高血壓症已十多年,是屬於原發性型,不明原因,祇好長期用藥物來控制,並輔之節制飲食─減肥及運動等來維持健康,無論在精神、經濟上都是一種負擔。 六十五年底忽又感肩部痠痛,久久不癒,跟著似乎全身都有疼痛的感覺,頭暈腳重,胃口大減,消化不良,臉色蒼白,全身乏力,自以為末日已到,先經西醫診治,包括X光透視,血液及心電圖檢查,又一切尚稱正常,服藥後,疼痛未減,倒是產生了副作用,嘴皮發麻,微腫,如是改中醫診治,除服藥外,並同時砭針,短時間有效,但仍無法根治,人到中年,病痛隨身,真是苦不堪言。 六十六年七月十八日 ,聯合報載,永和頂溪國校張老師傳授「外丹功」,能治高血壓、神經痛諸症,並有崔先生等見證, 如是從七月底起拜見張老師習「外丹功」,到現在已整整兩年,在過去七百多個日子裏,從第一天到現在從未間斷,每天練三、四次,最少也每天一次,時間從最初每次三十分鐘到最近每次兩小時不等,就我體會,應以時間越長,功效越顯著 。 關于練功後其變化過程,大致可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第一個月,因為初學乍練,不得要領,練力不練氣,每次練功大汗不止,全身痠痛,但堅持要練好功夫,初時的一切困難,必須突破,信心才能賴以建立 。 第二階段: 後五個月已能熟練十二式,痠痛由全身而局部,從下而上,由左而右,其程度相當明顯,往往無法忍受,不勝惶恐,以為走火入魔,經請示老師告以由于個人體質關係,或早有潛伏性病痛,經先天炁激動,痠痛現象乃屬正常,繼續練功,九至十四天,當會有另一番現象 , 如是信心倍增,忍痛苦練,果如老師所言,痠痛程度慢慢減輕,步履也不那末沉重,消化漸告正常,體重略增,臉色轉而紅潤,高血壓症,也在降低之中,總之,這個階段最為重要,變化最多,功效也最為顯著 。 第三階段: 第七個月開始,在老師指導下,于十二式練完後,隨即練定力功,先導炁由手心轉,心口轉,膝蓋轉,腳心轉 。 約三、四天後,炁沖百會,旋轉不停,復導炁由任脈下,經督脈上去百會,週而復始,然後走衝脈,帶脈、蹻脈、維脈,即所謂導炁內運而行八脈,最後走小仙鶴步而停息 , 一年時間,就如此過去,感受上一次比一次不同...

外丹功使我前後判若兩人-蘇陳玉葉-民國69年1月

圖片
外丹功使我前後判若兩人,蘇陳玉葉,外丹功雜誌(季刊)第二期,中華外丹功研究學會發行,中華民國六十九年元月,第50~55頁。 姓名:蘇陳玉葉,年齡:四十二歲,職業:家庭主婦,住址:基隆市培德路○巷○號 本文摘要 我練外丹功迄今已有二年二個月 ,所患先天性造血機能缺陷症,雖未獲痊,(因為那是先天性的關係),但身體已變健壯,前後判若二人,以前的死亡恐懼,亦完全消滅了, 而且外丹功也已進入難得的「第二境」階段 ,其情況略述如左: 我三十歲起,變得體弱多病,患鼻塞、頭暈四、五年,齒齦不時出血四、五年,腹上部不適三、四年,貧血二個月,三十二歲,又急劇惡化,竟至夏穿冬衣的地步,那是貧血與嚴重的胃病(肉類、番石榴及較硬的白飯都不能咽下)所致,在此期內,經年就醫吃藥,全不見效,後至榮民總醫院檢驗,始知患了先天性造血機能缺少造血色素(血色H病,僅80%)」(Hemoglobin H D Beare,Cq H:16.3%,A2: 1.2%,A:82.5%,F:2.3%),即俗稱之「敗血症」或「地中海貧血症」 ,這是一種絕症,其表面特徵是膚色變黃,腿部有塊塊凝血,心臟無力,但因我求生意志堅強,故曾勉強作了爬山運動一年之久,雖身體較前稍好,但前述各病,依然如故,記得主治醫師曾附註數語「患此病者壽較短,你應看開點了」,因此,我常懷死亡的恐懼,但是,從練了外丹功一段時期之後,現在除血症尚無改善外,其他各病均一掃而空,而且身體強壯,精神愉快,持家操勞,一人承擔,已無疾病纏身之感。 某次被曬衣竹竿,打中鼻樑,頓生一個三公分寬,一公分高的腫脹,于是我立即做外丹功,以後每天練功三、四次,三天後,就青腫全消了。 我自幼即患慢性鼻炎,每次請醫洗了一、二星期,僅能維持一個月,即又復發,但練外丹功先天炁發動後之十天左,此久治不癒之慢性病,就豁然而癒,至今未曾再發。 練外丹功的心得:我開始學外丹功,直到二十多天,才有先天炁發動,到第三個月時,練「翼臂翹足功」就能炁由左手指向右手尾疾走不停,約練一年多時,「定力功」就有一股先天炁不規則地帶動全身扭轉,從此即進入了「第二境」階段,現在練功時,有一股氣由下往上,一層層推動不息,練完功後,身體舒暢之至 。 (英譯見第A23頁) 正文 外丹功一直到現在我已經練了二年又二個月的時間了 ,現在讓我來陳述經過是這樣的。 我自從三十歲後就開始變得體弱多病,三十二歲後急劇惡化,貧血、...

