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練外丹功之目的及練功過程所獲一段奇景和心得(續)-陳其興-民國69年10月

我練外丹功之目的及練功過程所獲一段奇景和心得(續),陳其興,外丹功雜誌(季刊)第三期,中華外丹功研究學會發行,中華民國六十九年十月,第30~32頁。( 可點按此處參閱前文 ) 本文摘要 習外丹功開始後的第一八八天約六個月(六十七年十一月二日)練「定力功」時,覺腳心、膝蓋、會陰、尾閭等轉動逐次連貫,且由尾閭、夾脊、玉枕而上百會,由泥丸、中宮、黃庭而下丹田;由微而著,由弱而強,由螺旋式而直線式,反復循環,運轉不已。這就是任督兩脈轉動之開始。 習外丹功開始後之第二八一天,約九個半月(六十八年二月三日)晚練定力功時,初由雙腳顫抖,逐次波及雙手,張大師見狀,即把我雙手放下至身之兩側,並令我雙手不動,並施導引後,于是全身由下而上,逐次抖動不停,這就是我進入外丹功第二境─「月下行雲」之開始。當時頓覺胸前及肩部擴大鬆舒,全身向上輕浮,有如醉如癡之感。 習外丹功開始之第四八九天,即一年四個月(六十八年八月三十日)晚練完預備式,在等待先天炁運行,依序練十二式時,當感其動作較平常慣見者為柔和緩慢,迄練習第二境時,先天炁由右(左)腳升起至百會,而下降至左(右)腳,經會陰而還原,週而復始,循環運行,且上體有時亦向左右微擺,頭部稍感麻重。張大師指示曰:「天地轉」,經其數次導引後,當練第二境時,便覺由微而著,由後而前的轉起來了。平常時祇要按預備式的要領,稍一站立,或正襟危坐,便覺先天炁在體內運行,有時身體亦隨之轉動焉。(英譯見第A6頁) 本文 18. 十一月二日,練定力功時,因早經老師分別作腳心、膝蓋、會陰、尾閭等導引。至本日乃覺腳心、膝蓋、尾閭等轉動便逐次連貫。且由尾閭、夾脊、玉枕而上百會,由泥丸、中宮、黃庭而下丹田。反復轉動,由微而著,由弱而強,由螺旋式而直線式之循環運轉。這就是任督脈之轉動開始。 19. 六十八年二月三日晚練定力功時,初由雙腳顫抖,逐次波及雙手。老師見狀即將我雙手放下於身體兩側,並令手不要動,加以導引後,於是全身由下而上,逐次抖動不停。這就是我牛刀小試,月下行雲─外丹功第二境之練習,步先進道長們之後塵而發軔。當時頓覺胸前及肩部擴大鬆舒,全身向上輕浮,有如醉如癡之感。 20. 六月一日起奉老師面示協助會務。每星期一、三晚上即行半工半練。星期一晚上並任動作示範。無形中促使自己對各種動作更加力求合乎老師要求之姿式。八月三十日晚,當練完預備式後,即行站立,等待由先天炁運行,按順序自...