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丹功與十二經奇經八脈(增補本)

外丹功與十二經奇經八脈,張志通大師著述,《增補本》節錄彙整版,第216~242頁。

編註:

與經脈有關的文章如下:

  1. 「外丹功與十二經奇經八脈(增補本)」一文,是針對每一個經脈的角度來說明每一經脈的內容。
  2. 外丹功宗八脈十二經」一文,是以外丹功每一式的角度來說明每一式所牽涉到的經脈之「簡要說明」。
  3. 手診、經絡、與外丹功十二式之對應-北區中興班-曾益昇-2022.12.23」一文中,則將外丹功每一式所對應的經脈,以一個總表來表示之。

此三篇文章,請合參。

一、十二經脈

  1. 手太陰肺經
  2. 手陽明大腸經
  3. 足少陰腎經
  4. 足太陰脾經
  5. 手少陰心經
  6. 手太陽小腸經
  7. 足太陽膀胱經
  8. 足陽明胃經
  9. 手厥陰心包絡經
  10. 手少陽三焦經
  11. 足少陽膽經
  12. 足厥陰肝經

二、奇經八脈

  1. 衝脈
  2. 任脈
  3. 督脈
  4. 帶脈

 「按以上四脈(任督衝帶),督在背,總統諸陽,屬先天;任在腹,總統諸陰,屬後天;衝脈麗於陽明,而通於胞宮(女子名子宮,男子名丹田),由後天以交於先天腎者也;帶脈出於腎中,以周行脾位(脾臟位於胃的左側,橢圓形、赤褐色,有製造新白血球及抗拒細菌侵入人體等效用,所以轉帶功,不可等閒視之),由先天以交於後天脾者也,四者互為功用」,授外丹功,不可不知也。

按以上四脈(任督衝帶),督在背統諸陽,屬先天;任在腹統諸陰,屬後天;衝脈麗於陽明而通胞宮,由後天以交先天腎者也;帶脈出於腎中,以周行脾位,由先天以交後天脾者也,四脈互為功用。轉帶功使脾臟健康,肝膽也宜之,使後先天均得良宜。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外丹功十二式

世界丹功宗師張志通大師遺囑

漢導引強身功、外丹功、附功功架及口令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