練外丹功心得報告-蔡仁陽-民國69年1月

圖片
練外丹功心得報告,蔡仁陽,外丹功雜誌(季刊)第二期,中華外丹功研究學會發行,中華民國六十九年元月,第34~36頁。 姓名:蔡仁陽,年齡:三十歲,經歷:裕台公司技術員,位址:台北市麗水街○巷○號,日期:六十八年十一月五日。 本文摘要 我于民國六十六年七月下旬開始習外丹功,兩天內練了二次預備式,每次靜站二小時,第二次二小時尾段,突然雙手自然顫抖約二十分鐘,乃好奇地試將雙手平舉胸前,又左右分開,再往上舉,都能同樣顫抖,至此始信先天炁已在身內發動了。練完在床上休息時,將意念集中在右手,竟使它不由自主的往前甩出,如此數次,再試左手亦復如此,這是我練外丹功首次先天炁發動的情形 。 以後每天練功,從不間斷 。 練了約三個半月後,練畢感到雙足出奇的輕靈,四個月後,走小仙鶴步時,左手被一股氣托起,手臂似無重量,片刻始緩慢下垂,四個半月後,練功時小腿發熱 。 六個半月後,練功畢大腿發熱,約八個月後,某日下午在工作中,手掌陣陣發熱,以後每天下午二時左右,都是如此 。持續了三週之久, 約十個半月後,走「大仙鶴步」時,腳外側發燙,雙手發紅 , 約一年又三個半月後,練「外丹功」時,閉眼中被先天炁帶動,自動打拳,張大師曰:此謂「先天拳」。年輕人氣旺,練外丹功時,易生此境 。 約一年又四個半月後,練功畢,有彎腰撐腿拉筋拔骨。練時筋骨酸痛,練完後酸痛消失,舒適異常。 約一年又七個月後,凌晨三時,睡前中被一股熱流衝醒,但覺有股熱流自左腹經左胸達左顏面而消失,一波又一波,循環不已,如是者達五、六分鐘之久,棉被衣褲皆被汗水濕透,張大師曰:「丹氣熱」 。 約一年又八個月後,練完十二式,先天炁由下而上,全身抖動,張大師曰:此乃「外丹功第二境」(又名「月下行雲」) , 約一年又八個半月,練第二境時,熱流遍走全身,時值二月寒天,却滿身大汗滴滴落地 。 約二年二個半月後,練第二境時,有股熱流,直往頭衝,全身熱汗淋漓,衣褲盡濕,散步後舒暢之至,此時又起一股熱流,將手足身上的汗水在一、二分鐘內迅速吸乾 。 約二年三個月(六十八年十月初)後,練完第二境後,心胸泰和,四肢爽利,走步輕盈,舒暢之感非筆墨所能形容,至此才體會到張大師所說的「氣血以和,百骸清利」之意境 。 (英譯見第A12頁) 正文 我自幼即對中國武術有一份濃厚的興趣與憧憬,但一直苦無機會不得其門而入。 迨至六十六年七月十八日 ,偶然的看到報登張大師在永和頂溪國...

