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丹功與傳統醫學研習摘要-一傳人-2025.01.01
外丹功與傳統醫學研習摘要,張志通大師心傳,一傳人輯述,2025/1/1 元旦。
壹、 前言
一、保元湯篇:保元者保守此元氣之謂。(摘自師傳密冊)
保元湯篇錄自清御醫篡醫宗金鑑上冊卷三六刪補名醫方論-保元湯。
習外丹功者切要,指導員不可不知也,雖當世名醫補人身之虛,也脫離不了保元湯之範圍。我等雖非是中醫,當做中華文化的學術研究。是智域領域愛國精神。
二、外丹功源遠流長,傳自古道家,道家則醫道一家,醫易同源。張大師在傳世之內外丹功著作文章書稿中傳述甚多,彌足珍貴難得。值此數十年難遇之「雙春年」,僅將蒐羅所及,輯述羅列於次,以供有緣參用。
貳、 研讀大師相關文章摘要
由先天氣到六淫之氣談起。
一、 外丹功問答七則
黃國展師兄具名發表於外丹功雜誌(創刊號)。
二、外丹功與黃帝內經
讀黃帝內經素問有感。
三、外丹功與五運六氣 外丹功革新版
從物理學觀無談「氣」(中華文化的研究資料),郭德淵。
四、外丹功之進境不失四時與十二節氣運轉之機
稍涉內丹功感言,黃國展師兄具名發表。
備註一、雙修功境說:
張志通大師授 摘自 外内丹功革新版增補本 P、114:
- 六質六氣說 研究資料
- 運氣合五臟腑十二經絡歌:
五、外丹功宗八脈十二經
十二式與八脈十二經之關係, 張大師志通撰。
六、外丹功之效益與養壽治病說
張志通大師述 摘自外丹功雜誌。
外丹功能否治病?
中年之後五傷發四損出。
傷寒篇說:
「一風生百害,一氣生百疾」。
七、外丹功之保和湯
張志通 大師述,保和湯專治醫師不能醫療之以下病症。。。
八、丹冊自療歌
張志通 大師述 摘自指導健康與內涵。
九、外丹功十二式之疾病自療
張志通 大師述 摘自外丹功初步功境
說外丹功煉先天氣
十、中醫三指禪
說明:【中醫三指禪】清・周學霆撰於一八二七年,乃臨床經典脈學著作。三指禪與外丹功息息相關,大師著作中引用甚多,諸如
1、「持脈之初,先看至數。。。蓋人五臟不可見,所可見者,脈而已。呼出于心肺,心一至,肺一至;吸入於肝腎,肝一至,腎一至。一呼一吸,脈來四至,名一息。」
註:習者識得此者,外丹功先天炁之發動和養鍊,已得其真意。
2、「四至調和百脈通,渾涵元氣此身中。
消融宿疾千般苦,保合先天一點紅。」
3、「奇經八脈:。。。
4、醫家知乎八脉,則十二經、十五絡之旨得矣;
修煉家知乎八脉,則龍虎升降、玄牝幽微之竅妙,于此入其門矣。
十一、外丹功入門序(大師)
張志通 大師著 中國電視公司叢書
備註:
一、 入門序言:
「五臟若能「兌壳」兌成,五臟才能和諧,而且又能氣滿,神方能安。
二、 黃帝內經素問三部九候論注:
「五藏(臟)已敗,其色必夭,夭必死矣。夭,謂死色,異常之候也。色者神之旗,藏者神之舍,故神去則藏敗,藏敗則色見異常之候,死也。」工家知之修練,煉己於「未病之先」也!
三、 欲修五臟六腑排毒去邪為先著,「吐納」其方
外丹功的丹冊說:「人欲不死,腸中無滓(氣血不積滯),人欲長生,腸中常清(氣血通暢),故宜食外丹功太和之精氣(先天炁)。。。
師傳「洗臟法」:於晨曦卯時,在「預備式」之前,面東行「面東龜息吐納功」。。。
四、 四季和節氣練功說
(一)黃帝內經:「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知道天地陰陽之變化者,養生家不悖春夏秋冬四時之候,且理解四時之機。外丹功習煉應遵四時,例如台南縣支會總幹事楊榮松,七三年初立春日,文者囑楊君預備式迎立春之候,突然他的胸腔中能進入幾輛大卡車,惜未進一步功境報告。)。
(二)知十二節之理者,理智不能欺也(此十二節,分為兩個看法研究,一是十二經脈,一是十二節氣。。。
(三)四季煉功
春天煉功如「百花盛開」,夏天煉功如「春風沐浴」。。。
(四)節氣煉功
春天節氣練法(彙集)
1、立春雨水節氣練法
外丹功立春雨水節氣練法(南區 大師班)
(指導員進修功法,平時不練,非弟子不傳)
傳授領航:中華外內丹功傳人 張志通大師
2、師傳節氣練法(二):驚蛰日節氣練法說明:
(1984/02 中區大師班)張茂盛師兄隨堂紀要
大師說:「春天應於立春、雨水、驚蟄、清明等節氣練功。」
練法說明:(略)
3、重要附件:僅供有心同道、同門參酌研究
雙春篇 71.03.05 張志通大師開示(秘冊)
十二、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出處:清代(光緒) 唐宗海編撰(1892年)
例言
- 唐宋以後醫學多訛。西法近出詳形跡而略氣化得粗遺精皆失也。因集靈素諸經採其要語分篇詳註為救其失起見非好辯也識者諒之。
- 每篇標題四字以別章節。知非著述體裁。然使學者先知綱目易於尋求不嫌有乖大雅也。
- 書註釋多由心得。實皆以經解經毫無杜撰間採西法或用舊說總求其是而已。
- 書期於實用與各種經古文詞不同。故解義訓詁無漢宋門戶之分。亦無中西異同之見。要使經旨皎然足裨實用為有益於世耳。
- 中國臟腑圖。皆宋元后人所繪與人身臟腑真形多不能合。故各圖皆照西醫繪出較舊圖實為美善。
- 中國醫林改錯曾剖視臟腑與西醫所言略同。足見中國臟腑與西人原無差別。因採其圖以為印證。
- 所採西人臟腑圖。非但據西人之說。實則證以內經形跡絲毫不爽以其圖按求經義則氣化尤為著實。
- 十二經脈奇經各穴。皆西醫所不能知。因採銅人圖繪出。意在發明經旨穴不盡載。惟採有關經氣者詳悉注之。
- 胃五竅及三焦。中西皆無其圖。今特本內經之義切實繪出。揆之西人形跡亦無不合。足見西人雖詳於形跡而猶未及內經之精。
- 是書方證未能詳列然於審證處方之理。業經發明則權衡在我。無論中西各醫書皆有裁別不致迷眩。是醫學正本清源之書也。一是書所引內難經文未及其半。然大義微言採注已備熟。此後再讀全書自能渙然冰釋。
註:讀例言可知本書確為吾輩難得之求功必備參考書籍,故革新版增補本中 大師多所引用。
參、 結語
一、 自古以還修道、習武總與傳統醫學有著很深的淵源,丹道亦不自外於醫,許是取其源於「天人合一」之道程吧!
二、 提出經年累月蒐羅之 大師文寶摘要,篇篇都涵孕丹心要旨,愚不敢自寶,祈願召請志同道合之同道、志士亦能深入鑽研,過程中或有意外心得體會一閃,進而提筆書文分享眾妙,是愚所深深期盼也!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