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師志通與外内丹功-四、真境
張大師志通與外内丹功-四、真境,《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葴言集(二)》,第8~9頁,轉載自七十四年元月自由日報。
請點按以下目錄中各項目篇章超連結,以參閱文章的內容。
四、真境
張大師對外丹功的真境曾引冊上說:『夫吾人屆四旬之後,氣血漸衰,精氣漸枯,速求身中之寶,立意習外丹功,使其精液充沛,氣盈神溢,得其健康之身,然後堅心守道,煉成真氣,氤氳全身,心胸爽朗,壽登耋耄, 一如青壯。外丹功首式引發先天无炁,先宜重之。』。
外丹功是站著練功,丹冊說道是立禪,它不同於行禪、坐襌、臥禪諸功。外丹功的大法,先藉鼻孔自然呼吸,在靜靜的調節下,使肺呼吸逐漸緩慢細長,而後徐徐注入小腹。純以外呼吸的天陽之氣,歷心系而引心火以下降,歷腎系下至臍下的氣海,以蒸發膀胱的水化為氣,轉關元穴, 於是先天氣由此燃起了,串流全身。這先天至精之氣可使全身穴道,竅竅亨通,氣血暢順無阻,五臓六腑皆和諧,因此內疾不生, 外邪不侵,這強身養生的延年益壽功效,是外丹功的精神所在呢!
外丹功的真境,可分為五境:第一境十二式下接定力功,炁遊八脈十二經,雖鬼神不能測其機,天地不能出其外,動作合於天地造化的奥妙。十二式實為外丹功的基礎。那就是引燃先天炁的預備式,面東龜息吐納功,蹲身甩手百壽功,翼臂足翹一妙功,疊指為拳神秘功,仙人托天按地功,雙手合十安神(魄)功,捧珠入覲內運功,迂迴轉帶大妙功,佇養心神定力功,單腳垂翹固腎功,健壯步履仙鶴功,下接定力功,另有造諳。以上十二式的外丹功第一境,實參天地的造化,卻病、延年、益壽永奠健康的基礎啊!
外丹功的第二境名曰:「月下行雲」,第三境名曰:「雲開月現」,此外還有第四境和第五境,更是深奥莫測,到今天大師尚隱四境、五境的名稱,未曾說出來。現在臺灣已出現了第二境的功境多人,張大師說:『首是蔡仁陽、二是魏華炎、三是何進修、四是黃國展、而五是俞寶柱、六是蘇玉葉等人,此外尚有陳其興、李銘輝、向正春等多人,方入門,欠火候,還有一段路程了。』。
又大師曾告訴黃副理事長國展說:『氣血通暢,先天炁薰騰全身,乃真虛也,真虛有五景:先天炁薫騰全身第一景也,先天炁接宇宙之氣第二景也,先天炁圍身旋轉第三景也,先天炁收入脊中而後放出第四景也,騰體於懸第五景也。五景皆由真虛得來。周靖、何進修、黃國展、魏華炎屬真虛第一景也。周靖、何進修已進入第二景,第三景乃修道的造境也。』。
從以上大師的話中,我們要想求真境,必須「致虛守靜」,所以大師又在書上告訴我們:『外丹功貴靜養』,因能靜心澄慮,才能心無俗念,虛中求道,而達真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