張志通大師對外丹功同道的警醒告誡之言

圖片
張志通大師對外丹功同道的警醒告誡之言,是摘錄自張志通大師相關著述,外丹功同道們應時時保持警醒。 壹、誓詞 一、要服從大師言教,絕對不點滴違抗,心口一致。 二、大師命做雜事,欣然即行,絕不推故。 三、大師斥詬是錯的,絕對一心當做是對的,衷心服從。  四、絕對不摻入他家之功,雜入外(内)丹功裏,否則天奪其魄。  五、絕對不洩露丹功天機秘本,或丹功大法祕書,否則丹功終無成功之日,且小恙纏身。 六、愛護同窗,斥辱不妒,相互悟道,儼如昆仲。 七、習求外丹功,濟世救人,蔭福子孫。 八、一心一德習外丹功,功境炁飛,昌隆子孫,積蔭天方善功滿,福壽兩全,靈體入天方樂團。  九、盡忠盡孝信友,一日外丹不輟,功成,可避兇災。 十、師在尊師,師歿遵道。 (編註:本節不涉外丹功功法秘法內涵,屬於大師告誡之言,故決定登載之。) 貳、淺說吞天吸地通心功,火狐拍爪摧地功(門規) 《 外內丹功革新版增補本 》第二版,以下摘錄第155頁的內容。 淺說吞天吸地通心功,火狐拍爪摧地功(門規) 本著第八頁十一:「吞天吸地通心功」本屬奇功也,古道家丹士,從不外洩,惟怕歹徒學成,禍害社會,正人君子學成,造福社會。而正人君子,不僅品德良佳,而且所吃之虧,人所不能忍者;所為善行,人所不能行者;竭智盡忠,人所不能為者;雙親在堂,盡人子之孝,人子所不能盡其孝而孝者,始可獲得外丹功後三式奇功也,同時自己的福氣有否,苦身造詣否,然後可。 參、外丹功指導員人道修養 《 外丹功指導員人道修養 》,世界丹功宗師  張大師  志通講述,摘錄自台南縣中華外內丹功運動協會第八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手冊,89.12.03,收錄於《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箴言集(一) 》,第2頁~第3頁。以下為部份摘錄。 學習外丹功者,如欲深入進道者必先修性,首要立德,(一)胸懷磊落光明(二)不說他人之短(三)教練做得群眾核心「頂天立地」(四)要使心中無染,即是佛心無私(五)教練遇有是是非非者,以佛心排難兩解之,也就是聖人之道「忠恕而已矣」 !且教練更不可以肉身計較長短。要知死後一坏黃土,有德者後人頌之,無德者後人唾之。外丹功千古不泯,教練也千古不泯,但首須立德分野。 德之本則「修性根也。」修性善則德昌,修性惡則德亡,後人依德而評量,外丹功教練豈可不慎乎 ! 外丹功教練,安之、靜之、忍之、不浮、不躁、不傲,加斯久...

張志通大師對於虛極靜極的說法彙總

圖片
張志通大師對於虛極靜極的說法彙總,是摘錄自張大師相關著述的內容而來。 一、張志通公開外丹功延年奧祕-由變化氣質改變心性入手 《 張志通公開外丹功延年奧祕-由變化氣質改變心性入手 》,摘自民國82年10月號常春月刊。以下為部份摘錄。 張志通大師認為, 外丹功的先天氣, 須由定靜功夫入手, 但其關键仍在個人駕馭情緒的能力 。 一個流於情緒化的人, 是很難真正靜得下來的 。 而 大師手創的外丹功, 卻是種追求「真虛」的功法, 且是練功者啟發先天氣的根本功法 。 … 張志通大師歸納歷代修丹之士的文獻資料, 對外丹功的 「致虛」 功夫做了以下闡述: 「身不使力是為虛, 但非真虛, 身虛後雜念不起是為靜。 靜中待以生神。 神能化先天氣, 先天氣從靜中來, 所謂虛極化神, 神極化氣, 神氣妙合而氣布全身以生形。 形即指周身氣血通暢, 形化後能生真虛, 必使先天氣薰騰全身, 方為真虛是也。」 大師旅居海外的門生, 馬來西亞中華外丹功總教練郭志國醫師, 以神經生理學角度, 對大師這段開示加以體會後指出, 修習外丹功以意頂百會穴, 去除雜念定心凝神, 身心一元, 由靜而入於虛 。 此一境地可使大腦皮層獲得充分的鬆弛, 而由靜中氣化生形的過程中, 由於身心氣血的通暢, 自律神經調和圓融, 產生使血液流向內臟器官回流現象。 方得以發揮調整生理機能的作用, 以達「治未病, 益壽延年」之效。 二、外丹功指導員人道修養 《 外丹功指導員人道修養 》,世界丹功宗師張大師志通講述,摘錄自台南縣中華外內丹功運動協會第八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手冊,89.12.03,收錄於《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箴言集(一) 》,第2頁~第3頁。以下為部份摘錄。 外丹功教練,安之、靜之、忍之、不浮、不躁、不傲,加斯久養心胸化泰和,人望其形尊而敬之,比得萬金難買 ,「譽名而歸真」其樂何如? 外丹功教練和諸同道是有道之士,群中偶像,大家共同習練外丹功, 忘形去累(不計較長短),心胸光明,斬斷俗纏,有如老僧之坐定,欲望消逝,神不外遊,形不放蕩,元氣自歸 。 (心神曰元神,雜念排逝而靜,靜極生神矣)。屆此似無心,為心者至其要(似覺無心而心猶在) 。 外丹功站立寂然,不思、不念、不欲、不語、不笑、不煩、不躁,靜待靈光(腦中)不亂,神氣不狂,然後可逐漸入脈,先天氣動矣 ! 三、論築基煉己 《 論築基煉己 》,張大師志通述,黃國展堂記,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